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旅遊興疆戰略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自治區旅遊發展大會交流發言摘登

实施旅游兴疆战略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交流发言摘登

培育壯大旅遊產業全力服務總目標

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

按照自治區黨委關於“大力實施旅遊興疆戰略,推動新疆由旅遊資源大區向旅遊經濟強區轉變”的要求,緊盯“到2020年,實現接待國內外遊客3億人次,旅遊總消費1萬億以上”目標,旅發委將從4個“做好”上努力。

一是理念引領,做好規劃。重點做好《鄉村旅遊發展規劃》和《南疆四地州旅遊扶貧規劃》,提升完善紅色旅遊、生態旅遊、康養旅遊、旅遊公路、旅遊公共服務等專項規劃。面向全國,打造高端、個性、多樣的旅遊體驗平臺,培育精品旅遊目的地;面向全疆,培育特色產品、完善產業鏈條,打造3小時城鄉休閒旅遊承接地;推進“多規合一”,加快建立自治區、地(州市)、縣、鄉區域間統籌推進、協調發展的規劃體系。

二是需求導向,做好統籌。順應遊客期待,依託資源優勢,豐富旅遊產品,提升景區品質和內涵;圍繞遊客需求,完善交通、通訊、廁所等配套設施;針對突出問題,強化旅遊管理,提升人民群眾旅遊“滿意度”和“美譽度”,完善安全保障,確保旅遊安全有序。

三是用好載體,做好宣傳。圍繞叫響“新疆是個好地方”品牌,全方位、立體式、全媒體、全民開展旅遊宣傳,提升旅遊品牌影響力;推進旅遊信息化、智能化,開發“一部手機遊新疆”;突出補齊“購物短板”,加快推進旅遊商品研發設計、推廣銷售,讓新疆名優農副產品成為“新疆禮物”和宣傳新疆的新名片。

四是實施旅遊+,做好融合。+文化,講好新疆故事;+體育,打造一批國內知名乃至世界有影響力的體育旅遊精品賽事品牌;+鄉村、城鎮建設,讓美麗的鄉村成為旅遊的新亮點;+地質、+氣象,豐富旅遊業態;+金融,聯合推出旅遊金融產品,壯大市場主體。旅發委將繼續深化與各部門及涉旅行業的對接合作,在融合中增強發展新動能。

自治區旅發委將以旅發大會為契機,推動新疆由旅遊資源大區向旅遊經濟強區轉變;由觀光旅遊向觀光休閒體驗式旅遊轉變;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由門票經濟向旅遊綜合消費經濟轉變;由旅遊“一家”向“旅遊+”融合發展轉變,實現旅遊高質量發展,讓旅遊成為拉動新疆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全力推進交通與旅遊融合發展

自治區交通運輸廳

加快新疆旅遊產業發展,交通責無旁貸。

一是迅速凝聚共識。及時成立交通運輸廳“加快推進交通與旅遊融合發展”領導小組,制定出臺“交通運輸與旅遊融合發展十二項舉措”。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研究開展《公路交通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戰略研究》,將支撐促進旅遊發展納入“交通強區”戰略規劃。組織制定《自治區旅遊公路規劃》《自治區道路旅客運輸促進旅遊業發展實施意見》。

三是完善基礎設施。加快推進景區路和風景道建設,構建內通外聯、銜接順暢的旅遊公路網。積極推進S315唐布拉百里畫廊旅遊公路、G314布倫口—塔縣—紅其拉甫公路、塔里木沙漠公路等一批“交通+旅遊”示範工程。

四是服務便捷出行。加快構建與鐵路、民航、城市公交等相銜接的道路客運集疏運網絡,推進聯網售票、城市公交“一卡通”。加強公空聯運,增設機場到重點旅遊景區的客運班線。

五是體現區域特色。規劃建設進出疆通道、南北疆經濟走廊帶、交通樞紐、旅遊景區、城市周邊的特色主題綜合服務區,拓展服務功能,為全域旅遊打好堅實基礎。

下一步將突出規劃引領作用。加快出臺《新疆交通運輸促進旅遊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按照“一路一景色,一步一風景”的設計理念,打造富有新疆特色的品牌景區;拓展交通旅遊市場。整合優質交通資源、旅遊資源,用市場機制推動“交通+旅遊”綜合開發;加大交通旅遊供給。打造一套“路景合一、行遊一體、主客共享”的公路慢行系統。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以路為媒助推鄉村旅遊提質升級;提升公路服務品質。推進多層次旅遊公路服務設施體系建設、“廁所革命”、全區公路聯網收費、非現金支付等服務,全面提升道路運行效率;優化旅遊運輸服務。創新旅遊客運運力投放和退出機制。加快重點旅遊景區客運站建設,提升旅遊客運“一站式”綜合服務能力。

