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產業項目建設強勁勢頭 在轉方式調結構上持續發力

下一步,我市將持續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向中高端邁進、資源精深加工企業向產業鏈延伸、大力發展新文化產業等,構築支撐牡丹江經濟發展新動能

日報訊 (記者 劉真輝)日前,記者從市相關部門獲悉,面對轉型升級新要求,我市堅持把轉方式、調結構、增效益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使其持續發力,將產業項目建設作為擴增量、優存量、惠民生的主要引擎和第一舉措,培育引進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努力在質量、效益上求突破,構築支撐我市經濟發展新動能。

年初以來,我市堅持項目督導和領導包保等產業項目建設推進機制,持續招商引進國內外500強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更加註重項目的質量和效益,更加註重項目的竣工投產和達產達效,以產業項目建設加快推動產業集聚、形成一批產業集群。

今後,我市將以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真抓實幹的工作勁頭、敢於擔當的勇氣魄力,狠抓推進落實,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在轉方式調結構上持續發力。

新模式帶來新發展。我市將持續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以技改升級、嫁接重組、平臺整合為重要抓手,加速信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速度,重點推進發展富通空調的廠中廠、園中園的藤蔓經濟模式,推動產業項目中間產品向上下游吃配延伸,整體提升企業競爭力。積極推動恆豐紙業、富通空調等企業實施技改,靈泰藥業、黑寶藥業等企業嫁接重組,爭取牡丹江菸廠等重大項目儘快竣工投產。

新技術就是第一生產力。我市將持續推動資源精深加工企業向產業鏈延伸,積極與戰略投資者合作,加快打造市經開區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高端食品醫藥生物產業集中區,在省級以上產業園區闢建“農頭工尾”“糧頭食尾”專業園區,重點推進中歐現代牧場育成中心、國林木業城等一批精深加工項目建設,加快推動將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打造成為第一支柱產業。圍繞油頁岩、高嶺土、礦泉水等資源,加快發展礦產資源精深加工產業。持續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向新增長領域拓展,著力培育一批掌握關鍵技術、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創新型龍頭企業,重點建設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信息技術和新材料等產業項目,培育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業態提供新增長點。我市將大力發展新文化產業,著力引進作家工作室、編劇團隊和影視廣告、動漫遊戲等企業,推動商貿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強化旅遊與養老、養生、文化、體育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引進基金、風投、眾籌、天使、互聯網金融等一批金融新業態,助力企業上市、掛牌融資,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資金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