《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文 | 縣豪

近期哪部劇最火?

毫無疑問,《延禧攻略》

火到什麼程度?去刷一刷微博、抖音、朋友圈就知道了:劇中角色喜塔臘·爾晴被扇耳光,普天同慶,皇后富察·容音下線,哭嚎一片!

更有觀眾展開故宮地圖,長春宮、儲秀宮、延禧宮、角樓……一一尋覓,或翻閱中國通史,嘗試查證劇中人物的真實命運。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為什麼這麼火?

因為甄嬛、如懿這些都是在慢慢宮鬥,而這部劇的主角卻是在大把收割。

《延禧攻略》同《還珠格格》、《甄嬛傳》、《如懿傳》等,一道構成“清宮宇宙”,雖不能等於歷史本身,但仍然令紫禁城如同活了過來。

這部劇表面畫風沉著,實則情節喧囂,尤其在宮廷禮儀、權力關係上經不起推敲,而所謂莫蘭迪色(畫面中的任何顏色都用灰色加以調和)的高級感,只是相對於正之前的阿寶色而言,但它的劇情相比大多數清宮戲,確實豐富得多。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比如一直認真宮鬥、卻總被豬隊友坑死的高貴妃腦洞突破天際,借戲劇家李漁的作品《憐香伴》暗示乾隆,皇后與純妃之間有百合傾向,又比如太監袁春望嬌弱無力之時,被其他太監性侵。

這些雖一點帶過,卻在某種程度上更完整地表現出紫禁城的勾心鬥角、藏汙納垢,畢竟,在極端壓抑的宮廷環境中,人的天性與情慾極易發生畸變。

除此,《延禧攻略》的節奏也十分反套路,有時快到如同DJ打碟:

上一秒說杖斃,下一秒屍體就抬出來了,上一場戲乾隆壽宴之禮舍利子被盜,下一場戲就被女主神乎其技地尋回。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以前宮鬥劇中那種一磨幾集甚至十幾集、幾十集的誤會,在《延禧攻略》中,可能幾分鐘就能被“閃電少女”魏瓔珞解決。

內容豐富、節奏凌厲,都必須基於鮮明的人設,而人設,也正是這部劇大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為一名男性觀眾,就不為大家分析“稀世奇珍”富察·傅恆、“大豬蹄子”乾隆皇帝、“奶萌型男”海蘭察等男性角色了,既然是一部宮鬥劇,其中的女性角色自然更富戲劇魅力。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當然,如果只將她們視為紫禁城宮鬥女人,自是遠遠不夠,她們之所以能令觀眾為其瘋狂,與現代女性境遇與訴求,多多少少是有聯繫的。

魏瓔珞

魏瓔珞就是《還珠》中的令妃,48歲逝世後,被乾隆追封為皇后,嘉慶帝為其親生兒子。

《延禧攻略》的強節奏,幾乎就是被魏瓔珞帶起來的,她是一部宮鬥劇理想女主的化身,人送外號“黑蓮花”。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她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智商情商逆商(AQ,面對逆境時的反應與處理方式)都呈開掛狀態,這固然可以解釋為編劇加持的女主光環,但實則她寄託了觀眾理想的職場形象與職場願景

面對構陷積極回擊、目的明確快速升遷、“老闆”英明賞識有加、從容應對“商業競爭”……與其說她是紫禁城中的“滅霸”,毋寧說是“清宮版半澤直樹”。

所以有觀眾說,太多人在現實職場中處於壓抑境遇,故而才會被魏瓔珞的智慧與膽識吸引。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她的智慧,一方面體現在科學常識過硬,比如憑“枇杷新葉有毒、老葉無毒”破解愉貴人毒湯之謎,憑月暈便可推測是否下雨,利用藥物引起腹脹、從而主動設局一次KO兩名對手……一看,就是經常瀏覽果殼網的好學少女。

另一方面,體現在冷靜。無論遇見如何棘手的事,她的第一反應都不是推卸責任,而是如何解決,現代職場白領卻往往相反。冷靜之中,必有解決之道,足見冷靜是最重要的智慧之一

她的情商,則體現在善良與健康的是非觀。魏瓔珞對吉祥的照顧、對愉貴人的捨命相救,面對高貴妃利誘時的堅定……這些,從不同層面表現了其情商的卓越。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而一句“所有的危機只要把握得好,都可以變成進身之階”的臺詞,則高度概括了魏瓔珞面對挫折、超越困境的強大能力。

然而,以上都不是她品質中最寶貴的部分,什麼才是?

