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安人請注意:養家餬口難,工傷這樣算!

近日,不少市民撥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諮詢有關工傷的問題。到底在哪種情況下受傷才屬於工傷,而工傷後又需要走哪些流程,才能理賠呢?針對這些問題,12345市民服務熱線本期將以案例的形式幫您分析解答。

蓬安人請注意:養家餬口難,工傷這樣算!

工傷要相關部門認定 需在事故發生一年內申請

8月3日,市民李先生給12345市民服務熱線打來電話進行工傷問題諮詢。李先生稱,自己父親在順慶區一小區從事轉運垃圾工作已有多年。而今年5月,在工作期間,父親不幸受傷,且已住院治療兩個多月,家人多次與物業公司協商賠償醫藥費,但始終無果,希望12345市民服務熱線能從中協調,幫助父親儘快領取工傷賠償費。

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作人員在確認李先生所說的情況屬實後,第一時間對事情進行了處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像李先生父親這種情況,要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在當事人受到事故傷害之日起一年內,到南充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去申請工傷認證。認證時,當事人或者直系親屬攜帶有效身份證、工傷認定申請表、當事人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包括事實勞動關係)的資料、醫療診斷證明等材料。

“若被認定為工傷,在傷情基本穩定後,可到南充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鑑定。”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作人員給李先生的父親工傷認定指明瞭具體步驟,也為其正常工傷理賠予以了幫助。

事後,當12345市民服務熱線工作人員對李先生進行回訪時,李先生表示對事情的處理完全滿意。

不可主觀臆斷 需要滿足條件才是工傷

近日,12345市民服務熱線還接到了市民王女士打來的電話。對方稱自己因工作流產,單位卻不承認自己的情況屬於工傷,不承擔相應的費用,希望工作人員能夠協調處理。

記者瞭解到,王女士是南充一家陶瓷廠的員工。今年7月,她在公司展廳樣板間整理樣板時,突感身體不適,經送醫院診斷為晚期先兆流產。住院數天後,王女士病情暫穩並要求出院。一週後,王女士因流血再次前往醫院救治,但胎兒未能保住。王女士認為,自己是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由於工作原因需要蹲著整理樣板磚而導致流產,應屬工傷。

“工傷認定需符合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出現的傷害這3個條件。”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工作人員告訴王女士,她的流產雖滿足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兩個條件,但根據產前檢查記錄手冊和疾病診斷證明的內容,她流產完全是自身身體原因所致,懷孕3個月時仍戴著節育器,沒有證據證明王女士是上班時受到事故傷害,不能說王女士流產屬於工傷。

記者瞭解到,今年8月以來,不少市民致電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針對工傷問題進行諮詢和投訴。上下班路上出意外算不算工傷?工作時突發疾病責任誰來負擔?出差受到人身傷害誰該擔責,如何提出工傷申請?這些都是市民們經常問到的問題。對此,市民服務熱線的工作人員對有關問題進行了梳理。


■新聞鏈接

下列情況屬於工傷:

1、 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傷害。

2、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收尾性工作而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或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作出差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該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下列情況視為工傷,可享受工傷待遇: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 或於48小時內搶救無效死亡的。

2、在搶險救災、維護國家、社會和公眾利益活動受到傷害的。

3、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革命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後舊傷復發的。

如何認定工作原因、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

工作原因:是否履行工作職責,是否受用人單位指派,是否與工作職責有關,是否基於用人單位的正當利益等因素。

工作時間: 是否屬於因工作所需的時間。

工作場所:

是否屬於因工作涉及的區域以及自然延伸的合理區域。

不屬於工傷認定的情形:

1、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非因工作原因受到傷害的。

2、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不是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傷害的。

3、因工外出期間從事個人活動受到傷害的。

4、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但本人負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的。

5、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在48小時後死亡的。

6、故意犯罪導致傷亡的。

7、自殘或者自殺的。

無論您有多忙,請花1秒鐘的時間把它放到您的朋友圈裡!可能您的朋友就需要!

編輯:鄧四平(電話:159082751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