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黃帝陵

黃帝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曆史文明的開創者,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景仰和愛戴的人文始祖,姓公孫,名軒轅,號有熊,出生於陝北黃土高原,因土為黃色而被尊稱為黃帝。

千古黃帝陵

早在五千年以前,黃帝率領遠古部落先民,以聰穎的智慧、超凡的創造力和堅忍不拔的精神,在黃河流域進行了具有改造自然和改造人類雙重意義的偉大實踐,最終統一了黃河流域和中原各部族;並播百穀草木,創造文字,始製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奠定了華夏文明的基礎。因此,黃帝被尊崇為中華民族的始祖,成為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象徵和標誌。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以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著稱於世,而黃河流域正是撫育五千年文明歷史的搖籃,在這裡書寫五千年文明巨章第一頁的偉人,就是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

軒轅黃帝畢生致力於傳播文明、消除暴亂、締造華夏的偉大事業,他為中華文化的創立的傑出貢獻與日月同輝、與山河共存。軒轅黃帝,又是一座民族統一的豐碑,在這巨大凝聚力的作用下,最終形成了以漢族為主體,各少數民族緊密團結,融為一體,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憑藉炎黃子孫這個親切自豪的稱謂,就可以找到自己的同胞,就會蕩起民族情感奔騰不息的波濤,就可以築成民族團結,堅不可摧的精神長城。

千古黃帝陵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1 公里的橋山之巔,是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墓葬第一號,號稱“天下第一陵”。 官方祭祀軒轅黃帝的活動自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了,特別是秦漢以後,黃陵已成為官方祭祀的場所,2004年起,清明節公祭黃帝陵活動升格為國家祭祀大典。自1997年以來,黃帝陵已先後榮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 “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是中國著名的祭祀文化之鄉,黃帝陵祭典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陵 區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崩,葬橋山 。”《索引》雲:“橋山在上郡陽周縣,山有黃帝冢也。”這是關於黃帝陵的最早、最權威的記載。漢代以後,大量的史蹟文獻表明:軒轅黃帝的陵寢就在今天的陝西黃陵橋山並因此而長期被稱為“橋陵”,清代畢沅題碑“古軒轅黃帝橋陵”曾立於陵前。1942年,陝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考慮到黃帝陵的崇高地位,同時,為了與陝西蒲城豐山唐睿宗橋陵相區別,遂改橋陵為黃帝陵。這年冬天,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題寫“黃帝陵”三個大字,被鐫刻成碑,置於黃帝陵墓前,自此,黃帝陵之名沿用至今,黃帝陵所在的中部縣也改名為黃陵縣。

橋山古柏

橋山古柏覆蓋面積為81.9公頃,共有柏數八萬三千餘株,其中樹齡超過一千年的古柏有三萬多株,是全國最大的古柏群。橋山古柏數量大、樹齡長、品種多,是黃帝陵無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使整個橋山裝扮的蒼翠肅穆、秀麗幽靜。遠眺橋山,鬱鬱蔥蔥,一片沉沉的青黛色;置身於此,柏香四溢,滿目青翠,更使人油然而生一種虔誠、莊嚴的情懷。橋山古柏在歷朝歷代都得到了官方和民間的重點保護。據文獻記載,北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宋仁宗趙禎下旨命坊州地方官員,發動黎民百姓在橋山種植柏數,當年就種了1413棵,同時抽調三戶人家,免除一切賦稅,專職在橋山植樹護林。建國以後,橋山古柏的安全生長更是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海內外炎黃子孫的熱切關注,愛護文物、保護古柏已成為全社會的普遍共識,黃陵的守陵兒女更是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極大的心血。

