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分鐘從黃花到宜昌城區,又一條快速路將開建

25分钟从黄花到宜昌城区,又一条快速路将开建

作為中心城區向北延伸的快速出城通道,宜昌又一條快速路——港窯路的建設已提上日程。港窯路是宜昌中心城區“四縱五橫”快速路的第二橫,橫跨長江聯繫點軍、西陵、伍家、夷陵四大組團,是連接翻壩高速和宜巴高速的重要通道。

25分钟从黄花到宜昌城区,又一条快速路将开建

勝利三路立交構想圖

港窯路快速路建成後,開車從中心城區至宜巴高速宜昌北入口,僅需25分鐘左右,同時也將極大緩解發展大道的出城交通壓力。

城區又一條快速路

港窯路快速路項目起於沿江大道,沿勝利三路、港窯路向北延伸,最終接入宜黃一級路,全長20.3公里。

據瞭解,道路主線採用雙向4車道—8車道,主線設計車速為60—80公里/小時,地面輔道設計車速為40—50公里/小時,項目總投資約52.19億元。

港窯路快速路由宜昌城區段和夷陵段組成。其中宜昌城區段道路總長8.66公里,工程總投資約27.6億元;夷陵區段工程總投資約24.59億元。

去年9月,宜昌市城建項目管理中心面向全國對勝利三路—港窯路(夷陵長江大橋—峽州大道)、港窯路(峽州大道—宜巴高速)和花溪路等3個快速路項目進行設計公開招標,吸引了全國眾多頂尖諮詢設計單位競標,中南市政院、武漢市政院、廣州市政院、林同棪國際、上海市政院及中交一公院等六家單位通過資格審核,確定為項目最終設計單位。

今年2月,港窯路快速路初步方案完成,並先後與有關方面進行了多次溝通對接。

根據設計,這條快速路全段將設置6座立交,設置隧道2座,橋樑10座。建成後將成為城區立交最多的快速路之一。

道路總體由六段組成

根據設計方案,港窯路快速路工程將由六段組成,每一段都有相應的設計特點。

——夷陵長江大橋引橋改造

夷陵長江大橋引橋長約1.1公里,於上世紀90年代引用原規範標準設計,加之長期交通量大,超負荷運行,需要進行改造。

規劃委員會全體會議提出,夷陵長江大橋引橋考慮採用整體重建方案,同時夷陵長江大橋引橋的改造要與夷橋路快速化工程同步進行。

——沿江大道—東山大道段

該段全長1.1公里,紅線寬度為30—50米,採用主輔分離形式。加寬現狀夷陵長江大橋跨越東山大道的雙向兩車道引橋,形成雙向四車道,於宜昌市七中門前落地;輔道採用地面形式,利用現狀的雙向四車道。

——東山大道—港窯路段

採用主輔分離形式。道路擬在體育場路前起橋,以高架形式跨越體育場路,並將現狀路塹式道路作為港窯路輔道,主線採用高架形式行進至城東大道後,向南轉向與城東大道並行,行進至港窯路前再向北轉向轉入港窯路。在809市場門前設置跨越港窯路的上、下行匝道。

——港窯路—桔鄉路段

同樣採用主輔分離形式,擬主線連續高架直至跨過桔鄉路後落地。在南苑小區主入口處設置高架橋上下行匝道,在港窯路上青島路以北約100米處(金東山大市場)設置高架橋上下行匝道。

——桔鄉路—峽州大道段

該段不再設置輔道和人行道。採用渦輪形立交方案,主線上跨三峽專用公路後落地,採用變形苜蓿葉全互通方案,主線上跨峽州大道後落地。在三峽職院附近設置一進一出兩個出入口。

——峽州大道—宜黃公路段

沿西陵後山北行,在李家衝設置短隧道,在東城大道南延線處設置菱形立交,上跨東方大道,在小鴉公路設置主線上跨型全互通立交,沿夷陵區產業園邊緣北行,結合地形設置主輔分離式路基,在冷水口設置主線上跨東城大道的菱形立交,北行至青龍咀,設置宜黃公路跨線橋,主線接入宜黃公路,利用宜黃公路接入宜巴高速公路。

夷陵區段已進入實施階段

港窯路快速路的建設,無疑對夷陵區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從現有交通格局來說,發展大道、夷興大道的過境交通壓力極大,高峰時期擁堵極為嚴重,需要另外的疏解通道。

夷陵區要與宜昌主城區深度融合,也迫切需要縮短北部鄉鎮與主城區的時空距離,而港窯路快速路將能有效承擔起這一功能。

港窯路快速路夷陵區段將串聯峽州大道、東方大道、小鴉路、宜黃一級公路等多條重要通道,加快半小時經濟圈的構建形成。

今年8月,港窯路夷陵區段(峽州大道-宜巴高速)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專家評審。

據瞭解,10月以來,夷陵區已組織召開港窯路徵遷工作專題會議,組建工作專班,正式啟動土地、房屋測繪等工作,並已完成部分土地的簽約。

目前港窯路夷陵區段道路工程徵地拆遷正在全面推進之中,以儘早啟動開工建設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