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中進士有多難?

用戶68712571


古代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考中進士,從童生試開始,再經縣試、鄉試、會試、殿試,多個層級考試,過關陷陣,難度之大,可想而知,有終其一生,未考上進士的!

古代科舉制度,考取秀才相當於今日之高考錄取者;

考取舉人則相當於今日之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者;

考取進士則相當於今日之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者,是全國喲!


一、童生試,古時的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第一關為童生試,取得科舉考試、求取功名的資格。

在未考取生員(秀才)以上功名之前,稱為童生,俗稱白衣;你看,《水滸傳》中,梁山第一任寨主王倫,綽號“白衣秀士”,就是一個沒有功名的文化人;既使八十歲白髮老翁,未考取生員(秀才),也是童生。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經唐、宋不斷完善,至明清時期,形成嚴密完備的公開選拔人才的考試製度。

明、清時,科舉考試分為縣試、院試、鄉試、會試、殿式等層次考試,考取者獲得不同的功名、入學、教學、出仕為官。


二、秀才:縣試、府試、院試(省學政主持的考試),童生參加,錄取者稱為生員,始獲得功名,俗稱秀才。

生員分為廩生、增生、附生,廩生可獲得政府膳食供給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公費生;增加錄取名額的增生、附加錄取的附生則沒有這個待遇,相當於現在大學自費生。

生員中選拔出優秀者,可以入最高學府國子監學習者稱為貢生,相當於大學生保研啦!為貢生中的優貢;不同於恩貢、蔭貢等憑特權進入國子監的貢生。

秀才只是取得入縣、府學習,拔貢,及向上層次考試的資格,不能出仕為官,可免除差徭; 向上考試不第,可搞教育辦私塾、入府州縣府為吏、修譜代寫書信訴狀、管家賬房等謀生。

你看,秀才相當於參加高考,考上大學;有公費的、自費的、擴招的、保研的(拔貢)。


三、舉人:鄉試,省級舉行考試,生員(秀才)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舉人,人們習稱老爺,第一名稱解元。

舉人除取得向上層次的考試資格外,享有免除賦稅徭役的特權待遇,因此,中舉後,有些土財主會給好處,將土地、人口依附於中舉者,以逃避賦稅徭役。

舉人不同於秀才,可以出仕為官了,多是府、縣教學、主簿一類的八、九品級的佐官,亦有出任知縣主官的,但是很少。

你看吧,舉人是相當於地方公開招考領導幹部錄用者。


你看,《儒林外史》中,窮秀才范進中舉都高興的瘋癲了,可見舉人地位之高。

四、貢士:會試,禮部(主管外交、教育等事務)舉行考試,舉人參加考試,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不授官出仕,取得參加殿試資格。

五、進士:殿試,皇帝親自主持考試,對會試錄取者——貢士,分等定級,皆稱進士。

分為三甲,一甲三名,狀元、榜眼、探花,進士及第;

二甲若干,賜進士出身;

三甲若干,賜同進士出身。

進士皆出仕為官,授予京官者,有擇優進翰林院備皇帝諮詢、學習為仕經驗,含有培養後備幹部之意,也有分發六部及其它官署附官;外放則可為知縣主官或府、州附官。

瞧瞧,進士是不是相當於全國,請注意,是全國喲!全國公開招考領導幹考試並錄用者!



z山海


考進士當然很難。

以明清為例,全國讀書人(讀過書的)大約三四百萬,但是能夠通過秀才考試的只有五六十萬,舉人七八萬,進士不過五六千。

為啥這麼難?

首先,費用高昂。

窮文富武啊,讀書科舉需要5歲啟蒙,參加童生考試,縣府院三級考秀才,鄉試考舉人,最後進京參加禮部試,通過才能參加殿試。最後每三年只有300幸運兒成為進士,而絕大多數還是同進士。

明清時期舉人平均年齡31歲,進士平均年齡35歲。就是說,想要中進士必須苦讀30年。就算中舉人也得25年。

想想,一個男子,讀書25年才能給家庭帶來收入(舉人才是士大夫,享有免稅權)。家庭還得承擔這25年的開銷與白養活的費用,如拜師費,筆墨紙硯書本費,學雜費,生活費,參加幾十場考試的盤纏,與老師同學的正常交往費用,最基本的衣著費用。

可以說,一般富農家庭都養活不起。中途輟學的,最少八成以上。

其次,學習過程艱難。

科舉的題目雖然很窄。但包涵的東西很多。

5歲啟蒙讀書,最少需要學習四五千字。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都得熟悉,過去沒有拼音,每個字及含義都必須背誦。

這之後才開始學對仗,詩詞,背韻表平仄。

再開始讀四書五經,必須全背誦下來。

又得背誦本朝典章,理解國家大政。

這之後才能開始學簡單的文章。

八股文想寫出特色,就得有好的老師,呵呵。

因此,科舉真的很難。


四川達州


古代考進士為什麼這麼難?看完徹底顛覆三觀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3142745445983695979, "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pgc-image/15220343849935ca7e42991\

用戶68878329


進士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產物,也是古代科舉考試可以獲得的最高等級,一旦考取了進士,那麼就可以說是進入了“士”這一階層,也就打開了入仕做官的大門,所以說考中進士是很大的成就,而與這種成就對應的也正是考取進士的巨大難度,所謂“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說的也就是這個了。

要說考取進士有多難,我們可以先從整體上的數據來看一下,從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延續了大約1300多年,而在這1300多年中總共產生了11萬多個進士,那麼平均到每一年大概只有不到一百個,泱泱中國代有人才,每年只有不到一百個的名額也證實了考取進士的巨大難度。

古代的科舉一般來說分為三個級別:鄉試、會試以及殿試,這三種級別的考試一般來說是以三年未一個輪迴進行,先是進行各省的鄉試,然後在鄉試結束後的第二年會在中央舉行會試,而通過會試的人才有資格進行殿試,而根據殿試中的表現就可以評出三榜進士,一甲三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狀元、榜眼和探花,這三人會被授予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會被授予進士出身,而三甲的人則會被授予同進士出身,總的來說,三甲這大約三百人就是每一屆的進士了。

綜上所述,進士的錄取率本來就不高,平均每年只有差不多一百人,再加上考取進士沒有年齡的限制,所以競爭對手往往涵蓋了很多以往的失敗者,這一切都使得考取進士的難度非常之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