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应该在中国白酒行业中废除吗?

___Mary


在关注和研究白酒市场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也在平时的问答里有所涉及。但是总感觉意思没有表达完全,借此机会,再啰嗦几句。

首先,还是要铺垫一下,当初国家引进酒精兑水做白酒的工艺,是真的为老百姓着想。粮食不够吃,还要让大家能喝到酒,就在老大哥支持下,从苏联引进这个工艺,我们叫它“液态法”。这么一来,生产白酒就不用粮食了,秸秆、甘蔗渣、地瓜什么的,只要含有淀粉和糖的,都可以用来生产酒精,再和水一兑,就是白酒。

然后的三十年样子,这种工艺做白酒规规矩矩,因为那时代市场仍然是粮食酒占主流。再说那时候的勾兑还谈不上技术,一口都能尝出来好歹,一股冲鼻子的酒精味。所以,酒精酒很便宜,也没多少人买了喝。

到了上世界末的九十年代,剧情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内的商品经济蓬勃兴起,白酒市场需求量呈几何级数放大,传统的生产工艺根本满足不了。这时候又正是白酒营销模式大变革,做酒的不再卖酒了,专业的销售公司卖酒。各种白酒广告铺天盖地,引得喝酒人吃了迷魂药一样,跟风买酒。这时候,唯有酒精兑水做白酒,才能跟得上市场的刚性需求。

也就这个时候起,酒精酒的勾兑技术日臻成熟,模式很快固定在“三精一水”,酒精、香精、糖精和水。成本依然不变,每斤2元左右。味道却有根本提高,不是经验非常老到的酒鬼,基本尝不出还是酒精酒。所以说,当下白酒市场,成熟的酒精酒占据了绝对份额。真正的粮食美酒,反而没人买了,都不相信还有粮食酒。

本文结论是,食用酒精勾兑白酒,不会从我国的白酒行业中废除,原因有三:①市场已经形成并且成熟,既成事实。只可引导,不能消灭;②我国已经有酒精酒的标准,只需要进一步完善,促使质量不断提高;③酒精酒本来是白酒生产工艺之一,必不可少。目前市场存在的问题,也是老百姓意见最大的地方,不是工艺,是质量和价格。劣质的酒精兑水就成了酒,2元的成本卖几十几百元。而且模糊概念,冒充粮食酒。相信这些问题,随着市场的进步发展,都会得到解决。


普济


加上昨晚的修改,这是第六次补充帖子,昨天说自己增加帖子内容像笨蛋和面----硬了加水,软了加面,终于小盆换大盆,大盆换案板,我看再揉下去,案板也得加宽了。


酿酒只是我的爱好,我还有本职工作,囿于精力和水平,也没办法一次性把大家的疑问全部回答完,我是这样想的:先这样互动着,搜集着问题,目前将近四百条评论,涉及技术领域的,我基本上都回复了,尽可能把大家存在的疑问,以及明显有背实际操作的说法,汇总在一起,最后形成一个脱水贴放在我的文章里,为喜欢喝酒的人以及关心家人、朋友健康的人,提供一些参考,能帮到他人的话,善莫大焉。

今天主要说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液态酒是以什么为原料,谁提出来的我已经忘了,我先说下我对所有技术类问题的做答原则,那就是必须以国标为理论依据,因为如果不确立一个标准,问题就没办法界定范围,答案可以没边没沿地胡乱延伸,但我也绝不是本本主义----国标归国标,现实是现实,我最终会把问题的落脚点放在现实情况上,这一点请大家放心。

现在说回正题,根据国标GB/T20821-2007的规定:液态法白酒(Chinese spirits by liquid fermentation)是“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所得的基酒(或食用酒精),可用香醅串香或者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勾调而成的白酒”(具体国标图例文中可见)。

这句话里的“糖化”、“香醅”、“串香”都是相对陌生的技术性语言,因为很占篇幅,我就不展开了,大家可以去搜,简单说一句就是:液态法白酒的香,不是粮食发酵而来,是通过使用“香醅”这种东西经过“串香”而来,一句话,人工干预的,不是天然的。

最核心的意思在“含淀粉、糖类物质”,没有规定必须是粮食,对吧?可以是葛根、薯类、甜菜头、植物杆茎叶等等,最重要的是括号里的“食用酒精”四个字,不用再说了吧?

