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大明,虽远必诛!这一战直接灭一国,使中国多一省

(说历史的女人——第339期)历史上有一场规模极大的明、越(安南)之战,即所谓的安南国和大明王朝之间的战争,当时双方投入兵力高达百万以上,堪称古代史上发生在东南亚地区最大规模的一战。不过以当时大明王朝的强大实力,胆敢侵犯,自是自找苦吃,正所谓:犯我大明,虽远必诛!这一战的结果是,大明王朝直接灭掉了一个国家,使中国多了一个省。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聊聊,为什么会发生这次规模巨大的大战,以及大明王朝究竟是怎样灭了一个国家的。

犯我大明,虽远必诛!这一战直接灭一国,使中国多一省

这还得先从安南国说起。越南在古代叫安南,本来从秦朝开始就是中国的地盘,直到五代时,它才趁中国内乱而独立,但一直到宋朝才被我们承认是独立的藩属国。当然我们就是它的宗主国,藩属国每年得给宗主国进贡、朝贺。本来也相安无事,直到明朝,即永乐大帝朱棣在位时,安南国比较嚣张,总想闹事,屡屡进犯、骚扰大明边境,这才发生了本次战争。

本来明王朝并不想挑起战争,所以起先是以警告为主,让他们把抢到的土地还我们就可以了,可是当时的安南胡氏政府阳奉阴违,一面假惺惺答应,一面继续抢夺我们的土地,以为山高皇帝远,不把大明王朝放在眼里。在多次严重警告之后,安南胡氏政府仍然我行我素,明成祖朱棣终于忍无可忍,发出“犯我大明,虽远必诛”的呼声,于是才发生了这次史上最大规模的明越之战。

不过这场战争还是有个导火线。原来安南这个胡氏政权就是伪政权,它的国王胡仓是篡来的。安南本来的国王叫陈日昆,在明洪武三年(1370年),朝廷发生了一次政变,国相黎季犛杀掉国王篡位,但黎季犛没有直接当国王,只当了个“太上皇”,让自己的儿子黎仓继位,也许是做贼心虚,他把自己的姓也改了,改成姓胡了,所以安南的国王就是胡仓。

本来大明朝也不想管这破事,藩属国的王位之争向来都是自我决定,谁当国王都无所谓,只要听我话,给我按时上贡就可以了。可是这位胡仓不老实,想耍滑头,在一次给大明朝贺时,让使臣对明成祖朱棣说,我们安南的国王陈日昆驾崩,没有后代,所以只有让近亲来继承王位,而胡仓是老陈的外甥,所以就接班了,现禀告您一下。朱棣一听这话,就很怀疑,他知道老陈这人也是后宫佳丽三千名,不可能绝后,这里面肯定有猫腻,老胡这是糊弄我吧?于是就派特使杨渤去调查真相。

也许杨渤被人收买了,回来说情况属实。本来就没啥事了,可是后来逃往老挝避难的安南国前国王的弟弟陈天平来到大明朝廷,把胡仓篡权的事情全对朱棣说了,并且鼻子一把泪一把地哭,“吾皇,您得为臣做主啊!”这下永乐大帝不高兴了,胡仓你小子,骗我不是?拿我大明皇帝当猴耍啊?于是就想去教训他一通。可是朱棣也不是傻子,转眼一想,这个小陈不是骗我的吧,你又没有拍个视频什么的,咋能证明这是真的?且慢,观察观察再说。

到了年底,安南国使者又来进贡。朱棣把陈天平叫来,想对着使者的面把这事搞清楚。陈天平就跟着朱棣一块来了,当然了,有老朱撑腰,小陈一副器宇轩昂的样子。胡仓的使者一见到陈天平,一愣,这不先帝的老弟吗?他既然跟天朝皇帝在一块,老胡这事八成被皇帝知道了,他立马吓傻了,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道,“王爷饶命!这事都是相国干的,与小人无关。”

朱棣一看,什么都明白了。这老胡,也太大胆了吧。不过朱棣这时还是忍了,毕竟,这是安南国内政,也没必要太过干涉,只要胡仓承认错误,把王位重新让出来,还给陈家,寡人也就不计较了,一切以和为贵。于是就把这事通知胡仓,让他还政于陈氏,然后派人送陈天平回国当国王。

