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富有盛譽的寺院(上)


1、清淨寺 門樓 大門樓的外觀具有傳統的阿拉伯伊斯蘭教建築形式。大門朝南,入口凹進,高12.3米,基寬6.60米,門寬3.80米,用輝綠岩條石砌築,分外、中、內三重。除了第三重為磚砌圓頂,第一、二重皆為青石作圓形穹頂拱門,有著和中國古建築的"藻井"相類似的石構圖案,第一尖拱大門穹頂正中銜接外層,倒懸一朵雕刻精緻的輝綠岩蓮花。以此垂蓮為中心,砌嵌成放射狀,由上端沿外層各側延伸,有如蜘蛛網狀拱形寶蓋。

中層輝綠岩尖拱門內的結構,是用花崗岩精工雕砌成半穹窿形。穹窿壁上,砌飾著層層疊疊87個精工雕琢的小型尖拱,狀似蜂巢。連同門樓東西兩牆砌飾的8個巨大尖拱壁門、壁龕,以及構成門樓分成3層的4道尖拱大門,整座門欞共有大小尖拱99個,象徵讚頌真主的99個尊美之名。門樓內層為石砌正方形,東西兩壁各砌飾一巨大尖拱壁龕。上部為青磚塊圈築的圓形大穹頂,塗堊潔白,無任何裝飾,象徵無限宇宙空間。

奉天壇 與門樓相聯的禮拜大殿又稱奉天壇,阿拉伯名叫"麥斯吉德",即叩拜真主的地方。是穆斯林禮拜的地方,佔地面積約六百平方米,門楣部分雕刻有阿拉伯文《古蘭經》。 奉天壇坐西朝東,西牆為朝向伊斯蘭聖地麥加的正向牆,西牆上從南至北共有六個小壁龕和四座長方形門,龕與龕間開設高2.95米、寬1.60~1.65米的長方形大門各2個。中部砌飾一座雕刻阿拉伯文《古蘭經》的巨大尖弓寶蓋狀壁龕。


明善堂 明隆慶元年(1567年)穆斯林在寺內西北角增建一間小禮拜殿,泉州太守萬靈湖題匾曰"明善堂",在眾多的伊斯蘭風格的建築中別具一格,是磚木結構的閩南古民居特色的小三間建築形式。初為伊瑪目(阿訇)居住生活區,並設有廳堂接待賓客和商討教務與登殿禮拜前後休息場所。由於萬曆年間地震,古禮拜大殿塌毀後無法復建,穆斯林不能在此舉行禮拜,明善堂即改為穆斯林禮拜安拉的場所。

新禮拜堂 新禮拜堂位於清淨寺東側,尖拱式仿伊斯蘭文化風格,佔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478平方米,形制同奉天壇,可容納500多人。

望月臺 門樓頂部為平臺,前半部是"望月臺",乃伊斯蘭教"齋月"前,伊瑪目(教長、阿訇)率鄉老在齋月前及齋月末站立於臺上觀望初升新月,決定穆斯林封齋(齋戒)和開齋日期的地方。望月臺上,築砌牆垣環繞。南牆正中,內、外各砌飾一尖拱牆龕。北牆正中,築開一登臺人口,左右壁嵌鑲兩塊漢語陰字"月"、"臺"石刻。月臺周圍東、西、北三面牆體上端砌築24個"回"字形垛子,狀如城堞,象徵中國農曆四季氣候之分季節。


2、少林寺 山門 山門為少林寺大門,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

少林寺創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少林寺常住院建築在河南登封少溪河北岸,從山門到千佛殿,共七進院落,總面積約57600平方米。主要包括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等。常住院的建築沿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達摩洞、甘露臺,西南有二祖庵,東北有廣慧庵。

鐘樓鼓樓 鐘樓和鼓樓,坐落在大雄寶殿的兩側,東面為鐘樓,西面為鼓樓,兩座樓均有四層,造型巧妙,巍峨雄偉,是我國建築史上的珍品。原建築毀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來在1994年和1996年,當地政府按照兩樓原先的樣子重新修建。 "晨鐘暮鼓"是寺僧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一種信號。鐘樓前碑刻為《皇帝嵩嶽少林寺碑》俗稱《李世民碑》,刻立於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諭少林寺上座寺主。