事实上,既然允许使用食用酒精,那谁还费劲地去折腾葛根和薯类?那是上一个环节(酒精制造企业)的事情了。

第二个问题我记得很清楚是一位叫做“大圣杜哥”的网友提出来的,说实话看他的文字我很无语,这位先生说我“有些写的对,有些不对”,那我就理解为他的水平是要高于我的,不然怎么能发现我的错误呢?

但问题是看他的留言,我发现这位先生不具备白酒行业的基本常识,完全就是想当然的张口就来,其实这没什么,因为这种人多得是,但我看到有人给他点赞我就坐不住了----不懂还瞎说,这不是误人子弟吗?

因为这位先生行文比较混乱还有很多错别字,我简单归纳下他的四点意思:1、液态法白酒是用粮食加水发酵制成的;2、液态法白酒成本远高于固态法;3、液态法是最原始的酿酒方法;4、固态法白酒的营养价值远不及液态法。

看完这样的叙述,如遭雷击,瞬间石化,真是人有多大胆,嘴有多大铲。

第一条、说明这位先生完全不清楚什么叫固态法和液态法,固态法指的是酿酒的原料是粮食(粉碎后的形态也是固态),而液态法指的是酿酒的原料是“基酒”或者“食用酒精”,(见文中图示)所以才叫“液态法”,按照您的叙述,加水就算液态法,那么不要说中国白酒,全世界所有的酒都只有一个酿造方式----就是您发明的“液态法”。

此外,就算固态法,也不是您说的粮食加水就完事儿了,没有酒曲,您沤肥呢?

第二条、您说液态法成本远高于固态法,按照您第一条的叙述,飞天茅台一定是液态法了?建议您去茅台官网问问(http://www.moutaichina.com/),要是茅台客服能从屏幕里够得到您,估计早就大嘴巴子伺候了。

第三条、照您这样说,中国古人是用酒精酿酒的。

第四条、无论固态液态,白酒的营养价值基本为零,这是初中生都该知道的基本常识----白酒98%~99%的成份是乙醇和水,您告诉我乙醇和水到底有什么营养价值?或者建议您去问医生,至于白酒中含有的极少的钠、铜等成份,对人体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

此外告诉您,我除了酿白酒,自己在终南山还有个黄酒厂,所以我对黄酒比对白酒熟悉得多,黄酒是真的营养丰富,尤其是氨基酸,居各种酿造酒之首,这个不展开说了。

您把液态法比喻成炖高汤,我真的有点儿接受不了您这种无知近乎勇的大愚若智----粮食加水一边发酵一边炖就是液态法?那我相信您煮点儿醪糟就是在给自己液态法酿酒了。


回复这样的留言,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我其实是最不喜欢晒书装逼的,但是今儿忍不住给您推荐几本书,您要是看了,我相信今后再不会问出这么奇葩的问题了,这几本书都是业内前辈或者久经考验的,其中有的前辈已经作古,尤显珍贵,图放在本帖最后,敬请留意。

说下个问题,一位朋友提出了酒中加水变浑浊就是粮食酒的观点,平心而论,不算错误,只是不完整,我略微补充下。

加水变浑浊的酒,大致分四种情况,一种是整体都比较浑浊,用手机上的小手电从杯子底部照上去,会看到杯子里的液体是一团乳白色的雾状,光线在杯子里是漫反射状态;第二种是透明度也降低,杯子里看起来有极多的透明小颗粒在上下翻滚,透明度要比上一种强很多;第三种是不仅有乳白色的雾状,甚至可能分层或者在手电光下泛很淡的蓝色,这是因为酒精和添加成份产生了失光现象;第四种则基本没有任何变化。

第一种基本可以确定是固态法的纯粮食酒,第二种很可能是度数较低(52°)的固态法白酒或者添加了原酒的液态法白酒,第三种是高端勾调酒,第四种就不说了。

因为酒中的酯类不溶于水,所以酒中加水会变浑浊,这也说明这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可靠:厂家可以通过添加酯类让自己的酒“通过”这种测试。

