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每天热量摄入不超标,营养标签很重要!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温馨提示:本文约1500字,阅读时间5分钟

一日三餐只能让你苟且的活着,

零食才是生命的真谛。

细心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小匠已经给大家评测了好几种零食了~

先预告一下,下一期评测的是薯片哟~想想都美滋滋。

想要每天热量摄入不超标,营养标签很重要!

咳咳~今天小匠不是来扯皮的,是正正经经来科普的。

大多数小伙伴在买零食的时候,除了看看价格保质期,就不会再看别的了。

但是泥萌知道吗?包装上可是有大学问的~学会了这招,你就拥有吃零食都不胖的技能(我就说说,这是不存在的)。

想要每天热量摄入不超标,营养标签很重要!

第一个要科普的知识点是:“预包装食品”。

其实就是我们买零食、饮料等那些有包装的食品啦,上面会有准确重量或体积,还有详细的商品信息。

想要每天热量摄入不超标,营养标签很重要!

包装不仅仅是为了好看,它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陈列“营养标签”!在“预包装食品”上都是有的。

营养标签包含了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健康声明等一系列内容,你可以通过它了解食品的营养信息,就可以科学地选择食物啦~

那么问题来了~小伙伴们知道这些包装怎么看吗?还有要减肥的小伙伴们最关心的无糖食品怎么看是无糖呢?

1、营养标签中,营养成分表是基础

最基础的就是营养成分表了,它主要有三项主要内容,从左到右依次为营养成分的名称、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营养素参考值(NRV%)。

想要每天热量摄入不超标,营养标签很重要!

但是不是所有的营养成分都阔以“上榜”,在我们大中国采取的是“1+4”模式,即能量+四大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

除了部分豁免食品外,所有的营养成分表上,都必须有这5个成分。当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点,商家还可选择性地添加一些营养素成分,比如奶制品通常会添加“钙”,粗粮制品经常会添加“纤维素”等等。

选择这5项作为成分表中的“常驻嘉宾”,是因为它们大多是供能物质,可以较为准确地计算热量摄入,保障日常活动的消耗;另一方面,常见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都需要关注这5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成分表中的营养素含量,通常是每100克、100毫升或是每份食品可食用部分所含的对应营养素含量。不过,各个国家地区常用的重量单位有差异,因此也会见到以磅、公克等单位为基数的营养素含量。

而要理解最右列的营养素参考值(NRV%),可以来看下面这张图。

想要每天热量摄入不超标,营养标签很重要!

营养学家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800毫克的钙,上图中,每100毫升奶制品中含有110毫克的钙,刚好占推荐量800毫克的13.75%(约等于成分表上的14%),这就是我们NRV%的含义。如果整盒奶有250毫升,当你喝完它时,你就完成了今日钙摄入任务的34.4%。

2、营养声称,让营养标签更详尽

营养声称这个词听上去比较专业,其实就是对食物营养特性的确切描述,它分为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

好像还是不怎么懂?(手动哭笑)

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食品包装上写着“高钙”、“低脂”、“无糖”、“富含纤维素”之类的字眼,这其中的“高”、“低”、“无”、“富含”就是通俗意义上的含量声称。又或者某食品上写明“增加了50%的维生素C”,这就是与同类常见产品的比较声称。这样是不是就能理解了?

想要每天热量摄入不超标,营养标签很重要!

有小伙伴可能想说,这不是广告词吗?商家瞎说都没问题~不不不,一定要达到规定的标准才能有这样的声称的。

比如比较声称的条件就很严格,首先要有一个参考食品(基准食品),这个参考食品需要是消费者熟知、容易理解的同类或同一属类食品。第二,与参考食品比较,值减少或增加25%以上。并且被声称的营养素必须要被列在营养成分表中。

这里要提一点,减肥的小伙伴可以用小本本记一记了~

有时候配料表里面有糖类,但声称却是“无糖”。这难道是商家欺骗消费者?也不是的,有些时候,只要含量低于某个标准就可以这样声称。比如依据规定,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0.5克时,就可以声称“无糖”。

想要每天热量摄入不超标,营养标签很重要!

还有一种情况正好相反,就是标签上的“0”。

很多食品包装上都会宣称“绝不含”或“不含”,并且在营养成分表上也显示为“0”。其实在《通则》上会有规定每种营养素“0”界限值,当不高于界限值时,便可标识为“0”。

所以小伙伴们不要误以为“0”是指完全不含喔!不过含量若是真达到了“0”界限值,也就表示含量不足为虑啦!

所以商家说的“无糖”、“无反式脂肪”其实不是真的不含,而是含量很低~小伙伴们在购买的时候自己可以看看营养表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