塔林 塔林位於少林寺西約300米的小山腳下,佔地面積約2萬平方米,有唐、宋、金、元、明、清及現代磚石墓塔231座。這裡是歷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現存唐朝至清朝歷代磚、石墓塔240餘座。1996年,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被公佈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塔類繁多,大小參差,高低不同,粗細不一,形式多樣、排列散亂,看似茂林,故稱為塔林。

天王殿 經甬道過碑林後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位於碑林的盡頭,以供奉象徵"風、調、雨、順"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該殿紅牆綠瓦,斗拱彩繪,門內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剛塑像。三間重簷歇山頂殿堂,外面有兩大金剛,內裡則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壯。

達摩亭 達摩亭,又稱立雪亭,建於明代,1980年重新修繕。相傳這裡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裡向達摩祖師斷臂求法的地方。殿內神龕中現供奉達摩祖師的銅坐像,是在明嘉靖十年(1531年)所鑄。兩側分別是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龕上懸掛的匾額"雪印心珠"四字為清乾隆皇帝御筆親題,字體遒勁,氣勢豪邁。此殿現為寺僧日常做佛事的場所。東配殿於1983年重建,殿內有"阿彌陀佛"的石像和"達摩面壁影石"


千佛殿 千佛殿,位於立雪亭後面,又名毗盧殿,是寺內最後一進大殿。殿內的壁畫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畫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東、西兩牆壁上都繪有彩色壁畫,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羅漢毗盧圖",色彩豔麗、構圖和諧,衣袂飄飄,展示了唐代壁畫的高水準。殿內正中還供有毗盧佛銅像和白玉釋迦牟尼像,面積達幾百平方米,是寺內現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地東側有白衣殿,西側有地藏殿。

方丈室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與理事的地方。乾隆曾西渡洛水至少林寺,即宿於此,並賦詩一首:"明日瞻中嶽,今宵宿少林。"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曆遊少林寺時即以方丈室為行宮,故又稱"龍庭"。該室初建年代約為明初,經歷代維修,現存建築為清代遺物。 今室內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週年時信徒贈送的雞血石"佛祖講法"浮雕,北壁內側置少林寺傳代世系譜,東側放置的是彌勒佛銅像。

甬道 過了山門,便是甬道。甬道兩旁就是蒼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因碑石如林故稱碑林。這裡共有20多通曆代石碑,如"宗道臣歸山紀念碑"、"息息禪師碑"等。在道路東側有一長廊,廊內陳列有從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稱。錘譜堂就在山門內碑林西側,裡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位於天王殿後。大雄寶殿是寺院佛事活動的中心場所,與天王殿、藏經閣並稱為三大佛殿。原建築毀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1986年重建。殿內供釋迦牟尼、藥師佛、阿彌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懸掛康熙皇帝御筆親書的"寶樹芳蓮"四個大字,屏牆後壁有觀音塑像,兩側塑有十八羅漢像。殿內供奉著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的神像,屏牆後面懸塑觀音像,兩側有十八羅漢侍立。大雄寶殿東側的殿宇是緊那羅殿。

藏經閣 藏經閣位於大雄寶殿之後。藏經閣,又名法堂,明代所建,毀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1994年重建,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藏經閣藏書八百萬卷,這是寺僧藏經說法的場所。內供有少林寺的一位緬甸國弟子於1996年揖贈的漢白玉臥佛像一尊。在藏經閣月臺下有一口大鐵鍋,明代萬曆年鑄造,是當時少林寺和尚用來炒菜用的小鍋。藏經閣的東南面是禪房,是僧人參禪打坐的地方,對面的西禪房,則是負責接待賓客的堂室。

六祖堂 大雄寶殿西側的是六祖堂。殿內正面供奉的是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兩側供奉的是禪宗初祖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燦、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稱六祖拜觀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達摩只履西歸圖"。殿前甬道有明萬曆 年間鑄造的大鐵鐘一口,重約650公斤。


3、寒山寺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寒山寺大家也都是比較熟悉的。

唐太宗貞觀初(627--649)名僧寒山子,來此縛茆起居,唐玄宗時著名禪師希遷(700--790)在此創建伽藍,題額曰寒山寺。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初(976--983)節度使孫承佑重建佛塔七成(層)。.北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郇國公王珪因書張繼詩,易封橋為楓橋。 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年)稱楓橋寺。 1979年7月,蘇州市人民政府民族宗教處正式恢復,加速了寒山寺整修工程。