對女性獨立人格的尊重與追求。

這令她超越《延禧攻略》中幾乎所有女性,也超越紫禁城所代表的封建桎梏,成為能令現代女性有所共鳴的高光角色。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乾隆親弟弟弘晝承諾納魏瓔珞的姐姐阿滿為妾,並將其風光大葬,不再令她清譽受損,也為魏父安排了體面差事,魏瓔珞卻不為所動,堅持認為這是對已逝姐姐的侮辱。

這與她指責“皇帝先祖令數十宮人為寵妃陪葬”一樣,是同一種對生命主體性的尊重,正是這種尊重,使這一角色為人欣賞。

皇后

孝賢純皇后富察氏,是乾隆一生最愛的女人,亦即《延禧攻略》中的皇后。

皇后的人設也相當反套路,因為你很難在其它宮廷戲中,看見如此心地純善、福澤綿延的六宮之主形象。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她對“善”的理解與堅持,已經抵達一種極為深刻的境界,這從“灑掃宮女墜樓事件”便可看出。

皇后因扮洛神起舞,在乾隆壽宴之夜得其眷愛,後宮便生裝扮之風,高貴妃製造宮女因裝扮嬉鬧而墜樓一事,試圖在太后面前指責皇后帶壞後宮風氣,瓔珞雖施巧計令貴妃引火自焚,皇后卻仍悶悶不樂。

原來,相比貴妃構陷,皇后更看重此事確因扮洛神而起,這種將惡事源頭引向自身的觀念,既是一種清醒,也是在“善”的基礎上,對自己身份與義務的準確認知。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這種境界,是魏瓔珞也無法領悟的,所以她只能假借拜仙,求皇后“點化”。皇后不僅教她讀書、寫字,也在收束魏瓔珞的偏激,教她做人,難怪觀眾嗑“瓔後CP”嗑得這麼甜!

但皇后身上並非只有單薄的“善”,她對“自我”的深層隱藏與潛意識渴求,才使這一角色具有了厚度。扮洛神起舞,其實就是她在皇后身份的重壓之下,對“自我”的一次唯美釋放。

那一刻,她不是皇后,而是富察·容音,富察·容音再一次出現,則是她從角樓跳下的那一刻。

皇后在角樓回顧“平生四錯”,即是讓自己心性與身份之間的辯證、權力與愛情之間的辯證、性別與責任之間的辯證歸於最後的統一。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如果不能在社會身份(或家庭身份)與真實自我之間找到平衡,並維持這份平衡,或許就是女人悲劇的開始。

這也是皇后小天使這一角色的現代意義。

高貴妃

高貴妃很難不令人聯想到《甄嬛傳》中的華妃。

地位僅次皇后、飛揚跋扈、心狠手辣、壞得極其表面、表情包生產大戶……這些,是高貴妃與華妃的相同之處,但高貴妃卻在人設的豐富程度上,贏了華妃一截。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高貴妃喜唱戲,所以平日說話都是尖細、蒼白的聲音,這種戲腔其實是對人設特徵的強調,而在華妃身上,是沒有這種強調的。

更重要的是,兩個人的死同樣可憐,也都表現了角色對自身命運的一種領悟,然而境界卻大有差別。

華妃死時,懷抱的是對雍正愛恨交雜的思緒,這種思緒,使她的最終命運仍不脫帝王控制,只能囿於權力與情愛。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但高貴妃死時,卻身著戲服,請求乾隆將母親的墳墓移入高家祖陵。

生前,她與父親關係極度不和,這是表面的父權抗拒,臨死之時,她將遺願收束於“唱戲和母親”,則是一種深入命運的父權脫離慾望,但諷刺的是,她畢生對父權的擺脫,卻最終要依靠當時父權的最高象徵——乾隆皇帝。

這種落差產生的悲劇效果,幾乎可以令人原諒她之前所有的心狠手辣。

所以高貴妃的死,既使這一角色具有十足的辨識度,也成為全劇最動人的場景之一,表面它是強橫之後的柔弱,其實,它與魏瓔珞所代表的女性核心精神有隱約聯繫。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純妃

純妃可不純,其心思之深,堪比桃花潭水。

首先,她極度聰明,任何蛛絲馬跡都逃不出她的直覺。

魏瓔珞自她身邊擦過,僅憑一絲倏忽而過的薰香,她便推斷出魏瓔珞去過儲秀宮,且經高貴妃授意以鴆毒謀殺富察姐弟。

魏瓔珞VS純妃,看這一場戲時,彈幕滿屏都在刷“這才是頂尖高手與頂尖高手的對決”。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其次,她十分冷靜。她的冷靜與魏瓔珞不同。魏瓔珞的冷靜,多少帶點溫度,純妃的冷靜,冰到骨子裡。

