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柱香”是多長時間呢?

林城布衣10001


常說的“一炷香”這個計時單位其實是來自於宗教,特別是佛教。


一、古代計時單位

古代中國已經有了非常完善的計時體系,比如一年分為十二月,為了準確還每二到三年額外設置了一個閏月;最後又確定為十九年設置七個閏月。

《尚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孔傳:“一歲有餘十二日,未盈三歲足得一月,則置閏焉。”

每月差不多三十天,一天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又分為100刻,後來人們發現100刻不能被12時辰整除,於是又改為120刻、108刻,最後確認為一個時辰96刻,也就是一個時辰8刻,相當於一刻等於十五分鐘。

那麼時辰以下,到刻的爭論就這麼多了,刻以下的計時單位就更加不好算了。


根據記載,古代時間的度量單位從刻以下還有:分、秒、忽、微、纖、沙……等,這些計量單位都是百進製為計算,也就是說,一分鐘等於一百秒,一秒等於一百忽,一忽等於一百微,一微等於一百纖,一纖等於一百沙。

大家試試,這麼複雜還能算的過來嗎?

所以在古代無論官方還是民間,基本上計算時間就到刻了,而且這還是有日晷、刻漏等計時器的輔助,而且計時單位的更改權力都在中央,太史令和天文臺做出讖緯解釋後才可以,相當的敏感。

二、宗教計時單位

當佛教在中國大肆傳播的時候,和尚們要打坐禮佛,這個打坐多久呢?白天要看日晷,晚上要看刻漏,就特別不方便了,於是乾脆就拿身邊最常見的香來計時。


比如:如僧人“打禪七”時,每天要打11炷香,每一炷香中間的休息時間約20分鐘。

但是去過廟裡的朋友都知道,香也分大小,有細小的線香,有長達1.8米的高香。

線香可能十來分鐘就燒完一根,而高香一兩個時辰也不一定燒的完……而且香根據產地、質量、製作人的手法不同燃燒的時間長短也大不相同。

那麼你猜猜和尚會選擇哪一種呢?

一般來說,“一炷香”指的都是下圖這種短短的線香,燒完這一炷香如果排出風、火的影響,差不多在10分鐘左右,不到一刻鐘。

這個單位也是在計時不是那麼精確的古代,很好的補充了時辰、刻以下的計時,而且還因為方便易備迅速傳播開來。

三、其他計時單位

著名小說《西遊記》裡開篇就提出了元會運世計時論,這套理論把大時間制度規範化。

裡面提到一元分為十二會,一會為三十運,一運為十二世,一世為三十年,一年為十二月,一月為三十日,一日為十二辰。

根據這個算法,一運就是360年,一會為10800年,一元為129600年。

往下說,佛教當中認為一天為三十須臾,一須臾為20羅預,一羅預為二十彈指,一彈指為二十瞬,一瞬為二十念,一念也就是一剎那。

按照這個來換算

一日一夜=30須臾

1須臾=20羅預=400彈指=8000瞬=160000剎那=48分鐘=2880秒

1羅預=20彈指=400瞬=8000念=8000剎那=144秒

1彈指=20瞬=400念=400剎那=7.2秒

1瞬=20念=20剎那=0.36秒

1念=1剎那=0.018秒

諸位朋友,看完這些複雜的計算方案,是不是頓時感慨還是手錶好啊!


以史為鑑


大家好,我是小童。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了一個笑話:

乘客:師傅到南站需要多久?

司機:大概一柱香的時間。

乘客:一臉懵逼。以為穿越到了古代。

哈哈哈,這就比較尷尬了。一柱香的時間到底是多久呢?今天我們藉著這個問題來解答一下。

一柱香起源於僧人打坐,寺廟裡點上一柱香,然後就進行打坐,香燃完的時間大概是三十分鐘左右,當然了燃香的速度也和穩度和風速有關。

無獨有偶,一盞茶也可以用來表達時間的長短。一盞茶指喝一碗茶的時間,從端上來開始,然後慢慢品嚐,一飲而盡,其實就是一碗茶涼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時間。夏天要15分鐘,冬天10分鐘都用不了。所有我們可以換算一下,一柱香=2~3個一盞茶。哈哈,話說古人的智慧也是蠻富有生活情調的呢。






歷史上的小書童


我以為的想法以下是我的建議!