正殿 寒山寺正殿面寬五間,進深總共有四間房,房高12.5米。單簷歇山頂,飛甍崇脊,據角舒展。露臺中央設有爐臺銅鼎,鼎的正面鑄著"一本正經",背面有"百鍊成鋼"字樣。這裡包含著一個宗教傳說:有一次中國的僧人和道士起了紛爭,較量看誰的經典耐得住火燒。佛徒將《金剛經》放入銅鼎火中,經書安然無損。為頌讚這段往事,就在鼎上刻此八字以資紀念。


佛像背後與別處寺廟不同,供奉著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畫像。畫像出自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羅聘之手。寒山寺裡比較有特色的是寒拾殿,此殿位於藏經樓內,樓的屋脊上雕飾著《西遊記》人物故事,是唐僧師徒自西天取得真經而歸的形象,主題與藏經樓的含義十分貼切。寒山、拾得二人的塑像就立於殿中。寒、拾塑像背後嵌有千手觀音畫像石刻,上有清代乾隆年間蘇州狀元石韞玉的篆書"現千手眼"。

詩碑 俞樾《楓橋夜泊》 在江南古剎寒山寺的碑廊裡,有一塊石碑上面鐫著唐代大詩人張繼那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塊由清末著名學者俞樾書寫的詩碑,已成為寒山寺中的一絕。寒山寺詩碑高約3.5米,寬約1米。

鐘樓 鐘樓位於藏經樓南側,有一座六角形重簷亭閣。寒山寺的"天下第一佛鐘"為仿唐式的古銅鐘,總重量為108噸,鍾高8.588米,鍾底裙邊最大直徑5.188米,鐘面主體銘文《大乘妙法蓮華經》共69800字,鐘面上總共有銘文70094個字。大鐘裙邊上鑄有九幅精美的飛天圖及六銑口裙邊。


花籃樓 寒山寺楓江第一樓原來該寺的楓江樓已於三百年前塌毀。這幢建築是蘇州市人民政府為了保護文物古蹟,在1954年修整寒山寺時,將蘇州城內修仙巷內宋宅著名的 "花籃樓"移建於此。花籃樓,在建築風格上,與眾不同,有其一定藝術價值。這樣大的樓房只有兩根主柱,恰似花籃的提手,承受著全樓的重量,而一般的樓房,起碼要有四根以上的柱子。一樓在大梁與前簷的接榫處,換上了兩個雕刻精細的花藍。

江村橋:寒山寺山門前面的石拱圈古橋。

寒山寺大雄寶殿為清代建築。

4、白馬寺位於河南省洛陽老城以東12公里處,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為中國第一古剎,世界著名伽藍,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現存的遺址古蹟為元、明、清時所留。寺內保存了大量元代夾紵乾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將、十八羅漢等,彌足珍貴。 1961年,白馬寺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馬寺廟遺址,座落於聊城市東昌府區朱老莊鄉,位於朱老莊鄉政府所在地以東6華里,偏北2華里處。白馬寺東5華里為現在的李海務鎮、聊位公路及京杭大運河,該寺西臨聊陽公路和趙王河,南側2華里處為李海務至朱老莊的公路,北緊靠小運河。白馬寺遺址,現南北長120餘米,東西寬80餘米。現仍存有白馬寺歷代僧人祖譜和唐代、明代石碑6塊、石龜2蹲、石窗兩個,以及古井一眼、若干青磚瓦等。


臥玉佛是1996年前後,在弘法寺本煥大和尚及白馬寺印賢法師的感召下,深圳、廣州的部分居士捐資,用緬甸玉敬雕成臥玉佛像,1996年12月由印賢法師護送到白馬寺,供奉於臥玉佛殿內。1997年12月19日,白馬寺專門舉行了開光法會。該佛像用緬甸玉雕刻而成,身長5米,重8噸,側臥於榻上。

江村橋遊人留影。

齊雲塔院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場。院內主要建築是金代重修的齊雲塔和新建的齋堂、客堂、禪房等。其中,齊雲塔始建於東漢明帝時,本稱"釋迦舍利塔",後屢毀於戰火,至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得以重修。金修釋迦舍利塔為四方形密簷式磚塔,13層,高約25米,是洛陽一帶現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築之一;清代,白馬寺住持如琇依據東漢明帝創建齊雲塔的記載改稱"齊雲塔"。新中國成立後,洛陽市人民政府對齊雲塔實施保護,

