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郵票發行經歷三個高峯時期

縱觀半個多世紀以來新中國郵票發行的軌跡,可以看出,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郵票藝術出現了三個高峰時期。

第一個高峰期在新中國成立後至1964年,表現在:郵票突出反映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文化,隆重反映新中國開國大典和經濟建設成就。首次以系列郵票形式,連續發行5組共20枚《偉大的祖國》郵票,一、三組內容為“文化瑰寶”“敦煌壁畫”,第二組表現了水利、鐵路、石油工業、農場建設成就,第四組為“古代發明”,第1圖為戰國時期的“司南”。這是一種利用磁石特性而製成的一種指示方向的儀器。

新中國郵票發行經歷三個高峰時期

特5-偉大的祖國

第2圖為東漢的“地動儀”,東漢科學家張衡是於公元132年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觀測和記錄地震的儀器,稱為“侯風地動儀”,既能測出地震,又能測出其方向,開創了人類使用儀器觀測地震的新紀元。

新中國郵票發行經歷三個高峰時期

敦煌壁畫-飛天

第3圖為晉代的“記裡鼓車”。充分體現了2000年前我國機械工程技術的高超水平。第4圖為明代的“洋儀”,這是觀測天體球面座標的儀器。4枚郵票生動形象地反映了中國是世界文明發達最早的國家之一,幾千年來,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科學文化,這些發現對世界文明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新中國郵票發行經歷三個高峰時期

敦煌壁畫-供養人

第五組為“古代文物”,有新石器實地的彩陶,商代樂器“石罄”,西周青銅器和戰國漆器。還有中國古代科學家張衡、祖沖之、僧一行、李時珍。

新中國郵票發行經歷三個高峰時期

彩陶罐-新石器時代

為了永志新中國開國盛世,也連續發行了5組郵票。圖案有國輝、首都北京(天安門)、國旗、領袖和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

新中國初期的經濟建設成就在郵票上得到了充分展現:《經濟建設》全套郵票8枚,重點反映了鋼鐵、煤炭、重型機械、發電、鐵路、海港、紡織和地質勘探等領域的新成就。《努力完成第一個五年建設計劃》全套18枚郵票,全面反映了我國經濟建設的新氣象、新成就。同期還專門發行郵票反映《無縫鋼管廠及大型軋鋼廠》、《新建二十二萬伏超高壓送電線管》、《康藏、青藏公路》、《治理黃河》、《我國第一個原子反應堆和迴旋加速器》等等,首都新建的幾大建築也出現在郵票上,有北京天文館、北京電報大樓、中央自然博物館、首都機場、民族文化館、人民大會堂、北京鐵路車站、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紀念碑等等。看了這些郵票,令人無比興奮和激動。為新中國的建設成就而驕傲。

新中國郵票發行經歷三個高峰時期

淮河水閘

第二個郵票高潮,是1977年至1982年期間,科學的春天迎來了郵票的春天,郵票發行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曲折後,又出現了新的面貌,突出表現在發行了一系列的小型張、小全張,成為新中國又一時期的珍品,包括《全國科學大全》小全張,《奔馬》小型張,工藝美術《飛天》小型張,《公路拱橋》、《長城》、《山茶花》小型張,《齊白石作品選》、《荷花》及生肖“猴”票,都是集郵愛好者者追逐的珍品,升值都很多。

新中國郵票發行經歷三個高峰時期

《全國科學大會》小全張

第三個郵票高峰,出現在新世紀之後,主要表現為郵票印製採用了前所未有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並融入高科技,使郵票體現了創新性、高潮的工藝達到了獨特的藝術效果。2003年發行的《毛澤東同志誕生110週年》郵票為膠雕套印,這套郵票與我國以前發行的雕刻版郵票有許多不同之處。四色膠印、三色雕刻多色套印,人物層次、景物細部等多是以雕刻版作為主要表現手段,三色雕刻是通過同一塊印版壓印到紙張上面,人物傳神,層次豐富,令人賞心悅目。

新中國郵票發行經歷三個高峰時期

《清明上河圖》小版張

2004年10月18日發行的《清明上河圖》經過了10多次試印探索,直到2003年我國引進成功國際先進生產的四膠一雕法“格貝爾”印刷機,用特製的防偽膠雕紙,防偽特種油墨,高科技雕刻版結合新理念的結晶,再現了原畫的神韻風貌,這在我國郵票中是前所未有的。

從以上新中國郵票及其三個高峰時期的代表作可以看出,與以往中國郵票相比,面貌為之一新。新中國各個時期、各個領域的新氣象,新成就在郵票上得到充分的反映,設計印製精美,郵票的功能已超出郵資憑證的範圍,而成為形象的教材,歷史進程的記錄,中外交往的友好使者,人們樂於收藏的小型藝術品和珍貴文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