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确权时,依据什么进行?迁入城市后还能保留土地吗?

2018年是土地改革最为重要的一年,在今年内,土地改革中的确权登记工作将会全面结束,而土地确权登记的结束也标志着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迈入到一个新的时代。日前有网友问土地确权的依据到底是什么?如果迁入城市后,还能不能保留土地呢?

土地确权时,依据什么进行?迁入城市后还能保留土地吗?

土地作为农民的命根子,在确权时会根据哪些依据进行确权呢?

①土地详查形成的土地权属协议书、认定书、人民政府下达的土地权属争议处理决定;

②城镇地籍调查资料;

③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用地的批准文件;

④土地出让合同;

⑤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资料;

⑥人民政府颁发的房产证明;

⑦新中国成立之后双方签订的土地、山林等权属或界线的协议;

⑧危改、安居计划的联建房合同和公证书;

⑨法院判决:使用土地的事实情况,是占有还是侵占,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等。

土地确权时,依据什么进行?迁入城市后还能保留土地吗?

就目前这个节点来说,只要你的土地在确权后仍然处于耕种状态,没有出现弃耕撂荒的耕地浪费现象,应该是能够得以保留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新修订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中有明确表示农民进城落户是否要交出承包地应当根据农民自身的意愿来定,不可强行收回农户土地。

②土地确权的目的之一就在于给予农民保障,让想要进城的农民没有后顾之忧,不用担心土地被收回。而且当地才完成土地确权,短时间内也不会随意收回或调整村里的土地。

③如果仅是个人户口迁到了省会城市,并不会影响你们家的土地增减。

④农村土地管理“半自治”状态明显,通常只要没有人举报,发包方也很少会收回土地。

土地确权时,依据什么进行?迁入城市后还能保留土地吗?

未来农村土地将会出现三大变化!

①闲置土地资源整合

②提升土地保护力度

③提升耕地质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