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待文武双全的京剧老生谭富英先生?

陈言旧史


京剧著名老生谭富英是一位文武双全、全面发展的表演艺术家,民国时期就以精湛的演唱艺术闻名于戏曲界。说起他的家世,更是赫赫有名。他的曾祖父谭志道,是与京剧艺术的奠基人程长庚同时的老旦演员,嗓音高亢,人称“叫天儿”。

他的祖父谭鑫培是京剧史上老生行当承先启后的重要人物,艺名“小叫天”。谭鑫培在京剧第一代老生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王九龄等人的基础上,创造了风格独特、影响深远的谭派艺术。

以至当时,社会上有“无腔不学谭”的说法,公认他是“伶界大王”。梁启超曾写诗赞扬谭鑫培“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卅载轰如雷”。可见,他在戏曲界影响之大和威望之高。

谭富英的父亲谭小培是谭鑫培的第五个儿子。他唱老生完全宗法谭鑫培,嗓音也同他父亲相似,摹拟谭鑫培的腔调也是很有功夫的。谭鑫培的许多拿手剧目,他都能唱。

谭富英虽然出生在这样一个梨园世家,但从小并没有在家学戏。谭鑫培和谭小培为了把他培养成为一个出色的演员,要让他受到严格的训练。因此,谭富英从小被送到著名的京剧科班“富连成”学艺。

谭富英在“富连成”科班跟随萧长华、王喜秀、雷喜福等老师学老生。谭鑫培在演戏之余,也经常到“富连成”来教授谭富英和其他学生。可惜时间不长,谭鑫培就去世了。

谭小培为了让谭富英把谭派艺术继承下来,下了很大的工夫,对他学艺要求非常严格。在谭富英出科以后,谭小培还经常给他说戏,并且让他拜余叔岩为师。

谭富英在“富连成”科班以及谭小培、余叔岩的精心培养下,年轻时在唱工和武功方面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有一副好嗓子,音色和他的祖父很相近,嗓音清脆圆亮。

谭富英的唱腔在谭鑫培和余叔岩唱腔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嗓音清亮的特点,形成一种酣畅淋滴、朴实大方的演唱风格。为了区别谭鑫培的“老谭派”,一般称谭富英为“新谭派”。

谭富英擅长一些以老生应工的“靠把戏”,为了使这些戏演得逼真,谭富英在揣摩人物、设计唱腔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使我们在舞台上看到了栩栩如生的黄忠、花云等历史人物。这类戏的主要角色,不注重猛翻猛打,而讲究唱念和工架。

谭富英在《定军山》里扮演的黄忠,武功是繁重的,但并不因此而影响唱工。他以身手矫健、干净利落的舞蹈表演和清脆咏亮、跌宕多姿的唱腔,成功地塑造了黄忠那种“人老雄心在”、“年迈志气高”的英雄形象。

谭富英的演唱,腔调不追求花哨,用气很足,无论高或低,收或放,都显得那样干净利落、饱满有力,一点也不拖泥带水,含混不清。这种唱腔,在朴实爽朗之中显示出一股真挚和恳切的感情,貌似平淡,实则动人。

谭富英还擅长扮演善良谆朴而又带一点呆气的书生,比如《问樵闹府》、《打棍出箱》里的范仲禹。《问樵闹府》、《打棍出箱》是繁难复杂、唱做都很吃重的戏,也是谭派名剧。谭富英在戏里,不仅把许多复杂的身段演来举重若轻,而且唱得也很出色。

谭富英曾经和马连良、裘盛戎、张君秋长期合作,演出过很多精采的剧目。在这四位艺术家合作的《赵氏孤儿》里,每个人都有精采的唱段,比较恰当地表现了剧中人的思想感情,也发挥了他们不同流派的演唱风格,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谭富英是继承和发展谭派艺术很有成就的艺术家。谭派艺术源远流长,在京剧艺术发展的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俗话说“无生不谭”,谭氏一门数代都唱着京剧老生,一代传一代,相传不绝,这是京剧史上的一段佳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