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每逢佳節倍思親,鄉愁是中國人永遠的精神家園。央視百集大型紀錄片《記住鄉愁》主題曲,有“鄉愁是一碗水,鄉愁是一杯酒,鄉愁是一朵雲,鄉愁是一生情”的悠揚唱詞。於光中的《鄉愁》,有“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的綿綿追思。

今天,讓我們走進海洋玉髓那些悠悠的畫境,去拾起一份屬於自己的鄉愁……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一. 除夕之夜,旅途勞頓中期盼的歡樂良宵

作家蕭放在《話說春節》一書的前言中寫道:“春節,在數千年的傳承發展中形成為一個巨大的歷史文化傳統,她負載著厚重的文化積澱,是億萬中國人的情感的聚合。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過年回家團聚,成為中國人的一種文化習慣。過年不僅在於享受久別親人相會的快樂,更重要的是尋求文化的歸屬感與心靈的安頓。”

眼前的這兩幅畫面,再一次喚起我兒時美好的記憶,除夕之夜,闔家團圓,普天同慶。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童年的記憶》,畫面極簡,樹樁成對角線置於畫中,10000響鞭炮懸掛在黃金分割處,突出、醒目,鞭炮聲驟然響起,農家院內火星四射,煙霧瀰漫,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大姐、大哥、還有我,闔家團圓,沉浸在幸福的歡笑中。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難忘今宵》,畫面唯美,海洋玉髓獨特的構圖元素“髮絲”在這裡熠熠生輝,底部大地、林木、柵欄,色彩厚重,鄉土氣息濃郁,曠野中的天空佔據畫面五之四,美麗屬於夜空,零時鐘聲敲響,霎那間,隆隆轟鳴裡,天空已是千朵萬朵

禮花盛開,普天同慶,今夜無眠。

2018年2月1日,記者王瑩在《那些年,我們共同的春運記憶》新聞報導中感慨:“不論人們身處何方,都在春運的大潮裡,背上行囊,攥緊車票,穿過人海,踏上那趟等待自己的客車。而在旅途的盡頭,家,在靜靜等待……雖然百轉千回,卻讓人義無反顧。”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二. 家鄉的小山村,遠循囂塵的心靈淨土

燈火闌珊,馬路上冒著青煙的汽車少了許多,喧鬧一天的城市開始安靜下來。疲憊的我,抓幾束香片,沏一杯淡茶,幽幽的小清新沁入心扉,打開手機面板,想在《家鄉的茅草屋》和《村頭石板橋》的海洋玉髓作品中,找到回家的路。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作品《家鄉的茅草屋》竟然與老家那低矮的茅屋驚人相似,近景橙黃的暖色與遠景淺藍的冷色營造出畫面的縱深感,中景茅屋孤零零在山坳一隅,黑色屋頂堅實、樸重,茅屋一側依舊是父親種植的那顆梨樹,我似乎聞到梨花飄來的芬芳,房前雞鵝之聲不絕,又彷彿看到老母親忙碌的身影,而遠處青山之巔,大山的外面,是我小時候憧憬的精彩世界。如今身處精彩世界的我,卻時常在夢裡回到久違的茅屋,獲得片刻寧靜。如果,城市近郊有這樣的去處,我一定邀二、三好友去享受那幽靜和野趣,在品茗閒談中聊以尋覓家鄉的美好。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你不會忘記村頭那座石板橋,那是我們在晨曦中手牽手蹦跳著走向學校的石板橋。《村頭石板橋》,遠山映襯下,一座石板橋突入眼簾,古樸、沉穩,橋下溪流潺潺;左邊巨崖突兀,斧削四壁,右面林木叢生,鳥語花香。

就是這座石板橋,通向學校的路,我們早出晚歸。在學校裡,老師教會我們寫第一個詞“中國”,第一次唱《國歌》,第一次面對五星紅旗敬禮。這橋,是開啟我們懵懂的智慧之橋,通過這座橋,我們學到知識,學會自強,懂得自立,走上社會。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三. 慈祥的母親,鄉愁最溫馨的記憶

老舍在《我的母親》中寫道:“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還有點孩子氣。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是的,母親是兒女的根,只要時常想著家母慈祥的微笑,在外面的世界遇到多大困難也扛得起。走再遠的路,只要還記得母親臨別的囑咐,心總是踏實的。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看到這幅《母親》畫面,相信所有的人都會矚目。忠厚、本分,勤勞、樸素,包容、執著,偉大的母親形象躍然畫中,她把所有的愛傾注在兒女身上,卻讓歲月的滄桑鐫刻在自己臉上。漂泊在外的遊子,心裡裝著自己的母親,會把根留住。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作品《夢中的母親》(巴西瑪瑙)描摹了一位夢中的母親,千里之外兒女夢中的媽媽。粉紅與橙黃的暖色,渲染出溫馨的夢境,年邁的老母親包裹著擋風的頭巾,背已微駝,皺紋爬滿瘦削的面孔,看得出,老母親精神矍鑠,紅潤的臉龐掛著舒心的微笑,目光炯炯透著慈祥的愛憐。

母親,親愛的母親,讓這紅色的夢永遠伴隨兒女,用您慈愛的羽翼護佑兒女們走更遠的路。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四. 中秋月圓,天涯共此時的思鄉之心

農曆八月十五日,一輪圓月高懸夜空,夢幻、美麗。皓月之下是蔚藍的大海,而大海此時也好像知道人心一樣,乖巧、靜謐。

題名為《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兩件作品,都清晰地勾畫出上面的場景。畫面簡潔、雅緻,觀賞如此美妙的圖畫,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輕吟低唱從遠古徐徐傳來……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作品《海上升明月》畫面裡,那是華陽礁嗎?還是永暑礁? 如果是,那守礁的海軍士兵一定在仰望這一輪明月,在微微的海風中,把自己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帶向遠方。萬里之外,爸爸、媽媽會在月光下祈願守島的兒子平平安安,年輕的姑娘也許正深情凝視著月亮裡英俊的士兵哥哥。

能讓人記起鄉愁的海洋玉髓

作品《天涯共此時》畫面裡,那是彭湖的一座小島嗎?如果是,那海峽兩岸的同胞一定在共賞明月,北京、上海、福建的人們在賞月,臺北、臺南、阿里山的同胞在賞月,還有許許多多的眷村人正眺望海峽西邊的夜空,把濃濃的鄉情揮灑向大陸的四面八方。血濃於水,“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版式:尚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