印度佛殿 2004年6月25日,印度前總理瓦傑帕伊,參訪白馬寺時,誘發靈感,萌生在白馬寺修建具有印度建築風格佛殿的念頭。此後,經中印雙方友好協商,達成了建殿意向。 印度風格佛殿規劃佔地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50平方米。主體建築佈局規整,別具匠心。大佛殿中央供奉佛祖說法時的雕像,頂部安裝有玻璃天窗,陽光從天窗透射下去,照射在佛像周圍。大佛殿底部設計有水系,俯瞰大殿及水系,猶如盛開的蓮花。

緬甸佛殿 緬甸風格佛塔位於白馬寺院西北側、泰國風格佛殿苑之西,南北長108米,東西寬65米,總面積7020平方米。緬甸風格佛塔主體建築為大金塔,是按瑞德光大金塔的尺寸3:1縮小而建,高32.92米,塔基底座徑51.71米,底層為展覽廳。大金塔的東、西、南、北方向各有主門一道。這四道主門,以及緬甸佛塔苑的圍牆,完全按照貢榜王朝的緬甸曼德勒皇宮樣式直接移植過來,以喜慶的紅色和富麗的金色為主色調。


泰國佛殿 該殿坐南朝北,建於長27.3米,寬21.3米的臺基上。大殿長14.4米,寬7.5米,高10餘米,三層重簷,黃瓦覆頂,內飾壁畫。殿內正中壇上供所贈佛像。2010年初,為進一步豐富和彰顯泰國佛教文化內容,促進中泰兩國佛教文化交流,泰國高僧拍特實鐵哥頌長老、善信瓦塔納先生參訪白馬寺後出資對泰國佛殿苑進行翻修,並進行擴建,修起了圍牆、大門,闢建了舍利塔、藏經閣、鐘鼓樓、四面佛、涼亭。

5、靈隱寺,又名雲林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 靈隱寺開山祖師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南朝梁武帝賜田並擴建。五代吳越王錢鏐命請永明延壽大師重興開拓,並賜名靈隱新寺。宋寧宗嘉定年間,靈隱寺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

清順治年間,禪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靈隱,籌資重建,僅建殿堂時間就前後歷十八年之久,其規模之宏偉躍居"東南之冠"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賜名 "雲林禪寺"。 靈隱寺主要以天王殿、大雄寶殿、藥師殿、法堂、華嚴殿為中軸線,兩邊附以五百羅漢堂、濟公殿、華嚴閣、大悲樓、方丈樓等建築構成。現任方丈是光泉法師 。 浙江靈隱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靈隱寺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距今已有約1700年的歷史,為杭州最早的古寺,也是中國佛教禪宗十大古剎之一。

靈隱寺地處杭州西湖以西,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群山圍拱,林木聳秀,雲煙萬狀,古有“東南異境”之稱。

今日的靈隱寺以其得天獨厚的佛教文化、宏偉壯麗的殿宇建築和秀美幽雅的自然風光,吸引著海內外遊客。

靈隱寺佛殿。

靈隱寺佛像。

靈隱寺,飛來峰。飛來峰石刻造像是中國南方石窟藝術的重要作品,最為人所知的,莫過於大肚彌勒和18羅漢群像,此為飛來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也是國內最早的大肚彌勒造像。據前人記載,飛來峰過去72洞,但因年代久遠,多數已湮沒。僅存幾個洞,大都集中在飛來峰東南一側。最南端一個叫青林洞,洞內有石床、手掌印,傳說石床為"濟公床",後掌印為 "濟公手掌印"。此外, 還有玉乳洞、龍弘洞、 射旭洞等。

靈隱飛來峰景區之中特色的就是洞壑優美,奇石林立,古樹盤根錯節,景色幽深,只總的石窟藝術堪稱浙江之瑰寶。


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活佛濟公就是在這出家的。

靈隱寺小佛像。

靈隱寺奇景。

6、相國寺 山門 大相國寺的山門,原為清乾隆山門年所修建,開封解放時,毀於炮火,解放後,政府修建一磚制牌樓做山門。現今殿式山門,為今方丈心廣大和尚發心修建,匾額為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所題。

