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芒格:要「八戒」更須「悟空」

紅刊財經 釋老毛

如果找一位和儒家氣質最接近的國際投資大師,可能就非查理·芒格莫屬了。芒格的好學、博雅、內省、勤奮等像極了中國傳統儒家士大夫。具體來說,芒格在修身、處事、投資上做到了“八戒”,又在獲得財富後追尋“悟空”,骨子裡有著中國傳統儒家士大夫的氣質。

品讀芒格:要“八戒”更須“悟空”

芒格的士大夫氣質

芒格是一個好學和博學的人,小時候就手不釋卷。與巴菲特的聚焦和專注不同,芒格更主張多學科的交融、多元化的思維,這一理念他凝鍊為latticework(格柵理論)。他曾諷刺那些思維單一的人為“鐵錘人”:手裡拿著錘子,滿眼就全是釘子。基於這種兼容幷包的博學和多元化的視野,芒格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與芒格一起接受訪談的李錄就是他的入室弟子。據李錄描述,芒格雖然是不折不扣的美國人,但骨子裡有著中國傳統儒家士大夫的氣質——好學、博雅、內省、理性、自制、勤奮、風骨。

在這次訪談中,芒格毫不掩飾對中國人和儒家文化的偏愛,絕非客套:“為何中國人喜歡《窮查理寶典》?我覺得是因為這本書有儒家的味道。中國有著深刻的儒家精神特性,要求人們做事謙遜,不管你多麼富有或擁有多大權力。儒家精神要求人們不斷學習、不斷工作、行為要有尊嚴、有理性。這些思想在其他國家是沒有的,碰巧沃倫·巴菲特和我的行為方式很像那些非常認真信奉儒家思想的人。”

其實,芒格的《窮查理寶典》這本書的名字就是借鑑富蘭克林的《窮查理年鑑》。《窮查理年鑑》宣揚的就是早期拓荒年代美國人的精神,講的是人生智慧,如何修身做人,這一點與中國儒家文化是不謀而合的,頗有些美國《菜根譚》的味道。

聆聽芒格的話,閱讀芒格的書,我想起一副對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人處世上,要八戒更須悟空。財富之旅就是人生之旅,追求財富的過程就是修身做人的過程。《紅週刊》在採訪中問及巴菲特和芒格能夠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李錄的觀點一針見血:巴菲特和芒格之所以能夠成功,恰恰在於他們的淡泊名利的修養。

以“八戒”避免過於狂熱和恐懼

所謂“八戒”,就是佛教中的殺、盜、淫、妄、酒、貪、嗔、痴、慢、疑。“八戒”之用於修身。芒格引用過一句非常有智慧的名言:“如果我知道我將在哪兒死去,我將永遠也不去那個地方。”人生幸福很簡單,避開壞習慣,養成好習慣,拒絕酗酒、吸毒、濫交、賭博、交通違章,你就屏蔽了人生大多數高概率風險。

“八戒”之用於處世。很簡單,避開垃圾人。芒格說的很有智慧:“絕不要和豬打架,如果你和它打架,你會弄髒自己,但豬會樂在其中。”

“八戒”之用於消費。很簡單,避開冗餘,理性消費。芒格生活很節儉,很簡單,不是沒錢,而是理性。例如搭飛機他會坐經濟艙,他說過:“第一,我一個人坐專機太浪費油了;第二,我覺得坐商用飛機更安全;第三,我一輩子想要的就是融入生活,不希望自己被孤立。”不管飛機晚不晚點,他坐經濟艙只要有一本書就不會覺得浪費時間。芒格是沒錢嗎?他有私人飛機,給太太用,而且伯克希爾旗下擁有世界最大的私人飛機公司NetJets。

“八戒”之用於投資。很簡單,避開垃圾股,以合理的價格買入好公司。芒格對格雷厄姆的“撿菸蒂”不以為然。“我得說,作為一個投資者,格雷厄姆需要學習很多東西。他評估公司價值的理念形成於大蕭條時期,他總是對市場草木皆兵,這種恐懼後遺症伴隨他的餘生。我以為,作為投資者,格雷厄姆不如巴菲特做得好,甚至也不如我做得好。買那些便宜的菸蒂公司是一種幻像。”因此從喜詩糖果開始,芒格就敦促巴菲特摒棄“撿菸蒂”,改為購買優質企業的路線。巴菲特實際上是三個人思想的綜合體:格雷厄姆+費雪+芒格。因為芒格,價值投資被修正為“以合理價格買入優質企業,而非以便宜的價格買入平庸企業”。

“悟空”乃上乘智慧

要八戒更須悟空。芒格之所以能做到“八戒”,是因為他看破了投資的真相,所以淡定從容,完成了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複利奇蹟。同時他也看破了人生真相,巴菲特最後選擇了裸捐,芒格也以樂善好施著稱,曾向斯坦福大學一次捐款6000萬美金。對他們來說,財富滾雪球只代表財富數字的增長,最後的“悟空”才是印證了他們思想提升和人格完善的進程。

總之,芒格的投資智慧和人生智慧是高度融會貫通的,這也是他格柵思想的體現。他說過,想要擁有一件事物最好的方法,就是讓自己配得上它。芒格一生賺取了天文數字的財富,是因為他的人生修為和智慧配得上這些財富。

(作者系獨立投資人、知名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