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興趣」爲動力,憑「堅持」至千里:深圳特區報專訪王泉院士

近日,加拿大皇家科學院與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天航空工程系講席教授、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王泉接受《深圳特區報》採訪,以下為報道全文。

以“興趣”為動力,憑“堅持”至千里:深圳特區報專訪王泉院士

《深圳特區報》 2018年7月31日 A5版面

深圳特區報記者 戴曉蓉/文 周紅聲/圖

王泉

遼寧瀋陽人。結構工程學、力學專家,加拿大皇家科學院與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

1994年於北京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獲博士學位,是“北大傑出校友”之一。現任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天航空工程系講席教授、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王泉院士長期從事結構工程、力學和智能材料方面的研究,是該領域的知名科學家,他研究領域廣泛,在工程結構健康監測和維修、納米技術和綠色能源等方面研究都做出了一系列原創性的工作,並取得了突出的學術成就。

王泉把他的工作和經歷,緩緩地向記者講述,語速不快,但口吻十分堅定。王泉院士手中拿著一張打印紙,是記者在一週前發過去的採訪提綱,每個問題下面,他都仔細做出標註。從這個細節中可以看出,王泉是個非常認真的人。他說,對於任何事情,他都喜歡充分準備,精益求精。

採訪的地點,是在南方科技大學校園王泉的辦公室。這位加拿大皇家科學院、加拿大工程院“雙料院士”,在慧園5棟的一間不起眼的辦公室工作。記者抵達之前,他正埋頭在一大堆文件中。如今他的工作有三大事項:教學、科研、行政。剛剛回國的第一年,他以超乎尋常的精力投入到這三大事項之中。而面對學生,是他目前最重要的工作。對於教師這個崗位,王泉有著非凡的熱忱。目前,他除了擔任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講席教授之外,還兼任南科大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第一職責,還是教書育人。”

從小夢想成為科學家

出生在東北的王泉,今年51歲。作為一位學者,正是出成果的年紀。他年輕時候的故事,基本上是標準的“學霸”成長史,考上一所所名校,攻克一個個難題。在王泉的講述中,這些故事似乎並沒有太多戲劇性,但每一步都凝聚了他大量的付出。

少年求學時,在父母的薰陶下,他很快就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所在。“小時候讀書不能偏科,門門都要努力。不過總的說來,到中學以後,數理成績就比較突出,從那時候起,也就有了一個長大以後想從事科學研究、當科學家的夢。”王泉說。

高考時,王泉與第一志願北大擦肩而過,王泉進入另一所名校——浙江大學工程力學專業就讀。“在浙大的四年本科學習中,我收穫了很多,給我後來從事工程力學科研打開了一扇門,也成為我一生專業研究的起點。”

不過,“北大夢”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本科畢業時,系裡決定將當時年級成績最好的他,保送到北大固體力學專業碩博連讀,“要知道,像浙大這樣的重點大學,最好的學生可以留在本校,直升本專業研究生。但當時學校把我保送去了北大,讓我有機會去到新的環境學習新的東西。”

進入北大後的王泉,憑藉紮實的基礎以及堅持不懈的努力,在工程力學方面研究不斷深入,逐漸嶄露頭角。1991年,他獲得北京大學固體力學專業碩士學位;1994年,獲北京大學固體力學專業博士學位。

新理論突破工程結構學傳統難題

在北大讀完博士以後,王泉開始了自己十幾年在海外任教以及科研的生涯。“1999年,到新加坡國立大學任職,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點。那幾年,在科研上,我與國際上高水平的專家開展了合作,讓我的學術能力得到了極大的鍛鍊和提升,同時正式開啟了我的教師生涯,兩年半時間內,我就拿到了該校的副教授和永久職位。”後來,王泉受聘來到了美國,在中佛羅里達大學任教,後又赴加拿大曼尼託巴大學擔任國家研究講座教授。

多年來,王泉一直致力於工程結構學研究,並在這一領域的多個方向提出了最新的理論和方法。他提出了一種通過小波變換,來檢測工程結構裂縫和分層的新技術,這項技術實現了對工程微小裂縫和分層的高效探測,並開發了一種用智能材料修復受損工程結構的新方法。該方法消除了裂紋,削弱了分層尖端的應力強度,提高了結構的穩定性。該技術可應用於航天航空結構等,進行更準確的檢測和修復。這種新方法得到了國際上的肯定,奠定了他在學術界的地位。