除此之外,白酒的鉴定方法,还有冷冻法、烧碱法、茶水法、融油法、手搓法、闻香法等其他方法,限于篇幅在这里不再展开,我会在整理脱水帖的时候把这些写进去。

看到好几个朋友提到木薯也是粮食,食用酒精也能食用的说法,特地把这部份放到最后说明一下。


以下是昨晚改过的帖子。


这个帖子发出来后有朋友留言说我在忽悠他,也有人说让我把勾兑酒留着自己喝,他要喝纯粮酿造的,也有直接让我滚蛋的,说实话挺无语的,不懂没问题,谁也不是生而知之,但是别人给你提供了查证途径,你自己不去落实,还骂人,那这辈子也就喝假酒的成色了,自找的----您连啥叫“勾兑”都不知道,就算粮食酒放在您面前,您认识吗?您能尝出来吗?您是来搞笑的吧?酒厂最喜欢的就是您这样的冤大头。


有一个朋友的观点很犀利也很有见地,他说:合法就是好的吗?我的回答是:合法当然不一定就是好的,但是我只能说到这种程度了,确实如此。


现在重新编辑一下这个帖子,就不一一回复了。首先要说清楚一件事:“勾兑”是合法的,没有任何贬义,大众的理解有偏差,刚蒸出来的头道酒最高能达到73°,如果使用精馏塔,能达到90°,您喝得下去吗?所以必须和度数低的酒勾兑,所以,那些说自己不喝勾兑酒的人,照这种喝法,早早就抛下家人去纣王的酒池肉林报道了。

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勾兑调味”,国标GB/T15109-2008对“勾兑调味”的定义是:“把具有不同香气、口味、风格的,按照不同比例进行调配,使之符合一定的标准,保持成品酒特定风格的专门技术”。


这条明确说明“勾兑”是在酒和酒之间进行的,不是在酒和酒精或者水之间进行的,所以,勾兑不是造假酒的同义词。


勾兑是酒类生产加工中极为重要的工艺环节,针对不同风格、不同品质的原酒,勾兑手法也分为“释、敛、衬、掩、抗、加、乘、修、融、正”等多种手法,过程中也包含混合、搅匀、吸附、过滤、沉淀、冷冻等环节,通过勾兑,对整批酒的酒质、口感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国标的规定是很明确的:要求勾兑是在酒和酒之间进行,也就是“以酒兑酒”,并不是酒和其他的东西,看到这里大家也许就能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勾兑了,这也是我一贯用“酒精酒”代替“勾兑酒”的原因,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固态法白酒一般称“勾兑”,而液态法白酒多叫“勾调”,因为固态法白酒不需要使用酒精、香精、糖精、调味液、抗爆剂、除苦剂、除杂剂等添加成份,只需要以酒兑酒就行了。


至于工业化白酒,或者说新工艺白酒,正规的学名叫做“液态法白酒”,听这个名字,“液态法”就说明了酒是在液态下被造出来的,众所周知,粮食就是粉碎成渣渣甚至粉状,它都不是液态的,而是固态,那么就说明液态法的白酒是不以粮食酿造为主的,当然这不是说液态法的酒就是垃圾,只是工艺、口感以及对人体的作用,都和固态法白酒(传统白酒)有区别。

液态法白酒的成本比传统白酒低很多很多,而且节约粮食,所以废除液态法白酒我认为是不可能的,这是大趋势,也是市场环境决定的,大部份人的购买力和对酒的品鉴水平、饮用需求,都决定了液态法白酒不会消失----毕竟真正懂酒的人不多,而且,最最重要的兩個原因是 : 1、酒類是利稅大戶; 2、固態法白酒是耗糧大戶,液態法則幾乎不耗糧,政府既要收稅又要考慮到糧食的戰略儲備,所以廢除液態法白酒,我認為是絕無可能的---任何有可能影響政府收入和“和諧穩定”的事情,政府不會容忍。