發揮資源優勢推動阿勒泰旅遊業高質量發展

阿勒泰地委、行署

阿勒泰地委、行署貫徹落實自治區大力實施旅遊興疆戰略,要搞好規劃、打造線路、打造品牌、搞好推介宣傳、帶動產業發展。

一是高起點編制旅遊規劃。編制完成《全域旅遊規劃》等4個規劃,確立“以旅遊業為主體,牽動一產、託舉二產”的發展思路和“不開荒、不開礦、不開水電”的“三不開”原則。

二是寬領域打造精品線路。以喀納斯為龍頭,推出以富蘊、阿勒泰市、禾木三大雪場和阿爾泰山千里畫廊為支撐的“四區一帶”冬季旅遊線路和東起吐魯番經富蘊到喀納斯、中起烏魯木齊經五家渠和北屯至喀納斯、西起庫爾勒經天山公路和克拉瑪依至喀納斯的“三軸六環”夏季旅遊線路,構築“高速路連縣市、等級路連鄉村、砂石路通景點”的公路網,“幹線飛全國、支線飛全疆、通航飛景區”的航空網和“環繞準噶爾盆地欣賞大美新疆”的鐵路網。

三是高質量打造旅遊品牌。圍繞“淨土喀納斯,雪都阿勒泰”核心品牌,打造紅色遊、綠色遊、銀色遊、金色遊和文化遊的產業品牌;打造“黃金寶石低氘水”“駝奶蘑菇大尾羊”“駝絨哈繡寶石畫”的產品品牌;打造“道路通、賓館熱、廁所淨、環境優、人文好”的服務品牌。

四是多渠道做好推介宣傳。用好媒體、互聯網和遊客平臺,鼓勵網絡達人成為阿勒泰旅遊的宣傳者。與國內高端媒體和旅遊業大型企業建立實際合作關係,提升阿勒泰旅遊的業界美譽度和市場影響力。

五是新思路帶動產業發展。堅持構建“千里畫廊、百村增收、萬戶就業”的產業格局,引導農牧民參與旅遊產品開發和旅遊服務,探索現代旅遊業態與草原牧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深度融合、相生互動的新模式。

著力把吐魯番旅遊業打造成富民產業

吐魯番市委和政府

吐魯番市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關於發展旅遊業總體部署,緊抓社會大局持續穩定釋放的紅利,高起點、高標準推進全域旅遊發展,切實把旅遊產業打造成為促進群眾增收的富民產業。

一是實施景區升級改造,盤活傳統優勢資源,構建大景區品牌體系。圍繞歷史文化遊,推進交河故城、高昌故城、長城烽燧“三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開發,放大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坎兒井樂園、吐峪溝村寨等景區內涵,提升13個國家級文物景點整體品質。圍繞自然生態遊,抓好火焰山國家地質公園、艾丁湖國家溼地公園等大景區建設。規劃建設5個葡萄主題公園,推動觀光遊向深度遊轉變。

二是豐富旅遊業態,整合旅遊產品,拓寬旅遊產業發展空間。舉辦小型化、多樣化“快閃”景區文化活動,推出沙療康養、沙漠排球、沙漠衝浪、景區觀日等體驗式項目。發揮民間工匠藝人作用,挖掘製作吐魯番織錦、壁畫等一批文創產品,開發葡萄酒、桑葚幹、哈密瓜汁等一批精品農副產品。

三是完善功能配套,優化旅遊環境,著力提升服務水平。加大航線培育力度,旅遊航線由2016年的3條增加到目前的11條,通航城市達15個。協調推動烏吐動車“公交化”運行,開通旅遊專線和線路車,構建機場、高鐵站直通景區的快捷交通體系。大力發展智慧旅遊。

四是抓好鄉村旅遊,搭建富民載體,帶動群眾就業增收。實施19個特色旅遊小鎮建設,引導農民建設精品採摘園、觀光園30個、民宿客棧165家、星級農家樂174個,以旅遊助推鄉村振興。大力發展農家特色餐飲,培育旅遊富民產業鏈,帶動4萬名群眾吃上“旅遊飯”。

