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識別技術的濫用,正在毀掉追求智能時尚人羣的隱私

自從指紋識別的方便性讓眾多商家獲得商機以來,各式的生物識別技術就被加載到了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技術應用中。為了追求商業利益,有些商家正在濫用生物識別技術,可能導致讓用戶的隱私陷入風險。

生物識別技術的濫用,正在毀掉追求智能時尚人群的隱私

從技術上來講,生物識別是一種安全識別登陸技術,它就是傳統的口令、密碼的一種替代技術。

由於每個人的生物特徵不同,所以生物特徵識別更具方便性和安全性。然而,這並不代表生物識別技術本身以及完全具備了足夠的安全性,足以讓用戶的隱私得到安全保障。如果商家本身缺失安全保護的意識以及安全技術的儲備,那麼用於智能應用的這些生物特徵就會存在安全風險。而這些風險一旦爆發,用戶僅有的生物特徵可能就會被洩露,或被非法者取得。那麼,用戶就暴露了自己在世界上唯一的、不可更改的生物密碼。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在現在的商業中就正在發生。

生物識別技術的濫用,正在毀掉追求智能時尚人群的隱私

據美國科技新聞網站Engadget報道,日前,微軟公司總裁史密斯( Brad Smith)發表官方博文,談到了人臉識別給社會帶來的複雜影響。史密斯表示,人臉識別成為目前熱門的技術,但存在被濫用的風險,社會影響巨大。

拿目前最流行的生物識別智能門鎖來講,由於引石老王投資的公司正在推出一把國密安全智能鎖的原因。因此引石老王對智能門鎖行業做了近半年的市場調研發現:目前大部分的智能門鎖企業都是從傳統的五金門鎖或電子門鎖企業轉型而來,所以,可以說很多智能門鎖企業缺乏一定的網絡與電子的技術儲備,有信息安全技術儲備的更是寥寥無幾。但是,為了提高門鎖產品的銷售亮點,指紋、人臉這些技術就被統統使用在門鎖上了。

生物識別技術的濫用,正在毀掉追求智能時尚人群的隱私

相對於傳統的數字密碼、口令方式,生物識別具有防偽性號、私密性強、而且可以隨時攜帶、不怕忘記,肯定是一種更安全、方便的方式。但是,目前生物識別技術並沒有完全成熟。所以,為了避免安全風險,有的設備廠家索性不將設備聯網,但即使這樣,本地生物特徵的存儲、識別依然存在很多問題。一些還不成熟的生物識別技術很容易讓非法者通過假冒、複製進行識別登陸,給智能設備帶來更多的安全風險。另外,也有一些智能設備為了更好的進行大數據處理,通過遠程來實現生物識別,這樣更是對用戶的隱私造成了風險。

試想,在這個技術高速發展、企業與產品高速迭代的時代,先不說智能產品使用了哪種專業的安全技術對用戶生物特徵進行保護,假使一家企業轉型或者破產,那麼使用這家企業產品用戶的生物特徵將會被怎樣處理呢?

生物識別技術的濫用,正在毀掉追求智能時尚人群的隱私

面對生物特徵的商業應用,業內眾多專家呼籲用戶謹慎使用,國家加強監管。因為人的生物特徵有且僅有一套,所以將它用於身份驗證,就相當於在不同的應用中使用了相同的口令密碼,那麼一旦非法攻擊者取得了這些生物識別的信息,用戶在其他應用的賬戶也就有風險了。

事實上,從安全性能上來講,這些生物識別技術面臨的風險都是大致相同的,只要系統存在漏洞,黑客就可以輕鬆攻破。所以真正要提起用戶警惕的是企業智能產品是否使用了穩定、專業的系統,是否有真正的安全防禦技術來保護好用戶的生物特徵信息安全。對於生產企業來講,絕不能為了商業利益,採用簡單的私有協議,簡單的加密技術就使用生物識別。這樣的產品就可能會毀掉這些追求所謂智能時尚人群的隱私。

生物識別技術的濫用,正在毀掉追求智能時尚人群的隱私

引石老王:從事信息安全工作20年,國內首批商業密碼從業人員,國家商業密碼應用的參與者與見證者。專注物聯網、人工智能應用的遠程控制指令的加固授權,致力於系統的反劫持防禦與信息安全反黑。

關注引石老王,為您解讀安全與高科技,提高安全意識,保障個人信息安全。歡迎關注交流、留言探討,期待與您的互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