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頂級食材,但是製作過程極其「殘忍」,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在中國,真可以說走到哪裡、吃到哪裡。全國各地的飯店、酒家、餐館、食攤比比皆是,尤其是各大中城市,僅在一地,就可以品嚐到南北各地的飲食風味,葷素名菜,點心面粥,應時小吃,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是美食,這也滿足了許多吃貨們的味蕾,世界上的美食有很多,在中國也很多吃貨,今天要分享的是雖是頂級食材,但是製作過程極其“殘忍”,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雖是頂級食材,但是製作過程極其“殘忍”,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這道菜就是“鵝肝”,鵝肝能補氣養血,它獨特的烹飪技巧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特別是法國的鵝肝調理,口感細膩且入口即化,昂貴的價格更讓普通人難得一品其美味。這種脂肪肝質地細嫩、風味鮮美,被歐美人士尊為世界三大美味之首。鵝肥肝含脂肪40%—60%,相當於裝飾蛋糕的奶油。享譽世界,不少人去這個國家就是為了嘗一嘗這個菜,這個菜雖然好吃,但是你們有了解它是怎麼做成的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看完之後,你還會吃嗎?

雖是頂級食材,但是製作過程極其“殘忍”,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在我們源遠流長的傳統美食中沒有鵝肝這一環,但法國人卻想出了用混合了小麥、玉米、脂肪、鹽的飼料來進行4個星期的強化餵養的方法,使鵝“肝病變”。首先,在鵝還沒有出生沒多久的時候,幼鵝就被擠進小籠子,固定在專門訓練頸部肌肉的架子上。然後每天給它餵食,讓它的胃撐成一隻面袋子,等小鵝的頸部肌肉和腸胃都練得跟鋼鐵一樣堅強,再進行下一步!每天早、中、晚3次,用一個20~30釐米的鐵管,直捅進鵝的喉嚨深處,然後將飼料填塞到成年鵝的胃裡,這是為了減少肝的運作,來保證鵝肝的肥大美味,這對鵝來說,是相當殘忍的。

雖是頂級食材,但是製作過程極其“殘忍”,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鵝的食道也因為一天三次反覆插管早早潰爛,以至於喝的水都會從潰爛處變成血水流出來。這種填鴨式餵食最終導致鵝的肝迅速增大,其實我們吃的鵝肝就是病態的脂肪肝,可以想象鵝身體上承受的痛苦。鵝肝中也有三分之一是飽和脂肪,吃下去了一樣增加膽固醇含量, 而一起吃下去的那些不飽和脂肪對此無能為力。

雖是頂級食材,但是製作過程極其“殘忍”,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在自然界,鵝和鴨這樣的候鳥,在長途飛行之前會大肆進食,儲備能量。古埃及人早在四五千年前就發現它們的肝更加美味,就想方設法讓它們長肝。於是,那些被圈養起來的鵝,生存地全部意義就僅僅是長出更大的肝來。雖然法國的鵝肝最為出名,但是因為法國動物保護協會的強烈譴責與反對,實在是因為這做法太殘忍了,看完鵝肝的生產方法,真的,你還忍心吃嗎?希望大家可以關注小編,雖然不能帶給你們多少山珍海味,但是可以幫你在平凡的日子中過得更充足,更踏實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