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画事君说

浅 显 有 趣 的 深 度 艺 术 美 学 干 货


尝试这只属于白话的美丽

今天我们提起胡适的白话诗,最先想起的一首,怕就是那首已经被谱成曲子,还被各种传唱的《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

急坏种花人,苞也无一个。

这首诗被谱成曲传唱,其实不是在民国,而是在1979年,由陈贤德,张弼作曲,台湾歌手银霞所演唱,并且获得了当年香港龙虎榜的榜首。

胡适在1910年代写下的诗,1979年仍能满街传唱,可见他的语言比诗人超前了不止半个世纪。

迄今,我们仍然能从《尝试集》中发现这些优美而易于记忆的句子。

比如这句:

雪色满空山,抬头忽见你。

我不知何故,心里很欢喜。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我感觉时至今日,这几句话都可以印在T恤上穿。

再比如:

重山叠嶂,都似一重重奔涛东向!

山脚下几个村乡,一百年来多少兴亡,

不堪回想!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你不可能说看不懂,但你也能感到历史的沉重。

胡适用白话文写起情诗来也是一把好手:

这十年来换了几朝帝王,

看了多少兴亡,

锈了你嫁奁中的刀剪,

改了你多少嫁衣新样,

更老了你和我人儿一双!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一段动乱时代下的恋爱,谈得荡气回肠。马上有种家国儿女可以拍电影的既视感了。

你甚至想不到胡适的很多白话文诗句,成为了流行歌曲的歌词灵感,比如下面四句,来自胡适的《梦与诗》——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虽然胡适写此诗的主旨是在于强调经验的重要性,但这样的语言,这种白话诗才有的惆怅美,也真的是太苏了呀。以至于梅艳芳的《女人花》中,都“断章取义”地用了这两句做歌词:


  • 爱过知情重
  • 醉过知酒浓
  • 花开花谢终是空
  • 缘分不停留
  • 像春风来又走
  • 女人如花花似梦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尝试集》很重要,不仅因为它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白话诗集。更宝贵的,是胡适在其中展现的自由主义思想——不带偏见、包容、尝试、改良,而这种思想,进而影响了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启蒙思想。

翻开2018年嘉德春拍这本《尝试集》第二编手稿本,我们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胡适在不断地尝试新事物,也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改良、提高。

《尝试集》第一编的很多诗,虽然名义上是新诗,但大多脱离不了旧体诗的套路,白话里有很多不白话的地方,不够彻底。

所以在第二编里,胡适尝试了更加自由的写法,在用字、文法、句子的长短形势、音节方面,更加自由释放。

比如这首《老鸦》是胡适新诗的代表作,非常具象地刻画了一只不讨喜的乌鸦形象。

下面画红圈的,就是他删掉的部分,可以看到他的选择标准——逐步去冗留精。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胡适《老鸦》

还有一些保留下来的东西,更可以看到胡适的人本主义思想。

这首《你莫忘记》,是一首精神上非常“新”的诗,封建中国强调忠君爱国,但胡适这首诗却反映了他对个人价值和爱国主义的重新思考。

胡适在手稿里面写道,他原本觉得这首诗太露骨,准备删掉,但是后来越读越觉得有价值,应该保留,所以重新修改放在第二编里。

你莫忘记:

这是我们国家的大兵,

逼死了三姨,逼死了阿馨,

逼死了你妻子,枪毙了高升!

你莫忘记:

是谁砍掉你的手指,

是谁把你老子打成了这个样子!

在国家和个人的剧烈冲突中,胡适选择了个人。他的自由主义思想,让他更尊重和爱着每一个人。

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无异于石破天惊。《尝试集》的出版刊印,将这些思想作为启蒙,更多的人接受了“人生而平等”“生命是自己的而不是国家的”,中国社会,这才开始了将近百年的现代化过程。

这些思想的源泉之一,最初就来自于这本小小的手稿。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胡适《你莫忘记》

在《尝试集》第二编里,也有一些旧诗新填,《如梦令》是其中之一,可以看到胡适涂涂抹抹了很多次。这首小词,虽然是宋代的词牌,但用的却是白话,写两个年轻人懵懂的情愫,非常俏皮可爱。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胡适《如梦令》

《关不住了》是一首英译诗,原作是美国女诗人Sara Teasdale的《Over the Roofs》。

胡适在翻译时,并没有完全忠于原诗,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在诗意、节奏、诗形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这也是他的新尝试。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胡适在《尝试集》自序里说:

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要怎么说,就怎么说。诗的内容,我不配自己下批评,但单就形式上,诗体上,看来,这也可算得进一步了。

尽管今天看来,《尝试集》的某些诗歌还不能完全脱离旧体诗的影子,某些诗歌水平并不高,我们看了也会翻个白眼说,这写的是个啥玩意?

比如这首看花。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没人看花,花还是可爱;但有我看花,花也好像更高兴了。我不看花,也不怎么;但我看花时,我也更高兴了。还是我因为见了花高兴,故觉得花也高兴呢?还是因为花见了我高兴,故我也高兴呢?——《五月.看花》胡适

这在我一个读了六年中文专业的人眼里,属于白话诗中的尝试失败之作,因为只有白话,没了诗意。虽然立意是不错的,但更像一篇白话短文。

但是,你莫忘记,从1到10很难,但更难的是,从0到1。

在看不清目标时,愿不愿意用各种方法去尝试?有失败的风险,敢不敢承担这个后果?

