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就一手好文笔,这里有具体的方法论

如何练就一手好文笔,这里有具体的方法论

练就一手好文笔

上周我们“007不写就出局”55班社群举办了一次写作分享会,我分享的其中一个主题是“如何提高我们的文笔”,具体内容如下。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觉得该文章文笔好,写得漂亮,是对该文章整体的感觉。我们可以拆解分析一下:整篇文章从局部到整体,可以分为词语、句子、段落。

首先,我们说说词语

一篇好文章用词得合理、准确。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1、提高词汇量

具体的方法就是多翻阅各种词典——新华词典、同义词词典、成语词典等。然后试着一句话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么不断练习一段时间,我们的词汇量和遣词造句的能力会大大提高,为我们的好文笔打下坚实的基础。

2、琢磨经典名著里的词语搭配,试着去用到我们自己的文章里

我们来看一下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里的一句:“那雪下得正紧。”这个“紧”字一下把小说中的氛围烘托出来了,不仅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而且还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这就使得读者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

这种精妙的用词,完全可以用到我们的文章里。

其次,我们来说说句子

好文章里的句子一定是具有美感的,美的句子有三个特点:

1、节奏感

有节奏感的句子通常都是短句。我们可以看一下武侠小说家古龙的作品,通篇基本都是短句,他的小说就给人以很强的节奏感。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尽量用短句,少用长句,尤其不要用外国小说翻译过来的那种长长的从句。

2、韵律感

咱们中国汉语最讲究韵律感。所谓韵律,就是前一句和后一句的字数一样,而且呢,最后一个字,韵母是一样的,这种句子读起来非常有美感。我们看古人的诗词歌赋,无一不是具有很强韵律感,谱上曲子都能唱。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想要提高我们文章的韵律感,那就去多读古代诗词。读多了,下笔自然有韵律。

3、画面感

有画面感的句子,具备这么三个特征:

第一,多用名词、动词,少用形容词

我们来看一段当代作家余华的作品《活着》的片段:

二喜听了我的话,把凤霞背在身后,我们三个人往家走。那时候天黑了,街上全是雪,人都见不到,西北风呼呼吹来,雪花打在我们脸上,像是沙子一样。二喜哭得声音都哑了,走一段他说:“爹,我走不动了。”我让他把凤霞给我,他不肯,又走了几步他蹲了下去,说:“爹,我腰疼得不行了。”那是哭的,把腰哭疼了。回到了家里,二喜把凤霞放在床上,自己坐在床沿上盯着凤霞看,二喜的身体都缩成一团了。

上面的片段描写的是主人公“我”的女儿凤霞难产而死,“我”的女婿二喜悲痛欲绝的场景。作者没用什么形容词来形容二喜有多么难过,几乎全是名词动词,画面感顿出,当时我看这一段的时候,眼泪都快出来了。

第二,注重细节描写

我们还是看余华《活着》的片段:

早上几年的时候,家珍还是一个女学生。那时候城里有夜校了,家珍穿着月白色的旗袍,提着一盏小煤油灯,和几个女伴去上学。我是在拐弯处看到她,她一扭一扭地走过来,高跟鞋敲在石板路上,滴滴答答像是在下雨。

上面的片段运用服饰和环境的细节描写,家珍女学生的形象一下跃然纸上。

第三,多用比喻修辞

说到运用比喻修辞,不能不提到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围城》。我个人认为《围城》情节其实很平淡,但是大量比喻修辞的运用,使之闪闪发光。

我们来看其中的一句,“诗人听了,欢乐的圆如太极的肥脸上泛出黄油,曹元朗脸上一圈圈的笑痕像投了石子的水面。”

这比喻太形象了!仿佛真的有一张肥脸和一张笑脸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让人忍俊不禁。

最后,我们来说说段落

现在,多数人的阅读都是用手机,我们知道手机的屏幕比较小,如果密密麻麻的文字扑面而来,会让读者有压迫感。因此,我们的文章就要多分段,段与段之间甚至可以空两行,或者加一些小标题,这样会让读者感到层次分明。

还有,就是段落与段落之间一定要理清楚前后的意思,逻辑上一定要连贯,切忌不可前后矛盾,要前后照应。

我曾经读过何帆老师的专栏,里面提到了他写作的三招是关于段落逻辑的,分享给大家:

1、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必须是这一段的中心思想。

2、每一个自然段的后面几句话,必须要有逻辑关系,不管是递进关系,并列关系,还是对比关系,总之一定要有逻辑关系。

3、上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和下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之间一定要有逻辑关系,不管是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还是对比关系,总之一定要有逻辑关系。

想要提高我们的文笔,除了多写多练,还要大量的阅读。

这里,我推荐几个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文笔非常好的作家,我们可以多读读他们的作品,对我们提高文笔水平有很大帮助:张爱玲、汪曾祺、鲁迅、林语堂、梁实秋、老舍、沈从文、王小波、金庸、古龙、余华。

如果是为了提高文笔而阅读的话,建议就不要读国外作家的作品了。因为国外文学作品,我们多数朋友看的都是译作,译作属于二次创作,已经看不出来这个作家的文笔怎么样了,只能读到他们反映出来的思想。

总之,练就一手好文笔,是有具体方法论的,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大量的读写练习,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好写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