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竟然是不存在的

我们生活在四维的世界中,长、宽、高是三维空间,时间是第四维。简言之,我们生活在四维的空间和时间中。

物理学上的“时间”

物理学上说,时间和空间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你买了一辆汽车,当你把车停在车库里,它只是在穿越时间,从晚上8点停到了早上7点。

早上汽车启动,汽车的运动会让你的时间变慢。运动的速度越高,时间就会越慢。比如你的车速是60迈,你的时间也就是你的手表就比不动的人的手表走的慢;如果你的车速增加到160迈,那么你的表就比你60迈时再慢;当你的速度达到光速时,时间就会停止;

当然,人类在地球上移动的速度再快,比如民航客机,时速最快也就1100迈,这点速度对时间的影响太小了,我们根本感觉不出来。不管我们再怎么飙车也感觉不到时间变慢,虽然它确实是变慢了。

这个理论可以变相的这样理解:时间和空间共同组成了一个恒定的能量,调整其中一个就会影响另一个,因为它的总能量不变。现实中调整空间是最常见的(也就是移动),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移动会导致时间变慢”。打个比方,时间分值是50分,空间也是50分,它俩合计100分。如果时间增加了10分,那么空间必然要减少10分,反之亦然。

再打个比方,你只有一桶水,如果倒在一道水槽中,它的水流是那样的;如果要倒进2道水槽,就会分流,水流势必减慢。回到车辆移动的例子:当车辆静止时,就相当于把水只倒进了时间这道水槽;当车辆移动速度是光速时,就相当于把水只倒进了空间这道水槽;当车辆运动起来了但没到光速时,就相当于把水同时倒进2道水槽。

从物理学上看,时间是个客观存在。但是时间真的是个客观存在吗?

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当我们说时间时,用年,月,天,时,分,秒,微秒等单位来衡量。

01

时间单位的本质是什么?

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为一年;

月--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圈为一月;

天--地球自转一圈为一天;

时--古埃及人把一天24等分为一小时;

分--古巴比伦人把一小时60等分为一分钟;

由此可见时间的衡量都是以天体运动来定义的

为什么用天体呢?

可能古人发现世间永恒不变的是天体的运动间歇,所以用这些运动间歇来表示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后来被命名为时间。

02

时间与人类何干?

人类怎么感应时间?

最直观的就是太阳东升西落,按理说这是太阳的事,它走它的,与我何干?!

但是人们发现在太阳一次次的起落中有个东西变了:人从小长大,春花从放到谢,世间万物竟然在太阳的起落中发生了质变。

质变是如何发生的?

发生质变的原因和时间本无关,这是事物的代谢发生变化而已。人体吸收能量从婴儿到少年,到青年到老年再到死亡。有人30而亡,有人50而亡,有人百岁而亡,他们唯一的相同就是代谢停止,而时间是不同的。春花秋树,世间万物皆是如此。

“内在代谢” 和 “外在模样”

事物从生到死的过程,也就是代谢从生到灭的过程。代谢是内在运行的逻辑,同时外在也呈现了不同的模样:

比如人类的婴儿,幼儿,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模样;

百花的花苞,花朵,花谢等;

树木的嫩叶,绿叶,黄叶,落叶等;

内在的代谢不容易观察到,但外在的模样很容易看到,人类就用外在的模样定义了不同的代谢周期。黄叶凋零就是秋天,天寒寒地冻就是冬天。

“外在模样”和“太阳的运行”的关系?

更巧的是,外在模样的变化和太阳东升西落的次数相关。比如,小孩子出生了,在他出生的365个太阳起落也就是1岁内是一个模样,在3600个太阳起落也就是10岁内是另一个模样。这些模样是不同的,古人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了规律,也就是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太阳起落次数下外在模样都差不多,这就是规律。中国古人根据二十四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也是先观察农作物的生命周期,发现和太阳的运行有关,最后总结出二十四节气。

描述这些规律的方式有哪些?

最直观的,我们可以说1岁内孩子多高,多重,有多大力气等等。但是因为人类的表现都差不多,所以用天体运动的间歇表达更方便。当我说我儿子1岁了,你就知道他应该是个什么模样,我不必给你具体描述他的外在细节,同样你也不会问他的数学成绩如何这样的问题。

时间不过是个中介词语,为了表述方便而已

天体的运动和我们本来无关,我们表述一切事物都可以不用时间。我们可以直接描述外在形象或者内在代谢,但是这不是最高效的方法,因为有规律,所以用时间表达反而更高效。

这就是时间,你可以认为时间是存在的,也可以认为时间是不存在的。不过现在看来认为时间存在比较符合大家的使用规范,比较利于对比和合作。

物理学上的时间该如何理解?

物理学上的时间和空间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它的本质和上面一样。因为几千年来人类使用时间的既定习惯,即用时间描述事物的外貌和代谢。物理学上说运动的物体时间变慢,这里的时间也是个中介词语,本质是人的代谢变慢。《星际穿越》中,男主人公到结尾时依然身强体壮,他的女儿却是老态龙钟;如果只是从时间上说,他的时间并没有减少,他依然比他女儿大几十岁。

时间,竟然是不存在的

这个电影还有一个情节,就是主人公可以在多维空间中随意的穿越时间,他可以随意的跳到女儿小的时候,然后又跳到女儿大一点的时候。就连女博士都说,时间在那里就像一个固定的存在,就像一座小山,人可以随意的从山底到山顶,再到山底。

时间,竟然是不存在的

那么人会死吗,当然,他的死是因为身体代谢而亡,和时间已经无关。

我们用天体运动来描述时间,我们用时间来描述自己。我们根本控制不了时间。

谁能左右天体的运动?

NO ONE!

我该如何与时间相处

时间对于我们就像一个画布,一个无边无际又不断延伸的画布。我不能左右画布的铺开,也不能让它褶皱,让它弯曲,我对它根本没有任何操作的可能。它就是自顾自的向前铺开、铺开、再铺开。

我们能控制的只有“在这个画布上如何作画,也就是我如何使用我的画笔”,这个画笔就是我们的注意力。比如10-12点在看电影,就是我把注意力放在电影上,这只画笔就是电影。13-14点在写文章,我的注意力在文章上,这只画笔就是文章。

时间,竟然是不存在的

所以不能想着“怎么控制时间”,应该是“怎么使用注意力”。当我把一天的注意力安排好后,我这一天的时间也就安排好了。人生的关键在于如何安排注意力。

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就是关注和意念的力量,整体看就是大脑思考的力量。但是大脑是包在人脑袋里的,不能直接接触外界,接触的渠道只有五官。

注意力就是:

你的五官到底关注了什么?

从这些关注中吸收了什么?

这些吸收给了大脑什么样的反馈?

然后大脑怎么组合这些反馈?

大脑思考后怎么指导身体行动?

所有的源头是你的五官关注了什么。

五官关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泛泛的关注,比如突然看到前面一堆人叽叽咋咋,就凑上去看咋回事;一种是针对性的关注,就是有目的的,有方向的去关注,比如盯梢。

那么如何才能最高效的利用注意力?

看到未来!

让大脑怀着未来的视角去指导我们的五官有针对性的去关注。

那么怎么获得未来视角?

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