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插秧哲理 叫“退步原来是向前”

有一种插秧哲理 叫“退步原来是向前”

6月28日凌晨6点,应几位盟员(中国民主同盟)的邀约,去衡阳市农科所水稻基地体验了一次插秧。实话实说,“洗脚”进城二十余年,再未干过这种农活。好在父亲生前是一位种田的好把式,此类农事“技术”他没有少教我,我也没有少做。按照父亲的观点,再遇上世纪1960年代的饥荒年景,如果熟悉这些农事“技术”也不至于挨饿。我当然是遂他所愿,种田种菜基本上样样全能。

如今,二十多年后再来干这活也是满心的欢喜。尽管清早也烈日当头,天气炎热,但仍然阻挡不了我那份亲身体验一把的热情。挽起裤管,打着赤脚来到田边,水田像一面镜子,照应着蓝天,照应着白云,照应着绿树,展现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风情。我毫不犹豫下到水田里,拿上一把秧苗,与当地村民一道插起田来,原本空荡荡的稻田里不一会便“长”起了一排排的秧苗。

有一种插秧哲理 叫“退步原来是向前”

干过农活的人都知道,插秧其实是“技术活”,插秧的新手,很难掌握好脚步,所插之秧疏密不匀、歪歪扭扭还是小事,若是用力不够、半插半浮,秧苗的成活率就会大打折扣。“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中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就是插秧真实状况的写照。对于一般没有种过田插过秧的人,不能了解“退步插秧”的道理,每个人走路都是向前的,哪有后退走路的呢?但是种过田、插过秧或看过农民种田插秧的人都知道,插秧的时候,是弯着腰,一步步后退地插下每一株绿油油的秧苗。

有一种插秧哲理 叫“退步原来是向前”

同样,“倒退插秧”告诉我们谦退的人生哲理。做人有时后就象这插田,看似在退步,实则取得了进展。一般人总以为人生向前走,才是进步才是风光的,而插秧哲理却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贵。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冲,有的时候若能退一步思量,往往能有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比如“以退为进”的王石。王石曾经对媒体披露说:“1988年万科股份化改造, 40%归个人,60%归政府,明确资产的当天我放弃了自己拥有的股权,一直到今天我在万科拥有极少的股份。”所谓有舍必有得。王石因主动之退赢得了业界的尊重。1988年退股份之后,王石又于1999年将总经理之位交由郁亮,并于2014年,正式完成了以王石为核心的万科第一代管理层向以郁亮为核心的第二代万科管理层的过渡。可以说,正是王石放弃了老板身份,才有了万科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团队作战;万科也才有了两大成功故事:一是年销售额达2600亿元的商业成功;二是王石高于一般企业家的公共形象,打造了拥有4万名优秀地产职业经理人的行业巨轮。

有一种插秧哲理 叫“退步原来是向前”

愚以为,“退步原来是向前”的插秧哲理对做企业是非常管用的。企业家的战略和理想可以远大,但行动却要立足于当下。把每一阶段的小目标做好了,稳扎稳打地一步步前行,企业的大目标就终会实现。(企业家日报湖南首席记者/李凤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