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老板:拿着“固定工资”的员工对“上帝”为什么视为不见!

文:彭阳老师(私信小编

“方案”两字,免费发送6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案例一:

一家牛肉店的服务员为何如此怠慢?

前几天,我们团队在虹桥机场搭乘早班机,打算在过了安检后用早餐,直奔一家牛肉店而去,因为上次就在这家牛肉店吃的牛肉面,新开的,大家评价不错。

当我们兴致冲冲地赶到这家店门口,服务员居然这么告诉我们:“现在是早上6点,我们还没准备好出品,你们这么多人赶不及的,因为要15分钟以后才能做好(我们是6:55分的航班)。”细听这话,应该是赶客的节奏吧!我们一行经常通过这个机场出发,上次我们坐的也是这班飞机,也是这个时间点来吃的牛肉面呀。最后,我们只好悻悻离去帮衬了对面的餐厅。等我们用完餐,看到那家牛肉店依然是空空如也。

餐饮老板:拿着“固定工资”的员工对“上帝”为什么视为不见!

一家门店要做好必须依靠老板和员工共同经营,如果员工没有面对结果的动力,这有门店即使有再好的产品,也赚不到钱!

案例二:

公司对面一家餐厅,如果在公司经常和同事、朋友去这里用午餐,可是这家餐厅的店长、服务员从来就不认识老客户,服务上跟新客也没有任何区别,服务都只是走流程,感受不到友善、热情。

餐饮老板:拿着“固定工资”的员工对“上帝”为什么视为不见!

看似员工也没错,但两家店的生意可想而知?员工为何如此怠慢“客户”?

总结了两个原因:

1、老板自己肯定不在门店工作,交给店长或员工自己干活。

2、店长、厨师、服务员拿的应该是固定工资,多干少干、干好干坏一个样。

这不由得要引起我们的反思了,如果这家牛肉店是老板亲自服务,他肯定会这么招呼“对不起,你们可以稍等一下子吗,我们最多10来分钟就能准备好,不会让你们误机的!”甚至,他们可能在6点之间就已经准备好出品热情迎客,不会错失生意机会。

所以,员工是这种工作结果和状态,不能怪他们,要怪只能怪老板。因为老板没有建立共赢的激励机制,员工拿的是死工资,怎么干都是一样的收入,他们必然会失去努力工作的热情。老板如果不在现场,就要相办法将员工复制成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复制人才的激励 机制!

如果是我的门店,自己并不亲自经营,我肯定会这么做:

一、月度工资上,让员工和老板一样面对结果

1、假如服务员过去拿的固定工资是4000元,我会拿出其中的2000元,测算一下店面的几个数据:一是每月点餐的营业额,二是酒水(特殊产品)的营业额,三是服务员下的预约订单或归属客户的营业额。从过去的数据中找到平衡点,然后与服务员的个人收入进行弹性设计,如果他们能服务比过去更多的顾客,就会相应得到更高的收入。

2、假如厨师过去拿的固定工资是8000元,我也会拿出其中的4000-5000元,测算一下店面的如下数据:一是每月营业额或出品量,二是厨房的毛利或成本率,三是客户投诉或退菜。同样与他们的收入挂钩,他们只要能创造更多的出品、收入,适当降低损耗、减少浪费、提升品质,就会拿到比过去更高的薪酬。

3、收如店长过去拿的固定工资是10000元,我会拿出其中的6000-8000元,测算一下店的这些数据:营业额、毛利额或毛利润、人创营业额、变动费用率、客户投诉或退菜、员工流失与培训等。同样,如果店长带领团队能做出更好的结果与效果,他会相应拿到更高的收入。

餐饮老板:拿着“固定工资”的员工对“上帝”为什么视为不见!

店长解决方案:附案例

企业要想实现员工与老板双赢,必须解决给员工加薪的同时又不增加成本?推荐——KSF薪酬全绩效模式+合伙人模式

餐饮老板:拿着“固定工资”的员工对“上帝”为什么视为不见!

