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熊猫餐桌常见,古代这种动物才是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却常被吃

人和动物都是大自然一部分,应该秉持一种和谐相处的态度。在现代,熊猫是国家保护动物,然而在古代熊猫却不是国宝,相反,它经常会被古人吃掉。因为在古人眼中,熊猫是一种极为懒惰的动物,整日只吃而不劳作,所以就被古人所食用。那么古代的国家保护动物是什么呢?

古代熊猫餐桌常见,古代这种动物才是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却常被吃

古代封建社会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社会,科技并不像现代这样发达,全部靠人力劳作那是不可能的,因此黄牛就出现代替人们耕作。粮食是国家安定的根本,而黄牛又是保证粮食的重要工具,自然这种动物受到国家保护。有时一头牛的性命都比人的性命珍贵。春秋卫国国君弟弟在一次狩猎之中不小心打死一只牛,卫国君二话不说把弟弟判死刑,由此可见牛有多么珍贵。

古代熊猫餐桌常见,古代这种动物才是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却常被吃

秦朝开始,黄牛和百姓一样都要上户口的。如果哪一家的黄酒死了,那么官府就会派人登记牛到底是怎么死的,倘若是人为,那么杀黄牛的人就会被判刑。唐朝时期更是严格规定不准杀牛、驴。所以在小说《水浒传》中经常出现的好汉吃牛肉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古代熊猫餐桌常见,古代这种动物才是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却常被吃

所以像牛肉这种食品在古代是极难吃的,当然王公贵族倘若想吃牛的话自然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如果百姓实在不得已把牛杀掉,那么官员必须在身边监督,而且耕牛身上的三件物品要上交给国家,分别是牛角、牛筋和牛皮,这三件宝物对打仗有着重要意义。牛角可以做号角,牛筋可以做弓箭,牛皮可做帐篷。随着科技的发达,牛这种动物也逐渐被淘汰,慢慢地人也开始食用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