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末時期,李如松沒死,會不會是另一個結局

李如松(1549年—1598年5月8日 ),字子茂,號仰城, 遼東 鐵嶺衛(今遼寧 鐵嶺)人。祖上是來自 朝鮮的內附民,自稱祖先是唐末避亂遷入朝鮮的漢人。遼東總兵 李成梁長子, 明朝名將。

李如松驍勇善戰,初承父蔭授部指揮同知,充 寧遠伯勳衛。因戰功遷署 都督僉事,為神機營右副將。後升任山西 總兵官。曾指揮過萬曆二十年(1592年)的平定寧夏 哮拜叛亂、聞名世界的壬辰 抗倭援朝戰爭,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出任遼東總兵。

如果明末時期,李如松沒死,會不會是另一個結局

李如松

在明代,以李如松為代表的李家和以麻貴為代表的麻家被並譽為“東李西麻”,萬曆三大徵,李如松參與或指揮了其中兩場戰役(寧夏平叛,朝鮮之役)。綜觀李如松一生用兵,深諳兵法,奇正相輔,一往無前,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計有梟狐之謀,平壤攻堅戰石破天驚、 碧蹄館遭遇戰打得氣壯山河、龍山奇襲戰一劍封喉。《明史》稱讚道:“將門有將,得無愧乎”。

如果明末時期,李如松沒死,會不會是另一個結局

明三眼神銃對陣清騎兵

薩爾滸戰役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後金天命四年)二到三月間,在明朝與後金的戰爭中,努爾哈赤在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大夥房水庫附近),以及薩爾滸附近地區大敗明軍四路進攻的反擊戰,是明朝與後金遼東戰爭中的戰略決戰。

如果明末時期,李如松沒死,會不會是另一個結局

努爾哈赤

薩爾滸之戰以明朝攻圍後金,後金防衛反擊的形式發生,在這次戰役中,後金軍在作戰指揮上運用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5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人,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此戰役以明軍大敗而告終。

如果明末時期,李如松沒死,會不會是另一個結局

努爾哈赤原來不過是李家的一個家兵,因為李成梁誤殺了父祖,找李成梁理論,因而被授予一個官職(空有頭銜沒有實權)。李成梁家族經略遼東幾十年,根本沒有人願意主動攖鋒。努爾哈赤也是在李成梁死後第二年,才起兵造反的。

李如松沒死,努爾哈赤和明朝緩和的概率更大,但遲早都會反叛。畢竟,女真聽到李氏威名,恐怕戰鬥力都會降低的吧。但個人英雄不足以改變歷史。一個人一場戰爭改變不了歷史。明朝內憂外患,結局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