天王殿 大相國寺天王殿,為清代乾隆年間所修,該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簷歇山,綠琉璃瓦頂,門楣殿額也為趙樸初居士所題。

大雄寶殿 天王殿之後,重簷歇山的雄偉建築,乃大相國寺的主殿大雄寶殿,該殿為清代順治年修建,氣勢恢宏,被譽為 "中原第一殿"。大殿周圍及月臺俱白石欄杆的望柱上,鏤刻有58個獅子,刻工精巧,形態各異。這大雄寶殿的殿內,供奉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和藥師佛三世佛,均舉高一丈三尺。東西兩壁臺基上所供奉的是十八羅漢。三世佛背後是大型雕塑海島觀音,取材《華嚴經》善財童子53參的故事,形象地表現觀音普渡眾生的場面。

藏經樓 最後一座高大的二層建築是"藏經樓",藏經樓顧名思義是寺院保存、收藏佛教經典的地方 。大相國寺藏經樓始建於清康熙年間,佔地面積680餘平方米,面闊5間,進深5米,高20餘米。藏經樓明間簷下懸掛篆書匾額,白底黑字,筆力遒勁,相傳為清代書法大家孫星衍遺墨。


八角琉璃殿 中軸線上的第三個佛殿叫羅漢殿,八角造型,俗稱"八角琉璃殿",其造型獨特,在中國佛教寺院中可謂獨一無二。該殿為清乾隆年所建,佔地828平方米,由遊廊殿、天井院和中心亭三部分組成。

大師堂 藏經樓西側是大師堂,即空海大師紀念堂。現堂前立有空海大師銅像落成紀念碑,及一對罕有的石雕六牙像。堂內供奉有空海大師銅像及大師生平事蹟圖片展覽。大師銅像高2.5米,重3000餘斤,為日本友人贈送。

7、十方普覺寺又名臥佛寺。位於西山北的壽安山南麓,距市區20公里。唐貞觀年間(627—649)建。原名兜率寺。兜率是梵文的譯音,意譯為“妙足”、“知足”。臥佛寺坐北朝南,由3組並列院落組成。寺前有一座木牌坊額題“智光重明”,四柱三樓灰筒瓦頂。牌坊過後是長百餘米的坡道,坡降12米,兩側古柏4行。


主要建築有琉璃牌坊、山門殿、天王殿、三世佛殿、臥佛殿和藏經樓等建築。樓後傍依山崗,由石級登上山頂,建有亭臺,可俯覽全寺。兩側圍以廊廡、配殿、客堂和方丈室,把3座院落聯結成一個整體,是中國佛寺早期的一種佈局方法,這種平面佈局在北京一帶較少。寺內還栽有兩株娑羅樹。近處有櫻桃溝景點。

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是山門殿前聳立著一座四柱七樓的琉璃牌坊。琉璃牌坊的正面額“同參密藏”。碑坊的背面額“具足精嚴”,均為清高宗御筆。牌坊後有一半圓水池,水池兩側有鍾、鼓樓,上有石橋通山門殿。

據元史記載:當時鑄銅像冶銅50萬斤,用工七千。銅佛身長5米作睡臥式,頭西面南,左手自然地平放在腿上,右手曲肱託頭。臥佛後面圍坐著12圓覺菩薩,他們面部表情沉重悲哀,構成一幅釋迦牟尼涅磐於婆羅樹下,向12弟子囑咐後事的景象。

臥佛寺與香山毗鄰的臥佛寺,始建於唐朝貞觀年間,距今已有1300餘年。初建時名兜率寺,內供有香檀雕制的臥佛像。元朝重建,並鑄一尊釋逛牟尼銅臥像置於寺內,同時更名壽安山寺。清朝雍正十二年改稱十方普覺寺。因寺內臥佛造像遠近聞名,人們通常稱臥佛寺。

臥佛寺西北行約500米左右,即為櫻桃溝。這是一條外廣內狹的幽靜峽谷,兩側是秀挺峻拔的山巒,一條婉蜒溪水清澈見底,再往西行約1千米,可見危峰對峙,陡壁如削,十分雄偉險峻,這是著名的金鴿子臺。每逢雨季,可看懸崖陡壁上山水直瀉而下,形成巨大的瀑布,飛沫高揚,吼聲震耳,深秋時節,這裡山林紅葉,絢麗多彩,與香山紅葉堪稱雙絕。


臥佛寺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