现在说说市面上的所谓“十年陈”、“二十年陈”,国家对这一块儿是没有法律规定的,一般的做法是,在500ml白酒里加入不低于50%的十年的固态法的老酒,就可以称之为“十年陈”,但这个是检测不出来的,无论技术指标还是检测设备,和固液法白酒的检测一样,目前均为空白,所以到底是1%还是50%,得凭企业良心。


再说价格(仅指拥有正规窖池的传统厂家,民间低端陶缸发酵酒,不能取得牌照进入流通渠道的不在此列),三斤粮食一斤酒,三斤粮食加上酒曲、人工、水电煤(现在用天然气)和房租,算30块钱,一个瓷瓶子算5块,一个木盒算20,瓶标、瓶塞、酒精膜、封口绸布、绳子加起来算3块,手提袋、周转箱,还有物流,加起来算20,这已经78块钱了,(光瓶无包装的成本相应减去对应的成本),再加上17%的增值税、20%的消费税,还有超市加价率,除此之外还有政策成本、隱形成本等成本是没办法算的,所以说,一、二百以下想喝纯粮酿造基本没可能,除了價格,渠道和個人鑒定經驗也很重要。

还有朋友说食用酒精也是粮食酿造的,所以可以喝,適量喝當然沒問題,但說食用酒精也是糧食造的,显然太偏頗,只需要百度就能解决,我国大量进口木薯就是为了制造酒精,此外,淀粉质的植物、玉米也都是制造酒精的原料,如果国家允许食用谷类作物提纯酒精,干嘛还要推广液态白酒?


那位让我喝勾兑酒的朋友,谢谢您,我一直在喝勾兑酒,自己廠裡勾兑的,从自己的窖池生产再勾兑的,这是实情,但是我不喝酒精酒,有下图为证,第一张是抛渣车,第二张是准备出酒的池子,第三张是我赶在出酒前回到厂里。

最后,真心告诫喝酒的人:要喝就尽量喝传统白酒,而且即使喝传统白酒,也一定不能过量。

网友“胖胖”提到了白酒的稅率,毫無疑問是非常高的,從延安時期就很高,包括我們最困難的大躍進那幾年,酒企的稅率一直沒低過,附上早期的白酒税率。

最後是關于木薯和酒精的补充叙述:

酒精,目前的生产方法可分为发酵法和工业合成法两大类,发酵法是采用薯类、谷类淀粉质、纤维素等加工而来,化学合成法主要是利用炼焦炭、裂解石油的废气为原料,经化学合成反应而制成酒精。


目前我国的食(医)用酒精主要是采用木薯、玉米等加工而来,木薯的平均亩产量大约在2-3吨,最高亩产已经突破6吨,目前还在大量进口,而玉米也是高产作物,所以木薯和玉米是最主要的食(医)用酒精生产原材料之一,但木薯含有氰酸毒素,必须处理,所以使用木薯生产的酒精,质检总局做了明确规定:其每升氰化物含量不得超过5毫克(GB10343-2008),木薯、玉米生产酒精,属于超大规模生产的典范,根据2014年的网络调研数据,中国酒精产量已经突破九百万千升(换算为重量单位大约为900多万吨),除去出口的和其他用途的,余下这些,也够酒徒们喝一壶了。


经由木薯等物加工的酒精,还不能叫食用酒精,它的学名是:工业乙醇,必须再经过纯化工艺,才能得到纯度在95°以上的“食用酒精”,再往上还有“试剂纯”、“化学纯”、"分析纯"和“光谱纯”等好几个纯度,就不展开说了。


至于说酒精生产酒的成本,我发一个内部培训资料,但其实也并非秘密,只是大众不了解罢了。

除了清香,还有酱香和浓香等香型,价格大同小异,程序和成份基本类似,我就不把面和到地上去了,省得悟空小秘嫌弃我,下面是为“大圣杜哥”推荐的书。

明天周一会很忙,如果有回复不及时的情况,还请原谅。


本色本性秦兽


酒精酒搞乱了市场,搞乱了白酒圈子,是对传统工艺纯粮酒的沉重打击,是对老祖宗几千年智慧结晶的亵渎,也是严重失信于消费者的投机取巧的商业行为。如若任其发展,传统工艺纯粮酒长期受到压制,当前绝大多数大酒厂已无心思在工艺研发投入,只需要引进现成的勾兑技术即可。若干年后,那些大酒厂的酿酒师纷纷老去,传统工艺将会陷入后继无人的地步。



