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金立重組進入尾聲 新操盤者浮出水面

獨家:金立重組進入尾聲 新操盤者浮出水面

成功的標配是否應該包含欠款。

金立的欠款是100多個億。

劉立榮不會下課,作為奮鬥者將繼續為金立服務。

文︱晴安

這幾天,深圳溼熱的空氣加重了市場的不安與焦躁情緒。那個以“金品質、立天下”為口號的企業經歷了自創辦以來最大的危機,先是被曝出欠款200多個億,號稱亞洲最大單體智能終端生產基地也將停擺,接著又經歷艱難的收購與重組程序。

但無論如何,當事各方經過數天的艱苦鏖戰,針對金立的收購重組事件就將接近尾聲。

對於金立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劉立榮而言,情況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顯然,從劉立榮的角度來看,整個事態或者是關鍵性的問題已有所好轉,金立的情況恰如一個心臟病患者已經緊急服用了硝酸甘油。

首先,經過當事各方的多輪交鋒,已核實了金立真正的欠款是100多億人民幣,比之前在媒體上流傳的200多億,少了整整一半。因此,至少是在數據上,金立會感受到壓力的極大釋放。而就問及為什麼一下子卸掉大半的包袱,金立對外的解釋為:統計口徑所致。

41氧瞭解到,這100多個億的欠款,證實主要由三大部分構成:銀行貸款、材料供應商欠款與廣告供應商的欠款。其中,以銀行貸款為最多。就這個欠款的構成,各方的態度是亦喜亦憂。

對於金立而言,喜的是欠款的大頭為銀行貸款,而現在金立依然還是名下9家全資子公司、數個生產基地,以及印度工廠的實際主人,用這部分資產進行抵押獲得的貸款,銀行暫時還不會玩了命地催還。

而令金立擔憂的是,欠款中包含材料供應商的貨款,以及廣告供應商的服務款。就在5月23日,金立在總部舉行供應商債權人會議,超50家供應商到場。金立財務總監何大兵在會上做了通報,金立正在引入一家註冊資金800億元以上量級的公司,對方擬全面收購重組金立。

但這個說法並未讓材料供應商以及廣告供應商感到輕鬆,畢竟欠款依然還在,即使要償還也得等到收購重組徹底完成之後。

其中,對廣告供應商的欠款尤為特別。

其實在2016年,金立的手機市場已達到了一個峰值,在品牌推廣方面,不僅請到流量明星薛之謙和劉濤代言,還有馮小剛和余文樂兩位重量級明星壓陣;營銷活動也做得風生水起、可圈可點,號稱手機史上第一個朋友圈發佈會——金立S6Pro新品發佈會就紅極一時、火遍了朋友圈。但這樣的營銷事件隨著被曝出拖欠廣告供應商的款項,可能今後一段時間將很難再現了。

此外,就重組之後金立的公司航向及高層狀況,41氧獨家獲悉,金立的企業品牌依然會保留,並且總裁劉立榮不會出走金立的高層。劉立榮曾主持將“以奮鬥者為本,以用戶價值為先。說到做到、善學快用、崇實勇進”寫入金立的企業價值觀,而這一次,劉立榮將再次躬身實踐,迎來作為奮鬥者繼續為公司服務的又一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