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即興作的兩句詩,流傳幾百年無人敢續,唯有他接了下兩句

說起皇帝,真不是誰都可以當的,要有過於別人的才華和政治謀略,在各個方面都要超過普通人。當一個國家處在一個比較明智的領導人時,這國家就會變得發達,反之,則會招致禍患,引起國家的覆滅。眾所周知的是,幾千年以來中國已經經歷了不少的王朝更迭。每個朝代都有那個朝代的盛世年代,有其衰弱之時。所以開國皇帝對於這個朝代來說影響很大,直接影響了為後世定下什麼樣的物質基礎,引領國家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作為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和他的上一個朝代唐朝一樣,注重文人的能力,所以在唐宋時期,文官顯然要比武官更受器重。

趙匡胤即興作的兩句詩,流傳幾百年無人敢續,唯有他接了下兩句

他們為了交際會選擇用吟詩作對,這種方式來引起有才能的人對自己的關注,在朝堂上發揮著自己的才能。這種方式比較文雅,很多人都會選擇在閒暇時光裡吟上一兩句,改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趙匡胤也不例外。但是武官出身,自幼參軍的他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獲得重用後更是引起了許多小人的無端猜忌,很多人都在尋找機會扳倒他。

趙匡胤即興作的兩句詩,流傳幾百年無人敢續,唯有他接了下兩句

曾經有這樣一件事,敵人們看到趙匡胤抬著幾個箱子到車上,卞以為這些箱子裡裝的都是民脂民膏,趙匡胤的上司聽完憤怒不已,馬上到他府中進行查看,恰好看到趙匡胤指揮隨從把箱子打開,沒想到卻看到裡面裝的都是書。同時他還用自己巧妙的語言感動柴榮,對柴榮說想要多讀一些書,為皇上效勞。所以他聽到趙匡胤如此說法,更加信任於他。

趙匡胤即興作的兩句詩,流傳幾百年無人敢續,唯有他接了下兩句

學習了一段時間以後,找了幾個好友一起把酒言歡,在席上就隨便做了一首詩,雖然這首詩並不出眾,但在一群武官中,聽起來氣勢就讓人拍手稱讚。因為這次吟詩他內心特別高興,又找了一個機會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華,沒想到說完"未離海底千山暗,才到中天萬國明。" 這兩句後就想不到下面兩句了。一直到幾百年以後,一直沒人敢對出下半句。到了明朝是朱元璋知道了這件事以後,一時興起幫他接了這首詩--"恆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不得不說,接的非常巧妙。

趙匡胤即興作的兩句詩,流傳幾百年無人敢續,唯有他接了下兩句

至於無人敢接的原因,大概是因為趙匡胤作為一朝的太祖皇帝,沒人敢掀他的面子,隔著的元朝皇帝們文學功底不好,能接詩的也就只有朱元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