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座城市耗費巨資建地鐵,意義到底有多大?

大熊130192161


地鐵是一座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的一種公共交通的高配,其方便快捷和無地表噪聲等優點是有目共睹的。對於紓解城市交通,有著巨大的作用。對於越來越擁堵、人口越來越密集的城市中的準時快速的交通需要,堪稱雪中送炭。


當然,建不建地鐵,要考慮城市的財力和現實需要。國家最近規定了具體的城市人口數量,作為修建地鐵的入門條件。也就是說即便是有這個財力,如果人口聚集的數量沒有達到要求,也是不允許修地鐵的。畢竟耗資巨大,而其主要作為一種公益事業,收回成本都很難,遑論盈利。


不過如果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得很好,完全具有這樣的財力,是不是越“提前”修建地鐵造價就會越低,對地面上的建築和交通的影響就越小呢?答案是肯定的。在城市還沒有那麼發達的時候,拆遷和補償都會更容易。而建成之後,人口少又有地鐵,乘坐地鐵的每個人的舒適感肯定也會更高。

不過從國家整體公共資源的角度上說,這的確也是一種資源上的閒置和浪費。 在修建地鐵的問題上,是有一個度需要掌握。不過也應該廣開思路,因地制宜,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來做不同的軌道交通規劃。像國外的城市那樣,用地面軌道、高架軌道作為地鐵的延伸或者補充抑或替代,降低造價,雖然噪音和對地面的交通影響有所增加,但是運輸效果卻與地鐵不上上下。國內城市長春也是在地鐵之前先修了環城的高架輕軌線路,讓整個城市及時擁有了大運輸量的軌道交通方式。


東方連話


意義很大。當一個城市人口達到千萬以上,CDP達到萬億以上時,這個城市已經成為了區域的中心,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肯定是大而集中。為了提高效率,必須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相匹配,否則,將會拖累這個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例如重慶,基礎設施明顯落後於城市化進程,造成的後果就是交通擁堵,秩序差亂。當然,並非每個城市都有必要和條件建地鐵,所以國家對建地鐵的城市在人口和財力方面作了相應的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