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夏秋攻势」罗甸县东跃村:老劳模再有新作为,带领群众养殖“幸福猪”脱贫

8月18日下午,从罗甸县城回到东跃村,汪财发不是直接到家,而是直奔饲养场,满头是汗的他在场地里来回走一圈,查看圈舍内猪儿是否有异常。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罗甸县东跃村:老劳模再有新作为,带领群众养殖“幸福猪”脱贫

抱起一捆粮竹草“喂”入碎料机内,随着“突突突”的电动机响声,机械很快就将粮竹草“咬”得细碎。将粮竹草碎料与玉米搅拌均匀,端起一盆粮竹草食料放进猪舍内,看着猪儿吃得津津有味,汪财发顿时笑容舒展。

“在罗甸肯定每天都要来看看。如果一两天不到养殖场,我心里就发慌!”55岁的汪财发皮肤黝黑、身体微胖,不管是干活、说话,都是果断、利落。

“老树发新枝,老劳模再有新作为!”说起汪财发,罗甸县木引镇罗坪村村主任罗应德都很佩服。

罗甸县沫阳镇东跃村地处偏僻,条件艰苦。“我在外面倒是过得还可以,但是全村人就过得很辛苦了!”1997年,在全国各地闯荡多年的汪财发放弃在发达地区发展的好机会,毅然回到东跃村带领群众谋发展。

想要富,先修路。沫阳镇东跃村村委会主任刘万富说,回来的第一件事,汪财发争取到县里面的10万元资金,全村筹集到1000元,硬是带领全村老小用1年时间,打通了原本需要5年时间才完成的11.8公里通村道路,解决了原本要至少140万元才能打通这条路的难题。

“路通了,吃饭的问题又接踵而来”。汪财发再次带领村民实施“坡改梯”工程,劈开大山建成耕地600亩,解决全村300多户1100人的吃饭问题。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罗甸县东跃村:老劳模再有新作为,带领群众养殖“幸福猪”脱贫

一心只为民。村民信任他,大事小事都找他谈心、商量,此间他相继担任了东跃村委会主任、村支书。

汪财发过去带领群众战天斗地“刨”地要粮食、“问”山要出路,带领全村群众解决吃饭问题。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刘万富说,现在汪财发虽然卸下村干部的担子,但是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再次创业,带领数百户群众又向贫困出击,帮助当地党委、政府分忧,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2014年,他用3个月时间外出考察谋求新的发展路子,回来后贷款并申请成立罗甸县财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生态优势资源,次年引进高产、高杆、高蛋白的牧草“粮竹草”,以栽种粮竹草饲养生态牛;2016年底又通过种草养猪来打开山外生态农产品市场。至今,合作社种植粮竹草300余亩、养殖生态黑毛猪1000余头,其中208头母猪、600多头猪仔、400多头肥猪。刘万富说,种植粮竹草不仅可以作饲料,还对水土保持、治理石漠化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汪财发的生态黑毛猪比市场价高一倍,远销全国。

发展不忘同乡人。汪财发动员精准扶贫户都养猪,让大家来分享这一产业。他免费将猪苗发给贫困户喂养肥猪、发放母猪给农户繁殖,他负责保底收购和技术指导。至今,已在沫阳镇、木引镇等带动502户群众参与进来。

「脱贫攻坚夏秋攻势」罗甸县东跃村:老劳模再有新作为,带领群众养殖“幸福猪”脱贫

东跃村小伙李逢林是跟着汪财发最早养猪的村民。去年至今,不到一年时间,他已卖出50头猪崽,收入4万元。现存栏10头母猪、10头育肥猪、26头猪仔。预计到12月底,李逢林家养可达100多头,是最初养殖时的10倍。“不用外出打工了,跟着汪老支书有奔头多了!”李逢林感激地说。

“两年内,要带动上千户群众一起养猪,发展养猪2000头以上。”汪财发规划着未来,将利用“幸福猪”这一品牌,面向社会融资发展对外合作,带动更多的群众一起发家致富。

来 源 | 今贵州

作 者 | 王孝文 高荣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