不过这个狡猾的胡仓只是表面答应了,在陈天平回国途中,他就派杀手把陈给刺杀了。当时明朝还派了大理寺卿薛品护送陈天平,小陈还没有到家就毙了,薛品没有完成任务,觉得愧对皇上信任,回去没法交代,便当场自杀以谢国人!这事传到朱棣耳朵后,皇帝终于大怒,“蕞尔小丑,罪恶滔天,犹敢潜伏奸谋,肆毒如此,朕推诚容纳,乃为所欺,此而不诛,兵则奚用?是可忍孰不可忍!”这时正好又传来安南人骚扰大明边境的事情,于是当机立断,犯我大明,虽远必诛!打!

犯我大明,虽远必诛!这一战直接灭一国,使中国多一省

要打就绝不能手软,必须一棍子打死。永乐四年七月,朱棣发布讨胡檄文,历数胡氏父子20条罪状,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大将军,统帅80万大军讨伐安南。但由于安南路远,在出征途中发生意外,明军统帅朱能病亡,便由右将军张辅代之,继续前进。张辅此人三十出头,年富力强,领兵打仗很有一套。他先制造舆论,把胡氏父子的罪行二十条刻在木板上放到河里顺流而下,先发了一个新闻。安南的百姓见到这个消息后,相互转发朋友圈,大家立马都知道了胡氏篡位的信息,于是民心大乱。

不过胡仓也不是吃素的,你带80万人,好,我弄100万人,不,200万!于是他召集了200大军迎敌。据史家分析,这个胡仓估计是吹牛,当时整个安南国才七八百万人,他这一弄就200万大军?应该水分不小,但不管怎么说,胡仓也是拼了。大明军队杀到。张辅指挥大军势如破竹,很快打到安南首都,兵临城下。

犯我大明,虽远必诛!这一战直接灭一国,使中国多一省

胡仓一看,好家伙,明军黑压压一片,立马怂了,做起缩头乌龟,不敢主动出击,准备以防守为主,跟明军耗下去。他的想法是抗他二年,明军粮草肯定跟不上,就会撤军。可没想到的是,明朝大军声势太大,而且将士个个英勇无比,猛烈攻城,守城的安南士兵吓得腿发软,拿起弓箭,双手直发抖,箭都不敢放了,纷纷逃走。

城破。明军一拥而入。眼看战争要结束了,这时突发变故!只见前面突然出现一支特种兵!明军吓傻了。这特种兵不是别的,它是胡仓的秘密武器,大象军!一群大象向明军横冲直撞,明军大败,于是赶紧收缩,稳住阵脚。因为明军势大,还不至于一下就完了。收兵之后,明军统帅张辅并不慌乱,心道,你胡仓小子给我玩阴的,哼哼,幸亏老子熟读兵法,给我斗,你还嫩点!于是立马想好了破敌之计。

第二天,双方重新开战。胡仓故伎重演,放出大象军团,冲杀过来。眼看象群杀到,明军里突然蹿出一群怪兽,吓得大象们丢盔卸甲,扭头就跑。原来明军冲出的怪兽其实是马,马本来怕大象,但蒙上了布就看不见大象了,也就不怕了。头上的布上画着狮子老虎之类的,把大象们吓得够呛,明军又在后面放火铳,大象顿时来个大掉头,反把胡仓的军队撞得七零八散。明军大胜。张辅这种玩法其实不是独创,早在春秋时期的城濮之战中,晋军就使用过蒙虎皮的马进行过冲锋。后来在三国时,诸葛亮对付孟获的大象军团,就拷贝过这种玩法,今天再次被张辅拷贝了一把。

犯我大明,虽远必诛!这一战直接灭一国,使中国多一省

​明军大获全胜。这时朱棣也忘了给陈天平的承诺了,也不想帮小陈复国了,干脆一步到位,把安南国灭了,划归大明版图算了。于是永乐大帝“诏告天下,改安南为交趾,设三司”,直接把安南变成大明的一个省,或者说使当时的中国多了一个省。明成祖朱棣通过一场大规模的大战,使中国的领土又扩大了不少。只是后来过了许多年,安南又闹“安独”,安南才又独立,才形成了现在的越南。不过,在当时,这一仗确实打得漂亮,应给永乐大帝点赞!(文/冰岛啖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