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牛人”杨名高

通讯员 刘从武 陈星

在宜章县杨梅山镇鸡公坦村,提起杨名高,大家都会戏称他为“牛人”,不少人如此评价:“杨名高养牛很尽心,牛比人还长得光水。”

鸡公坦村共有13个村民小组、20个自然村,全村有346户1139人,其中贫困户100户371人。今年59岁的杨名高,以前也是贫困户之一,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积极搞起了黄牛养殖、土鸡养殖,两年时间就摘掉了贫困帽。

2013年春节,杨名高在深圳打工的儿子,领着准儿媳回家商量婚事,在见过他家摇摇欲坠的土胚房后,准儿媳当天就跑回了深圳。为了帮儿子成婚,杨名高咬着牙向周边乡亲借了9万多元,自己又贴上了2万多的积蓄,建了100平方米的平房。房子建成了,家里却因债致贫了,杨名高高兴不起来,整天因负债发愁。

2015年3月,市委驻鸡公坦村帮扶工作队了解到杨名高的情况后,向他伸出了援手。杨名高将养牛的想法反映给工作队后,得到了工作队的支持,工作队为他争取到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还请来专家教他养牛。杨名高用这5万元买了5头黄牛犊,建起了牛棚,搞起了黄牛养殖。2016年,村里又通过政策将以奖代补和牛栏扩建补助共9000元送到了杨名高手中。

为防止牛出现病害,每隔两三个月时间,杨名高就会到隔壁村请来专家检查牛的健康情况,自己也不断积累学习。

如今,杨名高家里养了16头黄牛。“现在又有5头母牛怀孕,到年底又会增加5头小牛犊,总价值达10万元。”杨名高说,他打算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为了扩大效益,杨名高除了养牛,还养起了鸡,种起了红薯。现在他家每年能卖出50只鸡,收入近6000元。他种的2亩多红薯,又大又香又甜,口感十分软糯,很适合做红薯干,去年光红薯干就卖了2万元。杨名高的妻子,也在合作社找到了工作,每月有1800元收入。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工作队,我家的日子越过越精彩,现在整个人都信心满满。”杨名高咧嘴笑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