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安慶失守後被革去英王爵位了麼?與雁小驢商榷

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安慶失守後被革去英王爵位了麼?與雁小驢商榷

結合洪仁玕供詞別錄和陳玉成寫給陳得才、張樂行等人的幾封公文,他安慶失守後並未被革去王爵,而只是革去了“奉旨令專征剿”也就是節制京外全軍的職位。

理由一,洪仁玕本人是因為和陳玉成吵架相互推諉被處罰,處罰結果是革去軍師、不革王爵,他供詞別錄說洪秀全各打五十大板,則陳玉成也會受到相似的處罰,陳當時不是軍師,所以能革的只有這個全軍總指揮,從他後來在被俘時自稱“本總裁”,以及洪仁玕此後的署銜看,他“欽命文衡又正總裁”的頭銜也仍然保留著。

理由二,陳玉成在自稱被處罰後,寫給部下陳得才和捻軍領袖張樂行的文書都仍然蓋著英王大印,並自稱“愚兄”,太平天國是官大者為兄,陳得才、張樂行都是王爵,其中張樂行歲數比陳玉成大得多,如果被革爵就只能做“愚弟”;而稍晚他寫給護王陳坤書的感謝信則稱對方“宗兄”,則表明自己的確已經不能節制全軍,陳是外將而非如前兩人那樣算自己部下,又是同宗(其實陳得才也是同宗),爵位相當(這時候應該還沒有把王爵分等,至少不嚴格),就只能按輩分和年齡排隊了

理由三,陳玉成寫給陳得才等的那封信正是提及自己被處罰的文書,既然信的內容是被處罰,倘若處罰是革去王爵,他卻仍然蓋著英王大印豈不是荒唐透頂甚至自取其辱?不僅如此,他在文書中提到被處罰,用了“賞罰革黜”四個字,這既表明他的確被撤銷了什麼東西,又表明撤銷的不一定是爵位(沒有“革爵”二字),以此證明他在安慶失敗後被革去英王爵位,原本就是完全不靠譜的考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