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多種經營模式下安防企業回歸本質但仍有困惑

20日下午,在易華錄的股吧,看到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掙了利潤 沒掙錢》。文章詳細解讀了易華錄三年的財報情況,並對營收、研發、成本、利潤、應收款做了較為細緻的分析。看完文章後,也有點感慨。

短評:多種經營模式下安防企業迴歸本質但仍有困惑

易華錄母公司-中國華錄

大項目下的困惑:收款

做企業不易,做項目的企業更加不易。比如易華錄,主要以數據湖為主體,業務主要涉及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大型項目。6年間,營收增長7倍,淨利潤卻僅增長3倍。企業在做大的同時,盈利能力卻越來越糟糕。背後深挖的話,首害就是應收賬款。簽訂的項目合同金額很大,但是應收款也隨著合同金額越來越大,企業現金流出現嚴重赤字(-18.98億元),合同金額超出已收款44.46億元,壞賬風險隨之加劇。企業不得不依靠多輪融資和併購對賭去填補應收款的大窟窿。

融資方面,銀行當然願意貸款,但是前幾年是緊縮的政策,放貸謹慎。如果一個企業長期出現現金流的赤字,盈利能力又一團糟,銀行是不太願意去放貸的,即便你是上市公司也一樣。如果說質押,集成商沒有倉單,沒有貨品,拿不出一個一旦出現還款風險能夠快速變賣變現的抵押物,有的僅僅是一堆欠賬的合同,那這樣借貸的能力還不如4S店,至少人家可以用汽車質押。質押給銀行後,所有權就暫時歸到銀行,賣一輛車,客戶就等於從銀行買了一輛車。你的營收和利潤夠了,就趕緊還錢;如果還不起,銀行擁有債權,拍賣質押的汽車變現。至於用房產質押的話,我們的企業不知道已經用自己的房子質押貸了多少次了。

併購方面,找到業務領域相近或者能形成互補的,比自己小的或者經營狀況不是特別良好的企業,進行併購。這原本是一個大企業為了彌補自己短板、開拓新市場的有效方法,但是隨著我們債務壓力的增大,併購已經成為了用對賭追求並表,隨之能夠彌補自己盈利能力不足的捷徑。還有一種併購,那就更是居心叵測,純粹是為了轉移資產或者衝高上市公司賬面收入。比如之前英飛拓對於加拿大馬馳網絡(MarchNetworks)。英飛拓2010年上市,在上市後營業利潤以67%的幅度連續下滑兩年後,2012年公司採取了多項對策,收購馬馳網絡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轉而2013年營業利潤增長360%。當然,是衝高還是轉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裡不再細表。華南的幾起較大的併購,業務領域從單一的集成,通過併購拓展到金融安防、機器人、交通安全等等,都有衝高的影子在裡邊。我們都知道上市公司有營收週期律。這個週期律,可以是市場客觀規律造成的,也可以是人為的。今年忍辱負重,把營收和利潤雙雙做低,明年把今年的錢和明年的錢加一起,來個大爆發,股價沖天,該行權的行權,該解套的解套。猶記保千里2015年定增的時候,那個股票漲的讓我後悔到姥姥家了,當初怎麼就沒買點呢。結果去年暴雷,狀況不斷,戴上了帽子。

融資和以衝高收入為目的的併購,都只是暫時的做法。集成商這種情況,與政府項目的付款進度有著莫大的關係。早在BT和BOT年代,政府項目的口碑就不佳,企業談墊資而色變。如今國家嚴控槓桿經濟,去槓桿的過程讓地方政府的財政吃緊,再加上前幾天會議上釋放出來的嚴控樓市和土地經濟的信號,讓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政府性基金收緊,預計大型項目的應收款問題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將會更加嚴重。

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接了活兒自己墊錢,項目完成後,各種審計、換屆、批款等無比複雜的因素交織在一起,最後換來兩句話:老子沒錢;有錢在等批。讓我們多少集成商淚灑疆場。聽過最極端的一個案例,某地地鐵監控項目,結束後8年,款項仍舊在審計中。一口老血噴在圖紙上,當場休克。我們貸款不用付利息啊?拖的款,放在銀行做保理,都比投在項目上掙錢多吧?有時候不是我們想發資本市場的財,而是如果沒有資本市場的發債、募集,沒有銀行的借貸,我們可能撐不過兩年。

這僅僅是通過華錄的一個財報分析出來的問題。如果細看,我還真是聽說有一個巨型的集成商,以大安全、智慧城市為核心業務,靠變賣資產保利潤。其餘接類似項目的,達實、銀江、中電興發等估計也會遇到一樣的問題。就只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大項目不掙錢,賣點資質、倒騰點貨接點利潤高的小項目,倒是真能小步快跑,跑贏表面的光鮮亮麗。

新模式下的難題:收入

BT和BOT模式讓我們談之色變、戰戰兢兢,乾脆就不做了。於是乎,PPP這個模式就被提了出來,讓大家眼前一亮。不掙或者少掙項目的短期收入,掙後期運營的分成收入。這在國外是有成功案例的。將公共設施介於外包和私有化之間,並結合了兩者特點提供公共設施和服務。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興許哪天就掙錢了。我們安防的龍頭企業,海康,大華,宇視(千方),金鵬等等,都參與其中,或多或少拿下多個訂單。有的企業甚至提出1000億PPP項目的目標。

這裡我們不談國內的環境等等等等(此處省略好多字),就說一個最為重要的問題。作為上市公司,營收和利潤是紅線,是對全體股東負責的底線。但是PPP項目的週期非常長,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未見能產生收入。那麼作為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一個指標,企業在參與了PPP項目後,如何確認收入?如何計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遞延?合同金額?那不還是會出現應收款的問題嗎?無法確認收入,就無法計入財報,就會造成投資和收入的逆差,體現在財報上那就是費用成本和利潤的差額。這很難說的通。可以小做,但是主營業務還是實打實的一筆是一筆的買賣,真把命賭在這個上邊,我只能說祝你好運。(反觀很多做的有現金收入的PPP項目,大多是之前BT沒結束直接換了一個名字,最後結款,了賬。這種東西除了炒概念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本質和困惑

做擅長的事,走差異化,投入研發搞技術,永遠是製造業和集成企業的本質。

但困惑就在於,我們擅長的本來就是這些項目,但是拿不回來錢,這能怪我們嗎?我們不是沒技術,不是沒服務,也不是做大規模同質化,但就是回不了款,這能怪我們嗎?

這裡要反思的是,國家在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應該探討其必要性和急迫性。如果按照四象限的時間管理規則,那些重要不緊急、不緊急不重要的,就往後放一放,集中精力把錢投在迫切需要的建設中。這樣,錢就不會棍掃一大片,這裡挪點,那裡用點,最後誰的錢都不能按時、按合同付款。還有,省下來的存量,也可以用到扶持實體企業,放寬有剛需、合法經營、狀況良好的實體企業的借貸門檻。

相信國家的智慧,也相信我們企業的智慧。事在人為,只要有需求,就必然有市場。等待的結果,一定是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