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血」的滴滴順風車,還有發展下去的必要嗎?

日前,浙江溫州樂清市一名20歲女乘客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此時,距今年5月發生的河南鄭州空姐搭乘滴滴順風車遇害案不過百日。

“带血”的滴滴顺风车,还有发展下去的必要吗?

26日上午,滴滴出行宣佈將從8月27日零點開始,全國範圍內暫時下線順風車業務,但是如果整改之後,未來依然無法將這麼多“潛在罪犯”隔離在日常出行之外,那麼,請滴滴徹底下線順風車業務!

“帶血”的滴滴順風車

8月24日,浙江溫州樂清市女孩趙某在虹橋鎮乘坐滴滴順風車前往永嘉縣,在向朋友發送“救命”訊息後失聯。8月25日,樂清公安官方微博發佈通告,稱失聯女孩趙某遺體已被尋獲,犯罪嫌疑人為順風車司機鍾某,已被抓獲。鍾某隨後交代了強姦並殺害趙某的犯罪事實。

“带血”的滴滴顺风车,还有发展下去的必要吗?

而就在今年5月,祥鵬航空公司空姐李某珠同樣也遭到了滴滴順風車司機的毒手。5月10日,空姐李某在夜裡11點50多分出門乘坐滴滴,準備回老家參加親戚的婚禮。在乘車不久,李某就被順風車司機劉某姦殺,劉某則跳河死亡。

在空姐遇害案之後,滴滴曾公開宣佈整改措施,在順風車整改中,滴滴增加了針對車主審核和社交化功能,包括隱藏雙方頭像、關閉評論、引入車主人臉識別、在App中增添緊急求助按鈕等。但從實際效果去看,僅僅3個多月,又一起惡性人命案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受害者都是年輕美貌的女子,罪犯都是滴滴順風車。在滴滴平臺上,有很多項服務,專車、快車、出租車,那麼,同樣是通過滴滴平臺叫車,為什麼這麼多的惡性事件都只會發生在順風車領域?順風車的制度到底出現了什麼問題?

特殊的滴滴順風車

周到君查詢資料瞭解到,滴滴依靠快車起家,因此,快車是滴滴的常規主力車型,而滴滴快車和出租車沒有任何區別,都是隨叫隨到,按公里計費。

另外一個領域的滴滴專車則是滴滴快車的升級版,用昂貴的車型和更精心的服務給高端人士打車用的,價格也比普通的快車要貴了不少,因此,快車和出租車是滴滴用來針對中檔人群的,而專車是用來針對高檔人群的。

那麼什麼是滴滴順風車呢?

按照滴滴官方的解釋和定義,順風車應該是上班族在上班和下班的路程上,順路捎帶同行者,然後同行者來分擔一定的油費,達到合理利用社會資源的目的,車主並非職業司機,只是上下班順路為之而已。所以滴滴順風車一開始才會通過種種宣傳文案,鼓勵乘客主動和司機聊天,因為車主並不是來給乘客當司機打工的,只是一種互助行為,分擔油費而已。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根據順風車推出的初衷去看,這是一項天生就帶有“公益”屬性的共享經濟產品,受到了大眾的認可,順風車也是最符合共享經濟模式的產品。

但是實際運行下後,順風車卻逐漸背離了其“公益”的初衷。

順風車車主趙先生告訴周到君,如果只是在一個區域內跑順風車,僅僅一個上午的時間就可以接3、4單,而接單的數量不受限制,在定價體系上,滴滴的順風車價格也並不僅僅實現了司機想要分攤油費的目的,車主趙先生告訴周到君,如果一天在上海兩個相互臨近的區域跑順風車,一個整天可以賺得一百多元的車費,“仔細算下來,順風車也可以賺點小錢。”趙先生說道。

成為順風車司機“太容易”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於,和出租車、網約車等營運車輛不同,順風車的私人屬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對其監管的難度。在車輛及人員管控上,無論是平臺或交管部門都無法進行統一、有效的管理。現在,順風車當成了針對低端消費者的車型,也避開了網約車監管,這樣,往往會讓乘客暴露在安全風險之內。

周到君在採訪中發現,不少司機註冊成為滴滴順風車更主要的是因為在註冊成為網約車司機時發現自己車輛未曾達到快車的准入門檻,因此選擇了幾乎零門檻的順風車。

這位一天可以賺100多元小錢的趙先生也曾明確告訴周到君,因為自己的車輛系大眾POLO,快車的審核遲遲不能通過,“很多時候也是一時興起,想開就開,順風車就很合適。”另一位順風車車主胡先生表示,開順風車不像快車,“網約車還需要各種運營資格證,順風車就不用。”此前,更有消息稱,用租賃的車輛去註冊順風車車主也能成功。在此次樂清姑娘遇害的事件中,滴滴回應車主的車牌系臨時偽造。

不少註冊成為滴滴順風車車主的司機都表示,在車主認證的環節,滴滴平臺幾乎是零門檻,趙先生告訴記者,“說白了,你會開車,而你又願意註冊順風車,你就能註冊成功。”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車主是否有正當職業?個人情緒是否穩定?是否欠債不還等,滴滴都不會介入進行審查。

有業內人士就表示,順風車司機往往都是個體活動,他們的價值觀、素質得到規範統一的概率會低一些。再者,順風車司機缺乏組織領導,而滴滴,作為線上平臺,更多的是通過技術去查核身份。順風車司機不像出租車司機,出租車司機的主體是個集體,集體會對個體形成了一種規範和約束,會在實際過程中,多少起著預防偏差的效用。

加強整改還有效嗎?