此外,他還用多尺度的方法,對納米材料進行研究,解決了現有納米材料中的某些缺陷,進一步完善了納米材料的性能。近年來,他還致力於海洋能源、風能等綠色能源的轉化利用研究等。

2015年,在加拿大曼尼託巴大學任職的王泉,由於其在世界結構工程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和貢獻,被授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2016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2018年當選歐洲科學和藝術院院士,躋身世界一流科學家行列。

做有興趣的事,是科研的最大動力

如今,王泉在南方科技大學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任講席教授,同時兼任該校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對於教育,王泉有自己的思考。

“國內教育強調基礎理論的深度培養,比較注重知識儲備,因此學生知識功底確實比較紮實。國外教育則更注重與實踐的聯繫,注重創造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科研的很多出發點往往來源於日常生活和實際問題,因此科研的針對性更強。”對於這兩者,王泉認為互有優劣,“我覺得最好的狀態,就是相互融合,取長補短。這也是我現在在南科大想做的。”

王泉最深刻的體會,莫過於“興趣”和“堅持”對於學習和工作邁向成功的重要性。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堅持是到達的路徑。其實,我讀書科研最大的動力就是興趣。從小喜歡自然科學,讀大學時找到了自己科研的興趣點——工程力學。做有興趣的事,讓我有很大的動力和衝勁,鑽研和探索其中,是很有意思的,於是不斷堅持深入地去了解和追尋,最終獲得了一些成果。

他告訴記者,自己也走過一些彎路,比如剛到美國工作時,當時計算機專業非常熱門,他也曾想轉變專業試試看,但最終發現並非所長,也不是興趣所在,所幸及時調整,還是做回了自己最愛做的事。“自己所學的,所從事的,如果不是自己所真正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或許憑藉努力一時能獲得好成績,但很難為了這件事堅持數年、數十年,也很難實現最好的結果。”

現在,他也會經常和自己的學生們說,一定要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方向,然後持之以恆,不斷探索,這樣才能在某個領域有持續的發展。

回國深耕教育改革“試驗田”

多年來,王泉一直關注國內科技界的發展。在這十幾年裡,他與國內工程力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多有合作,對於國內相關領域發展十分熟悉,對近年來國內對科研和教育的重視很有觸動。

2017年5月,王泉與南科大校長陳十一相見,王泉被陳校長對學生真誠的熱愛、對中國教育的真知灼見和對人才的重視所感動,很快作出了回國的決定。“中國目前已進入科技發展創新的加速期,科研成果的數量和‘含金量’都不輸於很多歐美髮達國家。在這樣的時代節點上,我其實一直都渴望回來為自己的祖國做一些事情。”

王泉來到深圳,投入到年輕的南科大的建設中。

南科大是一個高起點、有特色的學校,有全世界最好的科研硬件配置以及先進的制度設計,能為科學研究出成果提供重要的支撐,它更吸引我的是獨樹一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這是一個教育改革的試驗田,非常有挑戰性,很有意義,和我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王泉說,他很享受目前的忙碌狀態,“每天早上,當我騎著單車穿過校園來到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我都覺得愉快而充滿動力。校園很美,學生很有朝氣,富有挑戰的工作帶給我很大的樂趣。”

寄語深圳

深圳是創造了中國改革開放奇蹟的地方,在這片土地上,有夢想的精神,有創新的基因,既是創業的熱土,也是宜居的城市。在這裡,有當今中國最先進的科技企業,有最成熟的產業轉化機制,如今高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為這裡的改革創新提供持續動力。

往期報道

“近40年只做了一件事:計算數學” ——媒體專訪中科院院士、南科大副校長湯濤教授

媒體聚焦 | 俞大鵬院士:對科研始終保持一顆童心

俯下身沉下心,傾聽大地的聲音——媒體專訪南科大陳曉非院士

媒體報道丨劉科院士:讓中國天更藍水更清,是我後半生的夙願

--- 南方科技大學 ---

新媒體中心

文字來源 | 《深圳特區報》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