1.一炷香是多久時間,

”是古代的一種計時方法。根據北京的相關資料,一炷香的時間是一個時辰,一個時辰等於現在兩個小時。

2.為了區分時辰裡的更點,還要在香的上面畫上刻度(標線)。 影響計時準確的因素: 材料、長度、粗細、潮溼度、氣溫、氣壓、風力、風速等。 一時辰就是2個小時。

3.天色計時法 地支計時法 現代計時法 夜半 子時 23點--01點 雞鳴 丑時 01點--03點 平旦 寅時 03點--05點 日出 卯時 05點--07點 食時 辰時 07點--09點 隅中 巳時 09點--11點 日中 午時 11點--13點 日昳 未時 13點--15點 晡時 申時 15點--17點 日入 酉時 17點--19點 黃昏 戌時 19點--21點 人定 亥時 21點--23

4.時間的單位:一年有十二月,一月有五週,一週有六日,一日有十二時辰,一時辰有四刻,一刻有三盞茶,一盞茶有兩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彈指,一彈指有十剎那。

一剎那就是一秒鐘。

喝一碗茶的時間,從端上來開始,然後慢慢品嚐,一飲而盡,其實就是一碗茶涼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時間。夏天要15分鐘,冬天10分鐘都用不了。

至於一柱香是多久並沒有定論,在古文中也是和“一盞茶”、“一頓飯”一樣,是一個時間的大概長度,不用太過在意,大概也就十來二十分鐘差不了。

謝謝大家希望可以幫到你






小白悅


在古代時間與現代的換算,1個時辰等於2小時。半個時辰為1個小時,1柱香則為半小時,半柱香則是15分鐘, 一盞茶:約20分鐘, 一頓飯:約1小時 十二時辰制。

一炷香的換算最早起源於僧人打坐修行,僧人以香的燃燒為計時方法,如僧人“打禪七”時一天要打11柱香,中間休息約20分鐘。可以看出古代僧人一天打坐得有12個小時,屬於超負荷工作,哪像現在,每天就做做樣子,還要文憑。

不過一炷香,也不完全等於1個小時,比如:裡也說過老殘在告狀時跪等了大約一柱香的時間。在這裡表示情況緊急,一炷香往往也就表示40分鐘的樣子。

在當時香都是手工製作,雖然規定香長為30釐米,但是長短胖瘦還是有偏差的,加上擺設香的位置,是屋外還是室內,有沒有風,用香來計時,雖然是一個好辦法,但是在電視劇中或者一些小說中,往往提及一炷香的時間要麼表示事情緊急,要麼表示時間短暫。

以現代的標準科學實驗來說,一般一炷香燃燒往往只要40分鐘,所以在電視劇中一般一炷香的時間大約為半小時到1個小時之間。

在古人的觀念裡,時間的精準並不是很重要,畢竟他們不是八小時工作制。

比如: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在古人看來更多的根據大自然的變化來卻時間說法,而一炷香只是其中之一。


歷史地理的那些事



首先要說明,是“一炷香”,而不是“一柱香”。


“柱”在《現代漢語詞典》和《新華字典》裡的解釋分別為“柱子”/“像柱子的東西”和“建築物中直立的起支撐作用的構件,多用木、石等製成”,常用詞有“頂樑柱”、“偷樑換柱”、“膠柱鼓瑟”等,從中可以窺見“柱”字並無作量詞之用。


而“炷”在這兩部書中有三個意思,一是“燈芯”;二指“燒香”;三為量詞,用於點燃的線香,比如蘇軾有詩云:“羨師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盡日留”。


所以先明確問題用詞的準確,我們再回答問題。


說法一,一炷香=半個小時


一炷香為半個小時,這是對古代“一炷香”公認的一種說法,但也有其他不同的說法。


說法二,一炷香=1小時


一提到香,人們會馬上想到寺廟、和尚等詞。不錯,一開始“一炷香”便從寺廟僧人打坐而來,他們用香的燃燒時間計時,當時的香都是手工製作的,也是有標準的,一炷香燃盡是1小時;當時晚上打更的更夫也用此來確定工作時間,所以這也叫做“更香”。


