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之碾場打鼠

□耕讀傳家

在農村,碾場意味著有收成,但也不全是豐收。

莊稼人一年忙碌下來,總會碾上那麼幾場,要麼小麥、要麼胡麻......用莊稼人的話說,莊稼一樣不行,不可能樣樣不行。

小時候,碾場最喜歡從麥垛子上把小麥一捆一捆地轉送給攤場的大人們,四、五個小夥伴拉的拉,推的推,不一小會就能把一個很大的麥垛子搬完,為的是看看麥垛子底下有沒有老鼠或者鼠洞。

至於大人,那個時候一定會告訴孩子們,麥垛下面肯定有老鼠,趕緊搬完麥子老鼠就出來了。

很多時候,特別是在那些垛在麥場裡時間長一點的麥垛下真會有老鼠或者鼠洞。

提水灌老鼠是孩子們的最愛,一人負責對準鼠洞灌水,其他幾人手持鐵鍁、掃把等“武器”圍成一圈靜等老鼠現身,猛然之間遭遇“洪水”的老鼠會從鼠洞裡倉皇而出,此時,就不免一場“激戰”,一陣掃把、鐵鍁過後,老鼠基本都會“陣亡”,也有老鼠成功突破“重圍”的意外,“陣亡”的老鼠顯然是那隻在旁等候多時的大花貓的“大餐”,孩子們卻比吃了“大餐”的花貓還要滿足。

若遇到搬完麥子沒有老鼠出現的情況,大人們依然會肯定的說,老鼠一定是跑到旁邊那個麥垛下面了,等碾下一場.....

現在想想,那時大人們的目標是讓孩子們幫忙,孩子們的樂趣則在打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