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玩遊戲控制不了自己?世界衛生組織:你可能得病了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6月18日發佈的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加入“遊戲成癮”一欄,並列為精神疾病,並且通知世界各國將這個病症納入醫療體系。這就表示長期沉迷遊戲(“數字遊戲”和“視頻遊戲”)將可能被認定患有精神疾病,需要接受治療。

長期玩遊戲控制不了自己?世界衛生組織:你可能得病了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遊戲成癮”的特徵是長期持續或反覆的進行遊戲行為模式,表現為以下三條:

(1)對遊戲的控制能力減弱,玩遊戲的時間較長,頻率較多;

(2)增加遊戲的優先權,使遊戲優先於其他生活興趣和日常活動;

(3)遊戲導致個人、家庭、社會、職業、教育或其他功能領域受到重大的損害,無視負面結果,繼續遊戲或增加遊戲強度。

在至少12個月內有以上明顯表現,將被認定遊戲成癮。

長期玩遊戲控制不了自己?世界衛生組織:你可能得病了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遊戲產業的迅猛發展,遊戲已然成為很多人閒暇時間的娛樂方式。“吃雞”、“王者榮耀”等手機遊戲的熱潮席捲校園,常常看見學生們三五成群地拿著手機玩遊戲。

長期玩遊戲控制不了自己?世界衛生組織:你可能得病了

青少年由於心智還沒完全成熟,控制能力較差,極易沉迷遊戲,成為“遊戲成癮”的高危人群。

長期玩遊戲控制不了自己?世界衛生組織:你可能得病了

長期沉迷遊戲會造成青少年對學習生活失去興趣,自我控制能力下降,荒廢學業;容易形成扭曲的性格,冷淡、孤僻、易怒,身體素質下降;易受到錯誤信息的影響,不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長期玩遊戲控制不了自己?世界衛生組織:你可能得病了

如何避免青少年沉迷遊戲呢?

家長們應儘量引導孩子合理的玩遊戲,對於血腥暴力或者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遊戲應當禁止,多鼓勵孩子參加課外活動,提高孩子交際能力。對於已經沉迷遊戲的,家長們不應該責罵,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要多關心孩子,多進行親子互動,慢慢改變其生活方式。

長期玩遊戲控制不了自己?世界衛生組織:你可能得病了

學校應該加大對家長及學生關於沉迷遊戲危害的宣傳,鼓勵學生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多關心學生的成長,創新教育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長期玩遊戲控制不了自己?世界衛生組織:你可能得病了

政府部門也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法規,規範遊戲產業,儘早建立遊戲分級制度,淨化網絡空間。遊戲產業從業人員要有基本的道德操守,對於不適合青少年成長的遊戲內容要適當屏蔽,建立防沉迷系統。

長期玩遊戲控制不了自己?世界衛生組織:你可能得病了

對於已經患有“遊戲成癮”的患者,目前我國相關的治療機構不健全,沒有相應的政策法規和醫療規範。出現了像楊永信這類以電擊來治療網癮的荒唐做法,這種一邊"痛苦打擊"一邊給"光明出路"的做法是對患者的二次傷害。

長期玩遊戲控制不了自己?世界衛生組織:你可能得病了

此次世界衛生組織將“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勢必會為我國相關的醫療機構的健全,政策法規的規範帶來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