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動手能力該如何培養?別放過平時生活中的這些小機會!

嬰幼兒期正是軀體動作和雙手動作發展的最佳階段,而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運動,能直接刺激大腦皮層,促進大腦皮層機能的發展完善,大腦的完善發展又促進手的運動更加靈活精細,並對幼兒的智力和創造才能的開發打下生理基礎。

孩子的動手能力該如何培養?別放過平時生活中的這些小機會!

如今,家長對孩子智力和特長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但卻忽視了對孩子生存所需最基本的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俗話說的好“心靈手巧”,“兒童的智力發展體現在手指尖上”、“兒童的智慧源於操作”等等,這是教育家的至理名言, 這也充分說明了手與腦之間的密切聯繫。

要教養一個孩子會動手做事。就是指要從小培養孩子們動手做事的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呢?趕快和百變泥匠小編一起看看學習吧!

一、於美術教學中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幼兒的繪畫、泥塑、剪紙、摺紙及廢舊物利用,手編、布工等豐富多彩的美術活動,無一不是在手的協調操作下進行的。從託班美術課程中,捏、撕、貼、折、塗等,延續至中班,動手習慣逐漸形成,幼兒從小開展一些簡單的剪剪、畫畫、貼貼等美術活動,將有利於幼兒動手能力的培養。這些活動小項目,百變泥匠館全部都有哦!還有時下最火的陶藝項目在百變泥匠館也能夠體驗到。

孩子的動手能力該如何培養?別放過平時生活中的這些小機會!

二、於大自然中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幼兒好奇好動,生來酷愛大自然。他們可以為了玩水、玩沙、撿石子、採野花、堆雪人、打雪仗、製作動物標本而忘記吃飯。因此要利用幼兒這一天性,除了在幼兒園儘可能多地帶領他們搞一些小種植、培土、插花、撿花瓣、編草帽的活動。在春天教幼兒扎風箏,一塊到野外放風箏,夏天教幼兒玩打水仗的遊戲,秋天一塊到野外撿落葉,進行樹葉粘貼,冬天則可讓幼兒凍冰花,堆雪人。

三、家庭生活中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了對孩子進行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為了鍛鍊孩子“心靈手巧”,不惜投資購買電子琴、學習機等高檔的學習用具,卻往往忽略了日常生活細節對幼兒的培養和鍛鍊。還有的家長為了省事,對孩子的一切大包大攬,孩子在家要什麼給什麼,養成了孩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不良習慣,生活缺乏自理能力。其實幼兒完全可以在家幹一些擦桌子、掃地、整理自己的房間、洗手帕等生活小事,家長不必事事包辦代替。

孩子的動手能力該如何培養?別放過平時生活中的這些小機會!

孩子的動手能力能夠影響到智力和創造力的發育,這種能力不需要刻意的去培養,只需要注意生活中的點滴細節,那麼孩子的動手能力就能得到培養!千萬別瞧不起和放過這些生活的小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