五是加大營銷推介,強化政策扶持,助推旅遊業快速發展。充分發揮自媒體和網絡媒體的作用,製作宣傳推介片、微視頻,並在內地主要客源城市開展推介活動。扶持一批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旅遊龍頭企業發展壯大。

為喀什旅遊快速發展“添磚加瓦”

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揮部

2017年以來,上海援疆前指將旅遊援疆作為上海產業援疆的重要內容,圍繞總目標主動聚焦脫貧攻堅任務,堅持擴大規模、提升效益並重推進,強化統籌、整合資源,創新方法、分項實施。

堅持精準營銷,助力“送客進喀”常態運行。以上海為中心、以長三角為輻射帶,大力開展喀什旅遊宣傳營銷;指導企業建立遊客回訪機制,及時提升服務和產品品質。2017年以來,我們多方協調上海航空和旅遊骨幹企業,以開行旅遊包機、旅遊專列為切入口,瞄準優質客源,積極培育喀什旅遊長三角市場。今年上海已開行旅遊援喀包機13架次、送客1600人,均為喀什八天七夜遊;開行旅遊援喀專列5趟、送客2000餘人。

堅持精準扶貧,助力旅遊富民落到實處。近年來,上海援疆前指投資近7億元,助力喀什打造澤普金湖楊、巴楚紅海、宗郎靈泉等南疆旅遊地標,在此基礎上完善旅遊產業鏈,帶動旅遊就業創業,實現旅遊就業3萬餘人。在對口援建四縣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形式,試點推進鄉村旅遊示範村建設,幫助完善設施、開發項目、開拓市場;將鄉村旅遊示範村納入旅遊包機線路,組織遊客購物實現農民增收;紮實推進旅遊就業工程,今年新增旅遊直接就業崗位400餘個。

堅持優化品質,助力旅遊業態創新發展。積極引入上海高校旅遊規劃骨幹隊伍,開展喀什旅遊資源普查,編制地區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和喀什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助力喀什建立完備的旅遊規劃體系。依託“旅遊+”平臺,推進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設立喀什分部,力爭打造南疆文化旅遊地標。聯手西藏阿里地區開發新藏線自駕遊線路,今年新藏線自駕遊客已突破3萬人。推動房車旅遊,首批10輛房車已運抵喀什。

堅持塑造品牌,助力“醉美喀什”譽滿申城。推動滬喀兩地企業聯手踏勘項目、踏勘線路,策劃推出了喀什五日遊、八日遊、十日遊等精品線路。爭取上海市旅遊局支持,建成新疆旅遊上海推廣服務中心,籌建上海喀什旅遊宣傳推廣中心,並協調滬喀旅遊企業建立“滬喀旅遊營銷聯盟”,依託上海50個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和188個旅遊信息服務點,推介新疆旅遊。

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旅遊經濟強區

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自治區發改委在深入推進旅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完善政策配套,促進轉型升級,培育發展新動能等方面作出了積極努力。

一是強化規劃統籌。積極將旅遊業納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突出旅遊業發展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位置。

二是抓好項目建設。建立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儲備庫,編制落實自治區《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期建設方案》。落實中央及自治區預算內資金5.7億元,支持重點文化旅遊項目、鄉村旅遊及紅色旅遊等基礎設施建設。鐵路、公路、機場等旅遊交通設施建設保障力度不斷提高。

三是拓寬融資渠道。研究設立新疆旅遊產業發展基金,組織完成了自治區首支發行12億元的旅遊產業專項債券申報工作。

四是完善配套政策。制定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關於貫徹落實〈建立國家公園體制總體方案〉的意見》《進一步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實施意見》等。降低了不合理景區門票價格,落實了旅遊星級飯店用電與一般工業企業用電同價政策,並及時調整涉及旅遊行業的收費標準。旅遊援疆工作有效助力旅遊發展。

同時還為促進旅遊業發展制定了具體措施。

一是加強旅遊發展頂層設計。構建以自治區規劃為總綱、地州規劃為框架,自治區旅遊發展規劃為基礎,各個區域層次規劃銜接相對完整的規劃體系。全面落實自治區《實施新疆旅遊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三年行動方案》。

二是完善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認真落實2018年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建設任務;組織實施自治區預算內資金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建設;著手開展國家新增的72個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前期工作。