而比如我们这样坚守传统工艺酿酒的农村小企业,又由于资金限制、市场推广很难进行,因此要谈大的发展也是不现实的。也就是说消费者很难买到传统工艺纯粮酒,而真正的传统工艺纯粮酒又无法得到推广,只能是酒精酒泛滥充斥于白酒市场。


长此以往,中国白酒的信用以及消费者信心将会被酒精酒毁灭殆尽,最终的一天也许多数消费者喝酒就会走上喝洋酒的华山一条路了,这绝非危言耸听。正因为酒精酒带来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到,所以现在一部分人戒酒不喝,部分酒友改喝葡萄酒、其它洋酒。再不整改,再不废除酒精酒,总有一天中国白酒危矣!有如病毒进入肌肤,不治,侵入骨髓仍不治,进入内脏时,再来整治,悔之晚矣!

因此我觉得是到了痛下决心加以整改白酒技术标准、废除酒精酒的关键时期了。



我是传承传统工艺、酿造高品质纯粮酒二十多年的酿酒人一壶佳酿喜相逢,喜欢我的问答的朋友欢迎关注我,阅读我的其它文章,一起探讨酒文化!

附注:所有图片拍摄于自家车间和产品,不涉侵权。


一壶佳酿喜相逢


我国白酒基本可以分为纯粮固态发酵白酒和新工艺白酒两大类,也就是大众常说的粮食酒和酒精酒。

纯粮固态发酵是我国传统手工技艺,工艺复杂、配粮讲究,周期较长,相对成本较高,如果某一个酒厂要在短时间提高产量的话,困难非同一般。

新工艺白酒又分为纯液态法和固液结合法两种生产方式,纯液态法白酒是指以含淀粉、糖类物质为原料,采用液态糖化、发酵、蒸馏得到基酒或食用酒精,再用香醅串香或用食品添加剂调味调香而成的白酒;固液结合法白酒是指以食用酒精为主体,加入少量粮食固态发酵的调味酒制成的白酒,无论是哪种方式,成本都比纯粮固态发酵低得多。

虽然新工艺白酒是无法与传统工艺白酒相媲美的,但酒叔觉得它不应该被废除。原因简单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食品酒精与工业酒精不同

“食用酒精”、“勾兑”这两个词一出现,很多酒友就闻虎色变般地直接给定性为千万不能喝假酒,其实这都是因为不法商贩为了一己私利,采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造成大量人群中毒,让消费者们混淆了食品酒精与工业酒精的概念。

工业酒精的“锅”不能由食用酒精来背。

二、食用酒精合法安全

从标准上来看,采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是被法律允许的。GBT20821-2007液态法白酒,GBT20822-2007固液法白酒均允许以食用酒精为原料进行加工。

从安全上来看,食用酒精作为食品原料也是被认可的,它在我们日常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达到标准食品级水平的,是安全的。

三、新工艺的广泛应用

事实上,行业内大部分酒企都是酒精勾兑的受益者,只是大多数企业不愿意把自己和食用酒精、食品添加剂挂上钩。

在白酒市场上,七成以上的白酒都是非纯粮酿造的酒精勾兑酒。尽管国家允许白酒生产使用食用酒精,但食用酒精勾兑与纯粮酿造酒的成本相差在2倍以上,所以白酒企业大多“勾兑而不标”。

四、成本低,需求大

食品酒精勾兑白酒产生于建国后,由于当时粮食短缺,食品酒精勾兑法应运而生,其用料少、成本低的特点,对于当时粮食短缺的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工艺白酒也越来越符合现代人健康饮酒的理念。从目前全国市场销售水平看,质优价廉的新工艺白酒,受到低收入群体欢迎,在在市场上有非常大的需求。

