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林:世界能源格局變化與歐佩克機制調整

伴隨能源技術不斷髮展,世界能源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這種變革是全方位和多元化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技術飛躍。首先,傳統能源開採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如水平壓裂技術在美國油氣行業廣泛應用直接促進非常規油氣開採已經實現迅猛增長。由於頁岩油氣產量的大幅度提升,美國已經超越沙特和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逐漸實現“能源獨立”並迅速增加油氣出口。其次,分佈式能源技術在全球大範圍推行, 更加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越來越廣泛替代一次能源。風能、太陽能等技術得到推廣。當前世界能源消費和貿易格局仍然以石油天然氣為主,未來態勢是均衡化發展,非常規能源比重上升, 可再生能源比例增加,天然氣的“黃金時代”到來,能源多元化是大勢所趨。另外,隨著節能環保設備和可再生燃料的不斷髮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信息技術與能源技術深度融合,滲透到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各個環節,促進了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智能化,提高了能源生產和消費的效率。現代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也抑制了對傳統能源的需求。

在技術革命影響下,在傳統油氣保持平穩增長的同時,未來世界能源市場特別是油氣市場的供應多元化正在加速到來,賣方市場正在向買方市場轉變,這一重大變化將對世界能源市場乃至能源地緣政治格局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並表現為能源消費主體由經合組織轉向發展中國家;常規油氣轉向非常規油氣,能源轉型時代到來。

由於世界能源市場的分散化和多樣化,非常規技術的創新促使石油、天然氣產能迅猛增長,也打破了中東地區油氣供應一極獨大的傳統格局,正在形成中東、俄羅斯—中亞、非洲、美洲多元發展的新格局。歐佩克國家使用石油武器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世界能源中心不斷向西半球轉移,使全球能源地圖正被重新繪製。中國和印度已啟動正式協商,成立“買油國俱樂部”,以抗衡OPEC對原油價格的主導權。此外美國也在暗地裡不斷對OPEC施加壓力。

油市變局中,作為全球石油市場最具影響力的組織,OPEC站上了風口浪尖。如今該組織內憂外患,不僅內部分歧加劇,還需應對來自亞洲能源需求大國以及競爭對手美國的衝擊。面對這些危機,OPEC的領頭羊沙特欲與俄羅斯升級合作,探索新的戰略平衡。以抵禦各方壓力。去年十月,沙特國王薩勒曼不顧年邁,前往莫斯科面見普京,成為史上首位訪俄的沙特國王。歐佩克還邀請俄羅斯作為觀察員國,打造“歐佩克+”的加強版供應國集團。

歐佩克正在尋求與俄羅斯以及其他供應商在供應方面進行10到20年的長期合作,以調控全球原油供應、穩定原油價格。他稱,歐佩克與俄羅斯已經就總框架達成一致,正在研究合作協議的細節。俄方對此反饋也相當積極,俄能源部長表示正在認真研究歐佩克關於邀請俄羅斯以觀察員國身份加入該組織的提議。

歐佩克與俄羅斯的結盟,勢必將加強俄羅斯在中東的地位。而隨著美國頁岩油產量的井噴,油價承壓風險再度上升,歐佩克+的模式將有利於產油國應對未來的油市危機,也可能令全球油市格局重新洗牌。

作者:羅林,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北京語言大學中東學院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