愉貴人誕下金瞳皇子,高貴妃按宮規準備處死愉貴人母子,這已是千鈞一髮,純妃卻不慌不忙,只靜靜設局,局的意義,在她心中遠大於愉貴人母子的生死。

再次,她很會藏。平日裡她盡是一張歲月靜好的臉,紫禁城卻沒有人能看清楚她的心思,直到她聲嘶力竭暴露心跡。

原來這一切,都是因為一份被誤會的情意。她總是稱病拒絕侍寢,而在桌上用香爐灰寫下“和”字,也是因為心中人的小名為“春和”。

她的前半生,活脫脫便是“深宮版《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隱忍、寧靜、默默付出,而當“這封信”被撕開,它沒有像茨威格所寫,被心上人閱讀、懷緬,而是被報復的慾望燃成了陰暗的灰燼。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紫禁城的歲月,是容不下真正的“陌生女人”的,所以純妃的後半生,早就在她對自己日復一日的壓抑中註定。

嫻妃

嫻妃即《還珠》中的皇后,乾隆的第二任皇后。

嫻妃在《延禧攻略》中的命運脈絡十分清晰,前期不事爭寵,因家教執意秉持本心,後期不動聲色黑化,宮鬥起來兵不血刃。

這樣看,嫻妃其人並不複雜,但其實,她是全劇最飽滿的角色之一。

首先,她是所有妃嬪中,被原生家庭影響最深的一位,簡直堪稱“紫禁城樊勝美”。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原生家庭的良性影響與惡性傷害,先後決定了她的人生。

因為父親本人言傳身教,嫻妃才克己修心,不站任何陣營,後其弟參與朝廷賄案,雖涉事金額不大,但猶如就此撕開輝發那拉家墮落的缺口,再也無法修復。

家破人亡之後,嫻妃僅憑一個眼神、一抹微笑,便從此換了另一種人生,大家渾然不知,魏瓔珞卻已有所感覺:

嫻妃似乎和以前不一樣了。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嫻妃的黑化很有“嚼頭”,這點“嚼頭”,也是這一人物形象高於“樊勝美”的地方。

乍看,她的黑化是因為單純的恨,但其實是恨意的對象失去後,恨意又無法消失,所以嫻妃將恨意的對象進行了轉嫁。

她的恨,本來應該對準一心逼迫家中男性“力爭上游”的母親,但母親竟一頭撞死在宮門上,母親的死瞬間令這種恨失去方向,於是她的恨就被轉嫁到紫禁城中。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她在祠堂點七盞佛燈,每鬥死一名仇人,她便剪滅一盞,然而她自己必心知肚明,雖是高貴妃與怡親王害父親入獄,但家庭悲劇的源頭在母親身上,母親既已不在,悲劇的次級主導就應該承擔自己的恨意。

這其實和現代職場上被老闆罵了,就把氣撒到業務不熟的新人身上一樣,是情感在秩序上的一種錯位。

只是嫻妃的這種情感錯位,在紫禁城的皇權背景中,具有極為瘮人的悲劇力量。

喜塔臘·爾晴

《延禧攻略》中哪個女人最狠,你都看懂了嗎?

爾晴可恨,也好解讀。

傅恆向皇后表明對瓔珞的決心,原本心屬傅恆的爾晴,轉身就假裝不意將茶水潑到乾隆身上,短短兩場戲,足見爾晴心中無真愛,只是眷戀身份權貴。

這是危險的慾望,所以她才會壞事做盡,輾轉於各大男權象徵的床幃之間。

幸好她“早早死在了越南”(越南先於國內播出最新劇集),不然國內觀眾得被憋死。

當然,劇中還有許多其他女性角色,比如上屆宮鬥冠軍太后(甄嬛)、悽慘小仙女明玉,所有女性都無可避免被捲入宮鬥之中。

表面上,女人們各施奇招,手法傳統如下毒、誣陷、仗勢,新潮如導電雷擊、細菌感染,宮鬥不過是“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的戲碼。

但本質上,它是女性試圖脫離父權控制的表現。因為所有宮斗的勝敗根源都繫於帝王這一個男人,而這個男人所代表的,則是整個封建制度對女性的身份壓抑

,故而嫻妃即使位及皇后,仍會在角樓喟嘆自己權力太小。

而即使思想超前100年的魏姐,也只能在這層壓抑中追求相對的性別自由。

你最想魏姐給誰發盒飯? (單選)
0
0%
喜塔臘·爾晴
0
0%
輝發那拉·淑慎(嫻妃)
0
0%
蘇靜好(純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