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知識7:場面調度-區域空間

電影小知識7:場面調度-區域空間

由於大部分影像都處理到想象上的深度空間,導演必須在心理上以此考慮來構築視覺效果。平面安排形狀、線條、色彩質感固然重要,但電影影像同時得兼及人的故事。

導演為避免影像趨於平面,往往會豐厚其影像。於是構圖至少需要顧及中景、前景、背景三個層次。這種技法不僅賦予影像縱深感,也大幅改變對比主導焦點,給予影像含蓄或明顯的特色。例如一個站在中景的角色,其前景往往會“評論”其意義。

用什麼鏡頭來拍攝題材,是導演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他要用多少細節?靠主體多近?景框內的空間會影響觀眾對被攝物的反應。導演必須用不同的鏡頭來決定空間之大小。但多大的空間才恰到好處,正視問題所在。

生活其實與藝術一樣,人們都是在固定空間中對某些事物做反應。當空間的傳統被破壞時,人們本能地會提高警覺。空間配置原則在人類社會中很常見,它洩露了人類對權威的態度。

比如我們走進電影院,總會選擇與別的觀眾有“適當距離”的座位;例如在教室中,空間可分為教室及學生兩個比例,但因教師權威,他一個人所分配到的空間就大於學生在團體中每個人所分到的位置。

無論人們自以為有多平等,也常逃不出這種空間傳統。當重要人物進入擁擠場合時,大家也會為他騰出空間——通常讓出的空間比自己佔的大多了。

在電影中,空間是一項重要的溝通媒介,空間可以告訴觀眾角色的心理和社會關係。導演可以輕易利用不同的空間傳統來定義、調整、改變角色的心裡和社會關係。而且當關系建立後,導演可以改變攝影機的鏡位,來繼續挖掘更深的意義。

攝影機拍攝人或物一共有五種基本方位,從心理學上看,每種方位都代表了不同的隱喻:

(1)完全正面——面對攝影機;(2)四分之一側面;(3)側面——人物注視右方或左方;(4)四分之三側面;(5)背對攝影機。

如果觀眾認同攝影機的鏡頭,那麼演員的位置和攝影機的關係就決定了觀眾的反應。

完全正面的方位是最親近的——人物面對觀眾,邀請觀眾參與角色的一切。通常演員都會忽略攝影機的存在,而觀眾的位置正好讓其毫無阻攔地觀察演員的所作所為。

大部分導演常用四分之一側面的位置。因為它的參與感不如完全正面。側面較疏離,角色並不知道他被觀察。四分之三側面的位置則更甚,通常用來表示人物的不友善及反社會的情感。

空間的大小可以用來象徵不同的意義。一般而言,鏡頭越靠近,被攝主體的限制感亦越大,這種鏡頭稱為緊的取鏡。相反鏡頭越遠即為松的取鏡,象徵自由開闊。

牢獄電影因此喜用中景與特寫,如羅伯特·布烈松的《死囚逃生記》,鏡頭幾乎就全集中在主角拷了手銬的特寫上。主角一開始就在準備逃亡,布烈松利用緊的畫面來強調主角不能忍受的封閉感,這種空間張力直到片尾主角逃亡成功才放開。

導演也常常會用完全中立的物體和線條來象徵人的受困,換句話說,用物體來籠罩一個形象。安東尼奧尼的《紅色沙漠》中,女主角在講述一個朋友的精神奔潰,觀眾知道她說的是自己,而且表面的影像已經暗示了她的受困——她說話時,身後的門框有如棺材般地關著她,強化著她的心理桎梏。

空間也可用做複雜的心裡變換。當一個人物離開畫面時,鏡頭可以稍移動,比如用橫搖來調整空白空間造成的不平衡感,亦可靜止不動,捕捉畫面的失落感。強調兩個角色的敵意時,可以將二人置放於畫面邊緣,中間隔著大的空間,或者讓一個角色侵入另一個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