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驾崩,13个城门同时出殡,迁走大师的陵墓,保佑自家千秋万代

皇帝驾崩,13个城门同时出殡,迁走大师的陵墓,保佑自家千秋万代

作者/长河

皇帝驾崩,13个城门同时出殡,迁走大师的陵墓,保佑自家千秋万代

现在的人常讲一句话“先秦看西安,两汉看徐州,明清看北京”,如果想要感受当年明清时期的氛围,首先推荐的地方就是北京。不过,明朝的景观并非只有北京独有。

我们知道,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建都于南京城,后来因为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才定都于北京。话说回来,其实北京城的明朝韵味并不如南京城的厚重,北京在明朝之后还有清朝300年的熏染。

皇帝驾崩,13个城门同时出殡,迁走大师的陵墓,保佑自家千秋万代

当年,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为自己修了一座超大的陵墓,这座陵墓的大小可以比过任何时期的帝王陵墓。在南京城边上,恢宏壮观的明孝陵屹立于此,具有非常高的美学欣赏价值。

如今留存给我们的遗迹还有,下马坊、碑庭中壁、石像路等等,这些设计也直接影响了后来帝陵的修建形式。这么多年来,明孝陵经历了600年的风雨,虽然有的地方已经破败不堪,但有一点让人欣慰,那就是朱元璋的墓一直没有被盗。

皇帝驾崩,13个城门同时出殡,迁走大师的陵墓,保佑自家千秋万代

说起来也十分神奇,600年间明孝陵屡屡遭到兵火的侵扰,但是朱元璋的墓葬却一直没人找到。一方面是明孝陵太大,盗墓团伙不知从何找起,另一方面是朱元璋生前害怕自己的墓被盗,所以生出了一计。

朱元璋去世之后,出殡的队伍一共有13支,十几支队伍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分头出行,这样的障眼法让外人不知道朱元璋究竟埋在了哪里,所以有人曾经猜测,可能明孝陵里也没有埋葬朱元璋。

皇帝驾崩,13个城门同时出殡,迁走大师的陵墓,保佑自家千秋万代

1998年,国家的考古工作者们来到南京明孝陵,此后一直在此进行勘测,这一测就是整整6年。最终,专家们得出结论,明孝陵并未被盗挖,并且地下保存完整,朱元璋这百年来一直在明孝陵的地宫里沉睡。

根据专家们的勘测数据,在明孝陵的地下有许多隧道,可能就是墓地里的甬道。这里面的隧道长度达到120米,宽度也有5米,里面有许多的入口,通道十分弯曲。

皇帝驾崩,13个城门同时出殡,迁走大师的陵墓,保佑自家千秋万代

让后人说道的是,此地本不是朱元璋一人之墓,因为这里曾经是宝志禅师的墓地,因为朱元璋信奉“独龙阜山只能旺一人”的说法,他竟然让人把宝志禅师的墓的迁走,然后自己躺在了这里。

在独龙阜山的山体上,填补了大量的巨型鹅卵石,专家推测,这些石头很可能是为了避免盗墓者的,这些石头无比巨大,一人根本不能搬动,如果盗墓贼贸然挖洞,可能会造成坍塌,被压在里面。也有人认为,这些石头是为了避免土地流失,防止下雨时将泥土冲走,减少对陵墓的冲刷。

皇帝驾崩,13个城门同时出殡,迁走大师的陵墓,保佑自家千秋万代

明孝陵也算是千百年来帝陵中的一奇景,里面有太多的秘密被隐藏,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去拜访,总体来说,南京城外的明孝陵绝对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