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殼穿甲彈爲什麼都長著一副怪模樣?

多維度思考


首先,我說的這個次口徑穿甲彈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爺爺,二戰就出來了。

首先是時間,這種彈藥二戰就出現了,最開始是德軍用來對付毛子坦克的,在斯圖卡上的機炮有用。

其次工作原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發射後彈託分離,內部的穿甲核心以高速奔向目標穿透對方。而我貼出的這種次口徑年份上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的爺爺,他的原理是發射後“彈託”——就是抱著穿甲核心的那個彈體不分離,直接奔向目標,外部彈體擊中目標後首先先破壞一部分裝甲,然後內部的鎢合金穿甲核心繼續穿透剩下的裝甲,與其他碎片進入坦克內部殺傷人員和破壞設備,類似大口徑反器材武器或者專業穿甲燃燒彈的原理,銅殼外面往往抱著合金的穿甲核心。而且這類炮彈因為外彈體和被帽穿甲彈的被帽有異曲同工之效,都有轉正效應,但是由於有礙氣動,所以往往戴個風帽。

再次,次口徑穿甲彈的武器口徑二戰時期往往是88~100毫米,而且雖然現在大口徑的都用上了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但是次口徑彈藥卻在小口徑高炮或者槍械類武器上大放異彩。

這是二戰次口徑穿甲彈的原理

下面的是次口徑類各種彈藥的圖

可以從上圖看出,次口徑穿甲彈有兩大類,意識線軸型,意識流線型。

下面是次口徑在現代小口徑高炮以及槍械類的應用

這個大家都很熟悉吧,瑞典著名高炮的彈藥,其中就有次口徑的,而且是帶了個風帽的線軸型次口徑

下次不要說到次口徑就想到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很LOW的,次口徑(線軸型)穿甲彈工藝比脫殼簡單,穿甲效果可以提升50%,而且很適合小口徑武器,你總不會12.7或者高炮的也給我來一個尾翼穩固脫殼穿甲彈吧,那要多費事多貴啊。

說白了,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那邊不可能有我們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因為那是大口徑才用的,更多的是用小口徑高炮或者大口徑槍械的專用次口徑穿甲彈,因為次口徑穿甲彈(線軸次口徑或者流線型次口徑)的工藝和成本更適合這類武器


神兵阿東


中國的脫穿技術怎麼樣

在這個世界上,脫穿技術總共分為四個梯隊,第一梯隊中只有中美俄,第二個梯隊中有德國法國以色列等國家,第三個梯隊中日本韓國等其他能夠自主生產穿深超過500毫米穿甲彈的國家,而最後一個梯隊所代表的是其他不入流的國家,這些國家沒有能力自主生產穿深超過500毫米的脫穿。第一梯隊中能夠坐穩交椅的只有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只能勉強算是第一梯隊。

目前已知的是世界上穿深最高的脫穿還是美國的M829A4穿甲彈,即使按照國內軍事愛好者們最為保守的計算,這種穿甲彈在兩千米處的穿深已經超過M829A3穿甲彈達到了750-780毫米。而中國的三期彈和似乎並不存在的四期彈的穿深大概只有700毫米上下,因為關於三期彈穿深,國內的軍事系統內的人員有著兩種不同的說法,因為毛總師在公開講座上的6**穿深疑似藏私。

之所以將俄羅斯歸入第一梯隊,是因為在俄羅斯自己的宣傳中,俄羅斯最新的穿甲彈能夠擁有超過美國的穿深最高的穿甲彈的穿深,但是因為俄羅斯一向的虛假宣傳,這樣的傳言有多少的可信度都是一個未知數,即使這樣的傳言有一部分俄語的資料的佐證。因為在北約手冊中M111穿甲彈的穿深是150/60°,但是在俄羅斯的手冊中M111的穿深是180/60°。

所以說中國的脫穿技術可以說是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因為保密的原因,有很多相關的資料都沒有被披露,所以更多的對於中國穿甲彈的資料還是依賴於某些喜歡水群的內部工作人員聊天記錄。但是人盡為知的是這些內部人士的能夠說出來的數據一定是摻雜了水分的,是不能夠完全取信的。所以說目前只能確定中國的穿甲彈技術走在世界前列卻不能確定那些東西走在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