千古黃帝陵

中華世紀柏•泰山五彩石

“中華世紀柏”位於黃帝陵登陵神道東側,栽植於庚辰年二月初二(公元2000年3月7日) 。據說農曆二月初二是黃帝的誕辰日。“中華世紀柏”,聚祖國各地山川泥土載植,拘黃河、長江之水澆灌,表達了炎黃子孫對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仰慕緬懷和對新世紀的祈福,是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象徵。在“中華世紀柏”旁,矗立著重達15噸的泰山五彩石,由法蘭西藝術院院士陳瑞獻先生撰文書寫的《庚辰黃帝聖誕志》被鐫刻其上。泰山五彩石,喻意我神州社稷穩如泰山,中華兒女興邦治世的責任重於泰山。

陵道·神道

神道和陵道是通往陵園的登陵道,為整修黃帝陵一期工程項目,自1996年4月起開始正式使用。總長455米,寬5米,其中陵道長260米,神道長195米,全用花崗岩條石鋪成。整個登陵道路採用形斷意連、曲直相間的手法構建,共277個石階。沿登陵道拾級而上,兩側翠柏參天,柏香幽幽,令人心曠神怡。

下馬石

位於距黃帝陵約200米的神道與陵道緩衝平臺旁,立於明代嘉靖年間,石碑上刻 “文武官員至此下馬”八個大字,俗稱“下馬石”。據說,早在元代泰定帝時期這裡就立有石碑,亦稱下馬石。古代,中國的禮儀制度是相當嚴格的,衣食住行等都有明確的等級規定。古代達官顯貴出門行路騎馬坐轎也都有一定的規制。但是,凡是來黃帝陵祭拜始祖的人,無論地位如何顯赫殊要,來到這裡都必須下馬落轎,整理衣冠,製備祭品,平靜心情,畢恭畢敬地緩步走到陵前。現代人雖不騎馬坐轎,多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園,仍要恭敬肅然,乘車上山者,更須在此下車,以示敬意。

千古黃帝陵

黃帝陵園

黃帝陵園位於古柏掩映的橋山之巔,南北約210米,東西約72米,四周順依山勢,修有青磚圍牆,高1.6米,塗以紅色,象徵至尊至偉。園內古樹蒼蒼,清煙嫋嫋,莊嚴肅穆,氣勢蔚然。陵園共有一進一出兩個大門,門兩側為仿製的漢代石闕。東門為陵園入口,稱欞星門。

漢武仙台

一進入陵園大門,一座巨大的土丘凸顯眼前,首次前來謁陵的人十有八九誤以為這就是黃帝陵冢。此臺建於西漢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高24米,上圍2.5米,下圍120米,臺旁立一石碑,上刻“漢武仙台”四字,為明代嘉靖七年閏七月所立,落款為“滇南唐琦書”。《史記•孝武本紀》記載:漢武帝劉徹“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漢武帝劉徹率領18萬大軍,巡視北方漢匈邊界,威懾匈奴,凱旋以後,為了祭告祖先,誇耀自己的武功,便於歸途路經黃帝陵時,駐兵祭祀。同時,為了能使自己如同傳說中所說的黃帝一樣乘龍昇天,羽化成仙,命令士兵連夜築起了這座祈仙臺,後人因此又稱此臺為“漢武祈仙臺”。當然,漢武帝並未如其所願羽化成仙,但卻留下了十八萬大軍祭黃陵這段歷史佳話和歷史遺蹟漢武仙台。仙台正對陵冢,與之相距45米,恰如一面屏風掩襯著黃帝陵墓。

千古黃帝陵

黃帝陵冢

黃帝陵冢位於橋山山頂正中,坐北面南,為扁球狀土冢,直徑為16米,高3.6米,周長48米,面積約200平方米。陵前立有一塊碑石,上書“橋山龍馭”四字,意為黃帝乘龍昇天之處。落款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滇南唐琦書”。出於對黃帝的無比崇敬和愛戴,人們不願直言黃帝的去世,希望黃帝的精神永遠留在後世子孫的血脈中,於是便有了黃帝乘龍昇天的動人故事。

