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与孝庄:她是幕后“军师”,没有她就没有千古一帝

康熙虽然出生于皇族,但是他的命也是很苦的,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死去了,而他小时候因为患有天花病差点也死去。当时天花是如同现在的癌症一样是无法治愈的,宫内好多人因为患有这种病死亡,康熙的父亲,顺治就是得天花病死的。

康熙与孝庄:她是幕后“军师”,没有她就没有千古一帝

康熙得这种病时,正是全国都流行这种病的时候,谁如果不幸染上这种病,就如同判了死刑,死是一个快慢的问题,但是康熙却奇迹般的恢复了。康熙脸上有很多麻子,就是小时候得天花留下的后遗症。这种病也给康熙留下了一辈子的阴影。

在他后来回忆时说:“朕小时候得天花的时候,正是全皇宫流行这种病的时候,那个时候,在朕的印象中,全皇宫都是没有一点生机,人都是提不起精神来,人人惶恐。”当时如果哪个下人得了这种病,就用绳子把他捆起来,防止他乱跑。

康熙与孝庄:她是幕后“军师”,没有她就没有千古一帝

康熙因为父亲做了和尚,八岁就即位了,当时是国家最危难的时候,朝中有鳌拜为首的乱臣,南方有蠢蠢欲动的蕃王,不要说一个八岁的康熙,就是顺治皇帝在位时也很难扭转。但是作为太后的孝庄这个时候没有像汉朝的吕后与后来的慈禧老太后一般,垂帘听政,独霸朝纲,控制帝王。

孝庄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利,拥护她的人也很多,但他极力的辅佐康熙。康熙年纪小,难以服众,孝庄在背后一直支持着。在剔除权臣鳌拜与平定三藩中孝庄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制鳌拜时,孝庄拉拢开国大臣索尼,让其制约鳌拜,在平定三蕃时,她把太后宫内的所有金银珠宝变卖成银子,用以军事支援。

康熙与孝庄:她是幕后“军师”,没有她就没有千古一帝

孝庄这个人是很节俭的,就是在不打仗期间,孝庄也每年省出很多钱财用以支援朝廷治国,给康熙解决了很大问题,在她眼里大清的社稷最重,康熙的事业最大。康熙是孝庄太后是很尊重的,康熙在每次出巡的时候。

每到一个地方都会以书信的方式问候自己的祖母,问祖母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并顺便把自己的行踪情况给祖母说说,生怕老祖宗担心,在巡视期间如果得到什么新鲜玩意或者好吃的,必须为祖母留着或者派人送去,比如像新鲜的鱼肉等。老祖母出来爬山时,每到一个坡处,康熙亲自下轿子搀扶祖母。

康熙与孝庄:她是幕后“军师”,没有她就没有千古一帝

孝庄很重视康熙的教育。从小就找来最好的老师给他讲课,康熙也争气,学习非常的刻苦,几乎每天都抱着课本学习,就连走路时,吃饭时也不丢下,孝庄太后既高兴,感动又担心康熙累坏了身子。

孝庄太后死前,康熙日夜祈求上苍能用自己的寿命换来祖母的生命。孝庄前,康熙哭着说:“我从小就失去父亲与母亲的陪伴,是在祖母身边长大的,三十年来,祖母每时每刻不在疼我,教诲我,如果没有她老人家,我是不会有今天的,我一辈子也不能报答够祖母的恩情,我愿意用我的寿命换给祖母的寿命”。

康熙与孝庄:她是幕后“军师”,没有她就没有千古一帝

孝庄太后活了七十五岁,死后,按理说她应该葬在皇太极身边的,但她临终前却说舍不得与自己的儿子还有作为孙儿的康熙分开,于是就葬在了顺治帝的孝陵附近。孝庄太后是历史公认的杰出的有贤得的女政治家,在大清王朝最困难的时候,她力挽狂澜,维护皇室的利益,强调了皇上的权利,而她却总是在幕后服务,默默无闻。

这在历史上是很难得的。历史上著名的女权人也就是那几位,但孝庄太后是最完美的,她几乎没有任何的争议。作为一个长者,孝庄太后又不失慈祥。她对待自己的仆人是很好的,历史上有个叫苏麻喇姑的人,她就是孝庄太后的仆人,这位仆人一生非常的传奇,最初他的名字叫做苏茉儿,后来改了这个名字,她和孝庄太后相依不离60多年,情深义重。

康熙与孝庄:她是幕后“军师”,没有她就没有千古一帝

康熙与孝庄太后超出了一般的帝王的祖孙关系,孝庄太后可以说是康熙的幕后“军师”,她对康熙的影响是根本的,是从小就建立的,可以说没有她,康熙就成不了千古一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