三是提升交通旅遊服務保障。加快鐵路在建項目建設,推進烏魯木齊機場改擴建、烏魯木齊至喀什高鐵等項目前期工作,規劃建設一批通用機場,鼓勵開通短途旅遊觀光航線,協調加大旅遊專列開行力度。

四是優化旅遊發展市場環境。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動態管理機制。做好旅遊市場價格監管工作。進一步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

五是紮實推進旅遊援疆工作。協調援疆省市持續加大“送客進疆”“產業援疆”“人才援疆”力度。

打造中國屯墾旅遊主體品牌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商務(旅遊)局

近年來兵團旅遊業為推進兵團“三化”建設、發揮“三大作用”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旅遊效益逐步擴大。截至2017年底,兵團擁有旅遊企業381家;旅遊星級飯店62家;國家A級旅遊景區55家。2017年旅遊總人數與旅遊總收入雙雙同比增長三成以上。“中國屯墾旅遊”主體品牌影響力日益擴大。

二是發展環境日趨優化。兵團出臺了《兵團貫徹〈國務院關於促進旅遊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編制完成了《中國屯墾旅遊發展專項規劃(2014-2030)》等一系列旅遊規劃。

三是景區建設再上臺階。2017年185團白沙湖景區成為兵團首家5A級旅遊景區,第六師一萬泉旅遊景區成為首批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第四師伊帕爾汗景區被命名為全國首批“工業旅遊示範基地”。一系列重點景區的建設帶動了兵團旅遊業的整體發展提升。

下一步,兵團旅遊工作將以發展全域旅遊和大眾旅遊為方向,發揮兵團人文資源豐富、生態與大農業資源特色明顯以及交通區位佈局的優勢,全力實施“廁所革命”。兵團黨委研究制定了兵團旅遊廁所建設新三年行動方案,計劃每年安排財政資金2000萬元,用於旅遊廁所和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升兵團旅遊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推進資源重組。以改革為契機對旅遊資源進行優化重組,引入社會資本推進重點領域投資,形成民營、國有和政府共同參與的多元投資格局;積極促進產業融合。建立產業融合發展機制,形成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集群。

推動旅遊資源大州向旅遊經濟強州邁進

昌吉回族自治州黨委和政府

昌吉州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今年以來,我們堅決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努力使旅遊業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1—7月,全州接待遊客1410萬人、同比增長37%,實現旅遊消費239.7億元、增長42%。

堅持頂層設計,統籌推動全域旅遊發展。高標準制定全域旅遊發展規劃、意見和優惠政策,成立由州黨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旅遊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州文化旅遊投資公司,設立10億元文化旅遊投資基金,政策扶持、資金保障、強化管理等多措並舉,推動旅遊業快速發展。

強化全域理念,構建“大景區”格局。以世界“雙遺產”為龍頭,帶動江布拉克、瑪納斯溼地公園等一批景區快速發展,打造“環遊天山·千里黃金線”和“天山百里丹霞”精品路線,以交通貫通推動旅遊業與周邊地區聯動發展,形成南部天山自然觀光、中部綠洲田園風光、北部沙漠生態遊覽為主體的全域旅遊格局。

推進產業融合,藉助“旅遊+”促進產業體系升級擴容。加快旅遊與工業、農業、文化等多業態融合,推進新疆農業博覽園、瑪納斯葡萄酒博覽園、木壘萬畝旱田農業公園建設,培育特變電工、古城酒業等工業旅遊示範點,打造新疆大劇院、北庭故城遺址全民教育基地等文化旅遊品牌。

激發市場活力,催生旅遊業發展內生動力。做大做強州縣文化旅遊投資平臺和龍頭企業,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發展。樹立大宣傳、大營銷理念,開發運行智慧旅遊平臺,開展“絲路庭州嘉年華·昌吉週末快樂遊”等節慶活動,常態化推進與福建、山西兩省“遊客互送”,展示“新疆是個好地方”的美好形象。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拓寬旅遊業扶貧和富民渠道。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成星級農家樂146家。打造奇臺縣半截溝鎮等10個特色鄉鎮、瑪納斯縣小海子村等18個示範村,昌吉杜氏旅遊、木壘傳統古村落成為鄉村旅遊知名品牌,直接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3萬人。

積極探索“旅遊+”培育全域旅遊發展新動能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黨委和政府

巴州把“旅遊+”作為加快旅遊業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積極探索旅遊產業融合新路徑和發展新模式,拓展旅遊產業面,拉長旅遊產業鏈,推動全域旅遊發展。