消费者全凭个人喜好、经济实力来选择合适的酒,有的酒友就喜欢纯粮食酒独特的香味和丰富的口感,有的酒友就是喜欢新工艺白酒的物美价廉,不该存在的东西,就算不废除,也会被市场所淘汰,存在即为合理。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不同意见。


获取更多、更专业、更有趣的白酒相关资讯,请点击@老酒之家 关注我们。


老酒之家


“食用酒精”、“勾兑”这些词只要一出现,很多酒友就闻虎色变般直接给定性为假酒。究其原因,或许是走不出多年前“朔州假酒案”的阴影,也或许是因为看到很多所谓的专家博人眼球却并不负责的言论,导致对白酒企业普遍不信任。

在之前回答过的问题时举例提及的白酒,有些网友就直接评论:“都是勾兑的假酒”、“没良心的酒精勾兑酒”,不知何时,有些酒友不仅不相信科普文章,反而用自己认知中错误的观点去反驳真正正确的事实。这篇文章就打破常规,并借此机会还原“酒精”、“勾兑”和“假酒”这三个概念的真相,让真正爱酒的朋友远离错误的引导。

食用酒精勾兑“造”白酒,合法!

2017年6月23日开始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酒精》再次明确:以谷物、薯类、糖蜜或其他可食用农作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蒸馏精制而成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其中很多专业指标是食用酒精产品食品安全方面的准入指标,同时也是食用酒精质量水平的重要指标。该标准的制订和实施,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我国食用酒精的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从标准上来看,采用食用酒精勾兑白酒是被法律允许的。食用酒精被广泛的应用到我们日常吃的各种食品中,所以,食用酒精是达到标准食品级水平,是安全的。GB/T 20821-2007 液态法白酒,GB/T 20822-2007 固液法白酒均允许以食用酒精为原料进行产品加工。

接二连三的恶性事件,让人们混淆了一个概念,错误认知中“万恶的酒精酒”始作俑者是工业酒精,其来源于石油在催化剂和高温条件下,裂化长链有机化合物而得到的乙醇,其中含有甲醇等一些有机有毒物质,对人体伤害很大。工业酒精的“锅”,食用酒精不背了!

一盘好菜离不开各种调味剂,离不开油盐酱醋,而一款好酒也是如此,离不开老酒、调味酒的勾兑。“七分技术,三分艺术”就是讲的勾兑,勾兑对于酒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将不同风格的酒勾兑在一起,从而使酒体协调、平衡,并且保证每一批产品都保持稳定的风格,在口感或者气味上不出现太大偏差。让酒友们闻之色变的“勾兑”是不良商家为获得利益而用工业酒精或甲醇进行勾兑。

食用酒精配制酒,在国外十分普遍,知名蒸馏酒白兰地、金酒等都是酒精配制。

市场需求主导方向,合理!

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一般称之为新型白酒或新工艺白酒。早期的新型白酒因分析手段落后,勾调技术水平差, 缺酸少酯、口感差的现象时常发生,加之少数制假贩假者 根本不懂勾兑技术,又贪图便宜利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给消费者带来巨大的伤害和恐惧,使人们谈到“酒精、勾兑”等字眼就害怕。

现如今,新型白酒的生产实现现代化,充分利用各种先进设备,产品质量相对稳定,并且因其“成本低、投资少、生产周期短、科技含量高、获利快”等特点被众多酒企采用。从目前全国市场销售水平看,质优价廉的新工艺白酒,受到低收入群体欢迎。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善提高,新型白酒也越来越符合现代人健康饮酒的理念,被不同阶层消费者所喜爱。

食用酒精勾兑的白酒是合法的,并且市场对其有很大的需求,即合理,合法合理,为什么要在白酒行业中废除呢?

