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珏:基建仍是對抗困境的有效工具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眾多網絡公益眾籌平臺漸漸走進人們的生活。一方面,這一新興慈善模式貼近百姓生活,方便部分存在疾病、貧困、失學等問題的困難家庭藉助平臺獲得幫助,也便於民眾參與公益慈善;另一方面,由於平臺規範性與信任度缺乏等多種原因,公益眾籌存在項目受捐率低,人均捐款額不高等問題,也存在善款支配不透明、募集資金虛高甚至騙捐、詐捐等現象,暴露出管理上的滯後乃至脫節。

大學生是網絡公益眾籌的重要參與群體。通過對大學生參與網絡眾籌的頻率、效果、影響因素等進行調查,可進一步探索加強網絡公益眾籌管理的途徑,以期為完善我國公益眾籌體系、發展慈善事業提供政策建議。

大學生參與網絡公益眾籌的頻率

本文以大學生參與微信朋友圈“公益眾籌”的頻率來衡量其網絡公益眾籌的參與現狀。調查將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分為“從不”、“偶爾”、“經常”3個水平,採用3級計分法(“從不參與”為1分,“偶爾參與”為2分,“經常參與”為3分),並將影響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的變量設定為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兩大類。

本文數據來源於2018年5月對江蘇地區200餘位大學生開展的問卷調查,共獲得有效問卷214份。其中,女性佔66.8%,男性佔33.2%;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和研究生分別佔19.2%、14.5%、58.9%、5.6%和1.9%;42.1%為黨員或入黨積極分子。

調查結果顯示,在214個有效樣本中,大學生從不參與網絡公益眾籌的頻率為23.8%,偶爾參與的佔67.8%,經常參與的佔8.4%。即超過7成大學生曾經參與過網絡公益眾籌。

從是否為黨員或積極分子與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的關係看,非黨員或積極分子中28.23%從不參與網絡公益眾籌,7.26%經常參與。黨員或積極分子中僅17.78%從不參與網絡公益眾籌,而經常參與的比例為10%,由此可見,黨員或積極分子參與公益眾籌頻率更高些。其次,從其他志願活動參與頻率與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的關係看,其他志願活動參與頻率與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存在著一定的正相關關係。

從對受捐者信任度的角度來分析,信任度越高,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越高。

從父母主動捐贈的頻率來看,父母從不、偶爾、經常主動捐贈,其子女參與網絡公益眾籌的頻率平均數分別為1.54、1.83、2.06,父母主動捐贈的行為越頻繁,其子女參與網絡公益眾籌的頻率越高。另外,家庭年收入為5萬元以下、5萬元至10萬元、10萬元至30萬元、30萬元以上的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的平均數分別為1.75,1.81,1.89,2.05,由此可見,家庭年收入和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同樣存在一定的正向關係。

變量“是否黨員或積極分子”與因變量無顯著相關。“其他志願活動參與頻率”、“父母主動捐贈頻率”和“家庭年收入”與“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之間的相關係數分別為0.180、0.207和0.147,均呈低度相關,並且在統計學上顯著。“對受捐者信任度”與因變量的相關係數均呈中度相關,並且在統計學上顯著。

影響大學生參與網絡公益眾籌的因素

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其他志願活動參與頻率”、“對受捐者信任度”、“父母主動捐贈頻率”對“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有顯著影響。“是否黨員或積極分子”和“家庭年收入”對“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的影響不大。

是否黨員或積極分子對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無顯著影響。對於“是否黨員或積極分子”變量,未能通過顯著性檢驗,這表明,“是否黨員或積極分子”對“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無顯著影響。實際上,在經常參與網絡公益眾籌的調查者中,黨員或積極分子、不是黨員或積極分子的大學生各佔50%。這一回歸結果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沒有入黨意願的大學生同樣也有著較高的慈善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其他志願活動參與越頻繁的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越高。“其他志願活動參與頻率”對“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影響顯著。大學生其他志願活動參與頻率每上升一個單位,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上升2.149%。通過調查發現,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在於積極參與其他志願活動的大學生往往有較高的社會責任感、熱心、善良並富有同情心,並能夠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獲得自我價值的認可,這使他們更主動地參與到網絡公益眾籌當中去。

信任度對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影響顯著。在影響大學生公益眾籌參與頻率的因素中,“對受捐者信任度”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對受捐者信任度每上升一個單位,大學生公益眾籌參與頻率上升5.058%。對受捐者的信任度在大學生作出是否參與網絡公益眾籌的決策時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學生總體上對網絡公益眾籌的主觀信任度較高,但是“輕鬆籌”等平臺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依然影響了大學生的決策,使部分大學生產生疑慮。

父母主動捐贈頻率對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有正向顯著影響。對於“父母主動捐贈頻率”變量,能夠通過顯著性檢驗,父母主動捐贈頻率對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影響顯著。在214個有效調查數據中,從不主動捐贈的父母,其子女46.15%從不參與公益眾籌,53.85%偶爾參與;而父母經常主動捐贈,其子女“從不”、“偶爾”、“經常”參與網絡公益眾籌的分別佔16.13%、61.29%、22.58%。這一結果說明,家庭中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父母常常主動捐贈,幫助他人,孩子便在無形中形成了樂於助人的思維模式,並於行動上體現。

家庭年收入對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參與頻率無顯著影響。“家庭年收入”的顯著性未能通過檢驗。這表明家庭條件優越的大學生並不一定在網絡公益眾籌中表現活躍。這一結果與大眾的普遍認知有所出入,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為,家庭條件優越的大學生往往生活舒適,與低收入群體生活差異大,對困難群眾的需求不一定能感同身受。情感上的隔閡導致他們參與眾籌的積極性與其家庭收入水平不完全相符。

加強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管理

大學生具有較強的共情能力與同情心,個性單純,對網絡公益眾籌的主觀信任度較高,缺乏較強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在大學生參與網絡公益眾籌的過程中不僅要提高自身的是非判斷能力,還要求加強對眾籌平臺的約束與監管,增加平臺的信息透明度與可信度。

大學生作為當今互聯網時代中具有鮮明代表性的群體,是未來社會公益與慈善事業的潛在參與者。研究大學生參與網絡公益眾籌的現狀及影響因素並加強管理,對鼓勵大學生參與慈善公益事業、健全網絡公益眾籌平臺的運行機制、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基於目前我國大學生網絡公益眾籌現狀,首先,最為關鍵的,眾籌平臺應該加強對受捐者資料的審核,確保資料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嚴格管理從項目設立、款項籌集到資金使用的整個眾籌流程,提高透明度。政府也應當制定清晰明確的法律法規,儘可能減少直至杜絕少數投機者在眾籌平臺發佈虛假信息,利用社會的愛心斂財的現象,使有意願參與網絡公益眾籌幫助他人的大學生不會因為信任危機而放棄捐贈,使真正需要得到幫助的困難家庭能夠通過眾籌平臺獲得幫助,渡過難關。

其次,政府和學校可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助人意識。當代年輕人有著很強的個人意識,他們關注自我的需求,積極表達自我。通過教育與宣傳,可以使大學生在保留這些優點的同時,更加關心社會,積極助人,可以間接提高下一代的慈善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