據悉,在溫州20歲姑娘被姦殺的前一天,曾有一名樂清的林女士向滴滴平臺投訴,嫌疑人司機將其帶至偏僻處圖謀不軌,但是滴滴沒有任何反饋和處理。

在26日樂清公安關於滴滴順風車司機殺人案的通報中,民警與滴滴客服進行溝通,但是滴滴客服在得知民警身份後,依然要求民警繼續等待,一個多小時後才有了相關回應。而在之前,被姦殺女孩的閨蜜也曾聯繫滴滴客服,要求滴滴提供司機的聯繫方式和車牌,但卻遭遇滴滴客服的拒絕。

對此,事後,滴滴的官方回應是,平臺每天會接到大量的詢問車主和乘客信息的電話,無法核實真實性,所以不能把信息提供給除警方之外的任何人。但是,對於前一天有一位女性險些受到傷害,並且已經直接向滴滴投訴,次日,同一輛車,再次有人做出同樣的示警,滴滴為何依然沒有任何對乘客的援助行動出現?為何還會給這樣一輛車子繼續派單?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在今年5月空姐遇害案引起廣泛關注後,滴滴曾對順風車及快車服務等進行了整改,其中,下線了所有個性化標籤和評論功能;合乘雙方的個人信息和頭像改為僅自己可見;車主每次接單前必須進行人臉識別;順風車暫停接受22點-6點期間出發的訂單;用戶可自主選擇一鍵撥打110、120、122及滴滴24小時安全客服等號碼。

但是在大範圍整改後,卻沒有保證安全性。“滴滴作為平臺,僅能在軟件層面對司機加以約束,但在各種情況都可能發生的線下場景,軟件層面的約束已經多次被證明無法發揮既定的效果。”業內人士說道。

全國範圍暫時下線順風車業務會有用嗎?

8月26日,滴滴宣佈,針對樂清順風車事件,從8月27日零時開始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內部重新評估業務模式及產品邏輯。

那麼,下線之後,滴滴應該如何整改才能夠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

對此,北京工業大學城市交通學院副院長陳豔豔表示,首先,順風車平臺需要對司機的信用記錄、犯罪記錄有足夠的保障,“順風車司機在註冊時可以選擇,可以證明自己的是比較值得信任的材料,但是這種材料目前還沒有特別的規定。”

除了提高准入門檻之外,滴滴可以讓後臺選擇和政府的公安系統做到聯動,也就是說,平臺要和政府的對接要開放,對乘車人員要做到監控。但是陳豔豔也表示,這樣的情況一定也意味著,滴滴的監管成本會上升,“企業可以選擇盈利,但是盈利不是一昧地壓低成本。”陳豔豔表示。

除了全程監控之外,華東政法大學法律學院副教授陳越峰表示,也可以增加在頁面上增加一鍵報警功能,但是這個功能一定是要跟公安關聯,而不是報警之後需要經過平臺,通過客服。“就像這次樂清的情況,客服處理過慢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陳越峰表示,經過客服,再由客服上報平臺領導,往往會延誤最佳的救人時機。另外,如果來不及一鍵報警,乘客也可以通過微信或者其他手段發送信息給親友,

親友可以通過尋找平臺,而平臺則需要實行報警義務,“平臺有義務給乘客報警。這樣公安可以直接進行急處理裝置。”陳越峰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順風車本身是對共享資源的利用,“對很多車主來說,是上下班順路載人,去分攤掉一些油費,目的不應該是盈利。”陳豔豔表示,因此,滴滴如果想要繼續發展順風車業務,除了加大監管之外,最好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甄別出司機是不是真的順風而捎帶乘客。如果是出於盈利目的,那滴滴順風車無疑是低配版的快車。

陳越峰也表示,滴滴想要要繼續下去,一定要加強監管,同時將信息發佈的模式進行修改,“可以改成由司機發布需求,而不是乘客發佈需求,不然就是網約車的模式,也就沒有發展下去的必要。”

滴滴出行26日公佈了樂清順風車乘客遇害事件自查進展情況,宣佈自8月27日零時起,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順風車業務,免去黃潔莉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職務,免去黃金紅客服副總裁職務。

滴滴出行稱,順風車業務下線後,公司將內部重新評估業務模式及產品邏輯;繼續對客服體系進行整改升級,加大客服團隊的人力和資源投入,加速梳理優化投訴分級、工單流轉等機制。

滴滴出行稱,此次案件中,公司客服處置流程仍存在很多問題,特別是沒有及時處理之前的用戶投訴,在安全事件上調取信息流程繁瑣僵化。

25日下午,浙江省運管局緊急約談滴滴平臺浙江區負責人,鑑於滴滴平臺順風車業務存在重大安全隱患,要求滴滴平臺立即整改,整改期間暫停其在浙江區域的順風車業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