說法三,一炷香=5分鐘


曾經人們這麼計算時間,1年=12個月,1個月=5周,1周=6日,1時辰=8刻,1刻=15分,一盞茶=兩炷香,一炷香=5分鐘,1分鐘=6彈指,1彈指=10剎那,一剎那=1秒。所以這裡的“一炷香”就等於300秒,即5分鐘的時間。


不管“一炷香”是半個小時,抑或是1小時、5分鐘,這都是古代人民計算時間的方式,都是為了明確並達到自己的目的而採取的一種計時制,雖然相當於現在來說有些簡陋,但無不顯示著古代人民的智慧。



千史千尋


在古代時間與現代的換算,1個時辰等於2小時。半個時辰為1個小時,1柱香則為半小時,半柱香則是15分鐘, 一盞茶:約20分鐘, 一頓飯:約1小時 十二時辰制。

一炷香的換算最早起源於僧人打坐修行,僧人以香的燃燒為計時方法,如僧人“打禪七”時一天要打11柱香,中間休息約20分鐘。可以看出古代僧人一天打坐得有12個小時,屬於超負荷工作,哪像現在,每天就做做樣子,還要文憑。

不過一炷香,也不完全等於1個小時,比如:裡也說過老殘在告狀時跪等了大約一柱香的時間。在這裡表示情況緊急,一炷香往往也就表示40分鐘的樣子。

在當時香都是手工製作,雖然規定香長為30釐米,但是長短胖瘦還是有偏差的,加上擺設香的位置,是屋外還是室內,有沒有風,用香來計時,雖然是一個好辦法,但是在電視劇中或者一些小說中,往往提及一炷香的時間要麼表示事情緊急,要麼表示時間短暫。

以現代的標準科學實驗來說,一般一炷香燃燒往往只要40分鐘,所以在電視劇中一般一炷香的時間大約為半小時到1個小時之間。

在古人的觀念裡,時間的精準並不是很重要,畢竟他們不是八小時工作制。

比如: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在古人看來更多的根據大自然的變化來卻時間說法,而一炷香只是其中之一。


笑嘗歷史百態


小時候就經常聽老人們說起一炷香的時間概念,一炷香的時間概念到底起源於哪裡和那些人群首先使用的計時單位呢?為此我查閱了很多文史資料,原來一炷香的時間這個概念起源於寺廟裡的僧人,古代寺廟裡沒有現代的時間鐘錶,更因為不允許殺生也就不能養時間的警鐘——雞禽,所以僧人們就以燒香為計時單位,以一炷香為一個時間單位(相當於現在的三十分鐘時間),在那個時候和那種地方,既沒有現代的時間鐘錶,也不能養時間的警鐘——雞禽,以一炷香燒香計時是一種最好最實用的方法。後來這種計時方法漸漸地流傳到民間,而被人們也使用了。


家囯情懷


古代一柱香的時間大概是30到40分鐘的樣子,這裡的一炷香,就是普通的香,如果是寺廟裡面上的高香,那要燃燒一天或者三天的時間,如果你確實不知道一炷香的時間,就買了一注香,把它燃燒,然後看著表計算出時間就可以了,這還是比較準確的


文山樵唱


古代“一柱香”是一根香燒完所需要的時間,大約是半個時辰,相當於現在一兩個小時。


“一柱香”據說緣於僧人打坐,僧人以香的燃燒為計時方法,如僧人“打禪七”時一天要打11柱香,中間休息約20分鐘。一柱香燃盡約為半個時辰,即現在的一個小時。晚間打更的更夫也用香來確定時間,所以也叫“更香”。後來成為人們日常計算時間的方法。古時候時的香大部分能燒半個時辰,也就是一個小時 。


嶽劍


古代的計時方法和現在有所不同,古代是以一天為12個時辰,每個時辰兩小時來計算的。

通常來說,古代的一炷香燒完約等於現在的一個小時。但這也不是完全的,由於當時的象都是手工製作的,一般長約30釐米。但粗細會有一定差異,同時在燃燒的時候還要考慮到室內外以及風的因素,所以香燃燒的速度也是有所差別的。

以現在科學的繼續按方法來看,一般一炷香燃燒的速度大概是四十分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