大力推動“旅遊+文化”。深挖樓蘭文化、東歸文化等獨特內涵,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將文化靈魂深深植入到旅遊業的全過程。舉辦美食節、捕魚節、玉石節等20項文化節會旅遊活動,讓更多遊客體驗當地獨特文化。加強小河墓地、營盤古城等5處自然文化遺產保護,讓文化遺產在旅遊開發中體現全新價值。提升推廣《東歸·印象》《探秘阿耆尼》等優秀演藝作品。

大力推動“旅遊+農業”。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庭院經濟、推進精準脫貧,加快開發田園觀光、民俗體驗、鄉村康養等鄉村旅遊產品。現已創建休閒農業旅遊示範點24個、農業精品採摘園120處,打造中國美麗田園景觀2處,星級農家樂發展到221家,吸納8300名群眾轉移就業。

大力推動“旅遊+體育”。把體育健身融入旅遊全過程,積極發展具有民族風情特色的體育運動,注重遊客參與度。

大力推動“旅遊+生態”。依託森林、草原、戈壁、沙漠等多類型生態資源優勢,繼續推進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生態溼地、國家森林公園等為代表的旅遊開發建設模式,巴音布魯克景區創建為自治區級生態旅遊示範區,綜合性休閒度假項目增加到8個。

大力推動“旅遊+城市休閒”。在城市建設各個環節中滲透旅遊元素,按照建築成為景觀、街區成為景點、城鎮就是景區的要求,加快構建有歷史記憶、文化脈絡、民族風情的特色旅遊城鎮體系,推動形成旅遊發展新亮點。

大力推動“旅遊+特色餐飲”。深入開展精品菜餚、特色小吃研發評選活動,推出60多道富有地域特色、體現巴州味道的養生美食和名品菜系,開發建設10個特色餐飲街區,打造舌尖上的巴州。

大力推動“旅遊+地標性商品”。著力開發蘆葦手工、骨雕根雕、玉雕石刻等90餘種民族特色手工藝品,包裝打造輪臺白杏、庫爾勒香梨、若羌紅棗等具有巴州特色的“名優特新稀”農副產品。

發揮金融服務職能助推旅遊升級發展

工商銀行新疆區分行

在新疆旅遊產業大發展的新形勢下,作為國有大型銀行,發揮金融服務職能,助推旅遊業轉型升級發展有獨特優勢,責無旁貸。

工商銀行新疆區分行歷來高度重視支持旅遊業發展,近年來不斷創新舉措、產品、服務,先後融資支持了天池、喀納斯等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建設,通過併購重組、股權債權融資,支持了一批投資公司、酒店、旅行社,累計發放各類融資超過200億元,其中支持景區配套道路及機場建設超過100億元。自2017年起,更是將旅遊行業作為幸福產業重點予以支持。在支持“惠民旅遊”方面,深化與旅遊企業、景區、旅行社、交通部門合作,門票自動化系統、旅遊卡卡通、旅遊大出行場景建設等項目推廣卓有成效,大大便利了廣大遊客暢遊新疆。

當前,新疆“旅遊+”新業態不斷湧現,“全域旅遊”發展加速,為旅遊業和金融機構融合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我行將積極適應旅遊消費大眾化、需求品質化、發展全域化等新趨勢新需求,採取“融資+融智”綜合服務模式,全面加強對旅遊業的服務支持。

一是從頂層高度提供全產業鏈金融服務。運用工商銀行全集團服務優勢,借鑑系統先進經驗,建立三級專家團隊,打造專業特色機構,制定專屬政策,優化金融服務和產品組合,從整體合作、全產業鏈上切入到新疆重點景區建設、行業整合發展中。未來三年,向區內符合條件的旅遊基礎設施及配套服務提供500億元意向融資支持。

二是發揮金融旅遊合作示範引領作用。重點支持推動一批有影響的、4A級(含)以上旅遊景區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項目。利用集團子公司和機構力量,向企業和景區運營主體提供融資籌劃、戰略投資引入、混合所有制改革、資本運作等方面的專屬服務。

三是提供線上線下全面配套服務。積極探討“政府風險補償+銀行+經營商戶/旅遊農戶”模式,為交通、餐飲、住宿等各環節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運用“智慧銀行”平臺,與旅行社、景區、電商平臺對接,搭建旅遊新業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