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清明節習俗看看明萬曆《太谷縣誌》如何記載

清明節 這一天,人們遠足踏青遊玩,故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後逐步加入掃墓祭祖內容。“掃墓增土,備牲禮致祭”(明萬曆《太谷縣志》)。明清時期,當地外出踏青的人漸少,祭祀上墳的人漸多,成為民間最隆重的祭祖日,故又稱“鬼節”。

這天,人們早早起來,洗臉淨手,帶上供品到祖塋拜祭。上墳時要剷除墳頭雜草,每個墳頭要插一束蓮花狀紙紮,然後設供、燒香、焚紙、奠酒、叩首。祭畢,要在墳頭上加幾許新土,清理墳地。新墳則在清明節前一天進行祭奠。在外地的人也要儘量返回家鄉祭祖,稱“千里上墳”;若離家太遠不能回來,也要在當地遙祭。民間有“清明二日一百五”之說,意思是清明前兩天是遷墳、配頭(冥婚)的日子,禁忌婚嫁、走親戚。

清明節居民要吃餃子,並備各色菜餚。因“清明”當地方言念做“精明(讀jimi),認為吃餃子可以讓人變得聰明。2008年,國務院批准清明節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的活動內容越來越豐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