一、KSF是怎样激励员工拼命工作的?

KSF是一种能体现管理者和企业共赢的模式,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分配细节,这个模式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本文讲述的KSF薪酬模式,在《绩效核能》一书中有系统研究和表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并附送独家配套视频学习资料,前100名赠送咨询师线上辅导一小时服务,更有机会和本书作者面对面交流。

KSF薪酬设计步骤

1、岗位价值分析

分析这个岗位核心工作,直接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价值点

2、提取指标(中层管理人员指标6-8个)

比如销售额、毛利率、毛利润、员工流失率、主推产品销量、员工培训等可量化的急需改善的指标

3、指标与薪酬融合(设置好权重与激励方式)

每一个指标,都配置对应的绩效工资。需要注意,不高把所有的指标平均分配工资,要挑重点。

4、分析历史数据

过去一年里,营业额、利润额、毛利率、成本费用率等

5、选定平衡点

企业和员工最能接受的平衡点,要以历史数据作为参考

6、测算、套算

依据历史数据,选取好平衡点,讲选取好的指标,各分配不同比例的工资额。

设计案例:某企业生产经理的KSF薪酬绩效设计表

餐饮老板:拿着“固定工资”的员工对“上帝”为什么视为不见!

二、年终奖上,让员工和老板一起来分享成果

1、不要做简单而粗糙的年薪或不透明的年终分配。

2、不要将经营的责任和压力让老板独自承担。

3、让员工面对结果,才能赢得员工的价值、创造与投入,才可能收获更好的结果。

4、在年初就约定好年终分享机制,核算好单店利润或毛利润,找到过往的数据作为基值,通过增量价值的再分配,让员工一边努力创造,一边共同分享。

5、懂得分钱,才能生钱。懂得分享,利润增长。

餐饮老板:拿着“固定工资”的员工对“上帝”为什么视为不见!


二、年终奖解决方案-推荐用合伙人模式出钱出力——核心不占老板股份

餐饮老板:拿着“固定工资”的员工对“上帝”为什么视为不见!

合伙人,是一种让员工既出钱更要出力,却不改变公司股权结构,一起经营公司,分享公司利润成果的模式。

在某种程度来说,李氏合伙人是以协议作为约束的对赌模式,虽然员工不持有实股权,但是却拥有分红权,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斗志,让其以老板的角度去思考,去经营企业。

员工出钱了,才会把心投进去,出力了才会创造企业想要的结果。

餐饮老板:拿着“固定工资”的员工对“上帝”为什么视为不见!

公司要保证员工资金安全,像放置银行一样,不会有风险,并且会至少可以获得和银行同等比例的利息;

  • 1、合伙人的分红,收益要按时按量按约定发放,一分都不能少;
  • 2、合伙人得到的收益必须由贡献度和出钱额结合而定,避免合伙人只是出钱坐享其成。
  • 3、合伙人对公司最大的价值,其实是员工的工作心态变化。公司不缺员工那点钱,但是员工有投钱,整个人状态是不一样的。他会真正站在公司角度去思考,去努力,去创造最大价值。


总结:员工不努力,老板很吃力,企业会倒闭!

当前有很多企业、老板不重视激励机制的建设,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模式,比如固定工资、底薪提成、年薪年终奖等,这极大的浪费了人才资源,不能充分挖掘员工的动力和潜能,结果是员工收入不高、企业利润越来越低!

餐饮老板:拿着“固定工资”的员工对“上帝”为什么视为不见!

记住:利益趋同、上下同欲、思维统一、绩效必增!

员工不是为老板打工,而是为自己工作。员工能拿多少工资不是老板定的,而是根据自己创造的结果来超计发的!老板带的是团队、搭的是平台、建的是机制、做的是共同事业!

—— END ——

  • 更多薪酬设计请戳 :
  • 欢迎关注【薪酬绩效方案定制】头条号,一起学习,帮助企业搭建系统的薪酬激励机制~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绩效考核有套路,员工加薪有妙招!更多职场秘籍请戳下方“了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