千古黃帝陵

千古黃帝陵

根據史料記載,黃帝陵最晚在秦代以前就建有祭亭。現在的祭亭建於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1959年,陝西省政府撥款重新整修黃帝陵祭亭,其規模形制延續至今。祭亭寬10米,深6.15米,為明清歇山頂建築,紅柱灰瓦、飛簷起翹。該亭由八根柱子支撐,上部四角捲起,繫有風鈴,微風吹過悅耳動聽。亭內正中有一石碑,碑高4.3米,寬1.2米,上刻“黃帝陵”三個大字,是郭沫若先生於1958年5月受毛澤東同志委託敬寫的。此處石碑文字曾有多次更改,現可考證,清代時為“古軒轅黃帝橋陵”,由陝西省巡撫畢沅所題,民國時期改為蔣中正先生所題的“黃帝陵”,現碑立於1959年。亭柱上有兩副楹聯,一為:“奠華夏宏大業績始祖恩德澤萬世,樹炎黃浩然正氣民族精神炳千秋”,一為:“中華國脈承龍脈,黃帝英魂壯民魂”。

龍馭閣

龍馭閣,2002年建,位於陵園最北端,是聳立橋山之巔的標誌性建築。建築形式取材於漢代閣樓,造型具有仿木構築特徵。閣共五層,高20米,建築面積160平方米,內置樓梯,可供數十人同時攀登,極目眺望橋山勝景和黃陵縣城全景。因位置優越,也兼有防火了望的作用。

千古黃帝陵

龍角柏

聳立於陵冢正北的盤龍崗,左右各一株。樹身上下,幾無片葉,樹幹盤旋而上,直入雲霄,形如獸角,又因位置恰在陵冢背後兩側,故被稱作龍角柏。

千古黃帝陵

廟前區

廟前區由入口廣場、軒轅橋、印池、龍尾道、廟前廣場等空間組成。

入口廣場

入口廣場寬130米,進深70米,總面積9100平方米,為不對稱橢圓造型,地面由5000餘塊直徑為60釐米至80釐米的秦嶺天然河卵石鋪砌而成,象徵著先民草創文明的艱辛和中華民族自黃帝以來五千年悠久燦爛的文明史。中央甬道取形八卦符號,布陳“五行石”。廣場東側是由北斗星造型的七塊原石綴成,西側有四塊座石,構成“二十八宿”。遠遠眺望,整個廣場宛如一條栩栩如生的魚龍,充分體現了中國古老傳統文化的底蘊。

印池

印池也叫龍池,是利用沮河古道改建而成的,佔地300畝,蓄水46萬立方米。湖岸四周,碎石鋪路,綠樹成蔭,花草芬芳。滿山的古柏映入平靜清澈的池中,與藍天白雲交相輝映,給黃帝陵恢弘壯觀的氣勢平添了幾分典雅秀麗。

千古黃帝陵

軒轅橋

橫跨印池的軒轅橋為全花崗岩石材建造的仿古灞河橋的墩梁橋,全長66米,寬8.5米,高6.15米。全橋共八跨,跨度為6米。橋面由121根石樑鋪就,每根石樑的長度為5.71米,重近十噸。橋的南北有四塊橋墩石,橋南左右兩塊分別雕刻日月圖案,橋北左右兩塊分別雕刻天地圖案,兩邊橋頭各有望柱一對。石橋外形粗獷古樸,堪稱近代全石第一橋。

橋北廣場

軒轅橋北端的橋頭平臺為橋北廣場,佔地1548平方米,地面為花崗石鋪築,東西兩側聳立4.8米高望柱一對,襯托出雄偉壯觀的氣勢。

龍尾道

龍尾道亦用花崗岩鋪設,共有九十五級臺階,象徵黃帝“九五至尊”的崇高地位。

廟前廣場

沿著龍尾道拾級而上便是廟前廣場,總面積2800平方米。廣場兩邊是對稱的闕門,左右端然而立,古樸典雅,莊重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