胡适敢。他有着很强的行动力,不在乎失败,想到就去做。他在1930年为"中国科学社"写的社歌歌词里说:

“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这是一种多么开放、积极的心态,一百年前,在贫瘠、落后、保守的中国大地上,胡适是少有的思想上的富人。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改良语言,目的是改变思想

《尝试集》本身的诗,并不都脍炙人口,也并非文学造诣水平有多高。它的更大意义,是在推广白话文这件事。

这件事非常重要。表面上是语言上的改革,其实,更深层次上,是文化思维上的改变。

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说什么样的语言,就会用那种语言去思考。

老旧的文言文,连美术、科学、逻辑这种词汇都没有,如何能够产生美育、科学、如何能够理解德先生与赛先生,如何能够进入现代化社会?

改变了思维工具,才有可能改变思维,改变了思维,才有可能改变文化。这就是为什么胡适仅仅是提倡白话,我们却尊称他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因为提倡白话,就是改变了整个文化生态的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尝试集》的出版,提倡白话文,还大大降低了文盲率,提高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速度。

从明清开始,中国书面语形成两套系统,一套是官方和精英阶层使用的文言文,而另一套是民间流行的明清小说——已经是白话文的雏形。

白话文有顽强的生命力,但一直不上台面,是胡适撕掉了这层虚伪的面子,让白话文成为书面语言。

辜鸿铭骂白话文太愚蠢太低级,而胡适回应辜鸿铭,文言文太复杂太难学。

胡适是站在更多中国人的角度,在他看来,这中国大量的文盲口头沟通并没有问题,障碍只在书面语,如果书面语像口语一样,那学习文化不就容易很多吗?

学习和读书不是精英阶层的专利,中国人都认字,国家才有可能进步起来。

100年前,胡适就已经有了这么现代的精神。

要有话说,方才说话。

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

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

是什么时代的人,就说什么时代的话。

——胡适

不再骂胡适,是社会长大了

《尝试集》的思想超前于时代,然而也因为太超前,批判、声讨、不理解的声音也有很多。胡适的学生唐德刚说,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箭垛式人物。

因为政治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内,胡适的书一本看不到,但批胡的书倒是一本一本出。而胡适对于这些骂声,一向是包容,甚至可怜这些骂他的人。

那时我们的社会,真的幼稚。

少年时,我们读鲁迅,觉得他批判揭露吃人的旧社会,犀利、深刻、过瘾,但到了中年,会发现胡适的“包容态度”、“自由主义”才是一个人正直的成熟。

于是,我们越来越看重胡适,胡适的书被重新出版,而他的墨宝也受到大家的追捧。

胡适年少成名,他很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公众关注,因此不管是写文章还是写书法,都非常认真。他的书法虽然不是专业书家水平,但是独成一格,且有学人的风骨和文气,因此不论是对联、中堂、还是信札,在拍卖市场上的热度都非常高。

2018嘉德春拍的这件胡适《尝试集》第二编手稿,是一本完整的手稿,可以说是在拍卖市场上非常罕见,难得,失去后就会后悔莫及的珍品了。

看多了胡适认认真真的书法作品,这手稿里的字,反而写的是轻松随性,流畅自然。在专业性上,比专业二书法家可能稍弱,但结体之间文雅内敛,看得出功底很深厚。

更重要的是,这手稿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它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史乃至中国现代史的意义——这绝非几页旧纸,一些百年前的文字这么简单,它是中国新文学走了一百年的起跑线、是新文化的启蒙者、是一个新时代开启的序幕、是中国开始走进现代化社会的第一步。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作为一个中文专业出身的人,对胡适和《尝试集》有特殊的感情,觉得这本手稿特别适合被中国文学馆收藏,如果读者中有能联系上的,帮忙带个话,《尝试集》手稿被中国文学馆收藏,才算实至名归。

因为胡适《尝试集》,中国人才开始“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丨画事

中国嘉德2018春拍精品展

时间安排

【 上 海 】

5月24日 星期四10:00-20:00

5月25日 星期五10:00-18:00

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

静安区延安中路1218号

五楼大宴会厅I & II

【 深 圳 】

6月2日 星期六 10:00-20:00

6月3日 星期日 10:00-18:00

深圳瑞吉酒店

罗湖区深南东路5016号

5层 Astor宴会厅

“民国画事,深情讲述艺术家,专业解读艺术品,直接深入艺术市场。致力于做最好的艺术自媒体,写最好看的艺术文章。——人生不长,你需要读点好东西。关注我们,持续接收好文章。”


民国画事更多精彩内容

这样的老太太世间不会再有——张大千传奇女弟子方召麐

画出伦勃朗之后,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越赵孟頫和王羲之?丨画事

抽根烟冷静一下,猜猜这幅达芬奇能卖多少亿?丨画事

看完这些不说人话的艺术评论,感觉说都不会话了丨画事

他活了九十多岁,一心一意当了一辈子“花痴”|画事

这儿有一片拍卖的蓝海,最最适合捡漏!|画事

鲁迅笔下,阿Q打进尼姑庵没抢到的宣德炉,有啥好?丨画事

评论区留言,和画事君聊天儿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