以上是个人的拙见,喜欢的朋友欢迎转发和评论哦。如果您还有其他不同看法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欧阳千里


食用酒精,勾兑白酒,食用酒精,是对的,问题是勾兑白酒,你拿什么为原液,加什么来勾兑。

白酒的本质,全部都是食用酒精,全部都是勾兑的。头锅酒一般在68-73°,二锅头一般在60°以下,52°以上。

像42°与38°也全部是勾兑的,勾兑只是正常降低酒精浓度的一种方式。直说了,就是加水加酯。

什么乙醇,乙酸,乙酸乙酯,不值钱,100元半斤。

回到解放,茅台也是3块钱。其它酒也是5角,1块钱,相差就两三倍。

原始酿酒,发酵技术难掌握,很难酿出高度酒。现在已经很容易掌握发酵技术,一吨原料,少出几十斤食用酒精,就要亏本。食用酒精按吨卖,加水是没人要的。

酵母菌是营养物,酒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营养物质,酒糟煲鸡蛋,这是既美味又营养。

至于贵价酒,那是有钱人的玩意。钱少一点的人,就不要追求了。试试味道就可以啦。

勾兑酒废了,就只能喝有色酒了,还是不废为好。我已不喝白酒。


文慧心


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到底要不要在中国的白酒行业中废除?我个人的观点,不废除。一、有广大的市场,在农村低收入家庭,一般就买个五、六块,七、八块钱一斤的白酒,你还想纯粮的?你有钱,买个十五、二十以上的保证纯粮的,互不妨碍,你凭什么要取消别人的酒精勾兑酒!二、从国家战略考量,酒精酒节约了大量的稻谷小麦玉米,和平年代屁事没有,关健时候就起作用了。食用酒精勾兑的酒也是用各种杂粮、农副产品加工后的下脚料加工的酒精,主要是杂质(多种化合物)多口感不好,假如跟欧州的伏特加一样经过过滤一下,口感要好得多。


金风环保


食用酒精勾兑白酒当然应该在中国白酒行业中废除!

前些年,我一直喜欢喝白酒。经过长期的亲身经历,充分证明越是低度的白酒,虽然喝的时候,比较顺利,但是喝醉以后,其副作用就越大。这主要是越是低度的白酒,其在勾兑过程中,必然有很多杂质混入,最终就会引起对人体的巨大伤害。因此,我觉得是时候,停止食用酒精勾兑白酒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

因为,每年有很多肠、胃、肝脏、肾脏、肺、心脑血管等等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很多都和勾兑白酒的饮用有密切关系。可以说因为勾兑,所以无限扩大了白酒企业的产能;同时也因为勾兑,无限扩大的饮酒者的酒量;从而大大增加了白酒的摄入,也增加了有害杂质的摄入,最终导致致死疾病的频繁发生!而如果完全有纯粮食酿造——酒精度升高——产量下降——单价提升——民众饮酒量下降——有害杂质收入减小——最终就是健康水平的明显提高。


地震博士


市场上当然存在一些非法的用酒精勾兑的白酒,但即便酿造的白酒也要勾兑,很多人不懂,就知道瞎哄哄。

中国酿酒是蒸馏酿制,原酒出来一般在70°左右,你喝啊,那玩意喝多了一样出人命。

头锅酒一般在68-73°,二锅头一般在60°以下,52°以上,二锅头就是勾兑的酒。

像42°与38°也全部是勾兑的,勾兑只是正常降低酒精浓度的一种方式。

正常酿造的酒,因度数不同,勾兑很正常,符合不同人群。

现在很多酒都有原酒,像琅琊台,老白干等,也都在70°附近,如果胃肠不好的人禁用,很容易造成胃穿孔。

有人说喝高度白酒容易醉,也是错误的理解。

俗话叫烧膛子,在身体里产生燥热,却不容易醉。

本人曾经喝过73°琅琊台8两,一宿没睡觉,非常精神,在酒店泡冷水澡一宿。

顺便说一下,如果想存酒,最好50°以上,才年头越长越好,50°以上,基本没有意义。


在路上61281823


作为白酒曾经的专业人士,我负责任的告诉大家,大家想多了!国家税收政策是鼓励食用酒精勾兑的酒的。

食用酒精勾兑的酒税收是增值的17%,就是卖价减去进货价等各种成本利润的17%,小规模的3%,而且很多酒公司自己注册个营销公司,低价买酒,客户呢又是很多不用发票的。

而纯粮食酒呢?是从价税,即出厂价的250%(以前是25%),而且每斤还额外再征收五毛从量税。

如果是酒厂看这税收,你觉得你会怎么做?答案摆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