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喬峯」爭霸水果市場,天下武功爲「棗」不破!

在金庸的武俠小說中,素有“南慕容,北喬峰”之說。在水果市場上,這些年也流傳著一句“南荔枝,北冬棗。”今年,全國的荔枝價格暴跌,南荔枝正如南慕容一樣,跌落了神壇,成了南方果農心中的痛。而以山東沾化和陝西大荔為代表的北冬棗則在水果市場上一如既往的佔有重要的席位。

冬棗,平均單果重在17.5g,最大單果重可達25g,狀如蘋果,所以有人又叫冬棗為小蘋果。冬棗的最大特點是維生素含量極高。在北方知名的冬棗產地,有山東沾化和陝西大荔,沾化冬棗成熟在10——11月份,陝西大荔冬棗從2008年以後大荔發展冬棗的設施栽培,讓冬棗的上市時間比其它地區提早了1-2個月。

天下武功,為“早”不破。

在水果市場,大家都知道,一種水果能早上市一個月意味著什麼?

今天,咱們以陝西大荔設施冬棗的發展,來回顧學習一下,水果界的“北喬峰”是如何稱霸水果市場的。

“北喬峰”爭霸水果市場,天下武功為“棗”不破!

“棗”有遠慮,必無近憂

大荔縣地處關中平原東部,當地土壤肥沃,氣候適合棗類的種植。早在2001年,陝西大荔縣就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了“中國紅棗之鄉”。不過,針對棗類品種的種植,大荔縣一直進行著不斷的產業優化升級。

目前,大荔鮮食棗的發展,經歷了四大階段。

一是,以大荔水棗為主栽品種的自然栽培階段。

二是,以梨棗為主栽品種的第一代鮮食棗栽培階段。

三是,冬棗為主栽品種的第二代鮮食棗栽培階段

四是,以設施冬棗栽培的階段。

從20世紀80年代起,陝西大荔縣就在一直不斷的優化著自己的棗類栽培品種,從紅棗、水藻,到梨棗、冬棗,每一次品種的更替都給大荔縣帶來了新的市場活力。

不拘於滿足當前的發展現狀,能跳出眼前,未雨綢繆,不斷的進行品種的升級,敢於拋棄以往的“知名品牌”,進行產業優化,這或許是大荔冬棗能成功霸佔市場的一大原因。

“北喬峰”爭霸水果市場,天下武功為“棗”不破!

無堅不破,唯早不破

陝西大荔冬棗能成為中國冬棗的知名地域品牌,除了不斷的品種優化外,也離不開當地對水果市場的敏銳把控。

在2008年以前,大荔冬棗就已經開始了設施冬棗栽培實驗。當全國很多地方都還在栽培露天冬棗的時候,大荔冬棗已經在大荔縣推行了設施冬棗栽培。

冬棗,顧名思義是“冬天的棗”。大荔的設施冬棗在8月份即可上市。硬生生的將冬棗改成了夏棗,這對於當時很多人來說,都是很難理解的事。

設施溫室大棚的作用,大部分都是用來讓冬天長不出來的水果蔬菜長出來。比如溫室草莓的種植,是將草莓的從夏天搬到了冬天。但冬棗本身就是一種晚熟的品種,冬棗成熟期最晚能到11月,扣大棚的必要性在當時看來幾乎沒有什麼必要。

時至今日,消費者在聽到8月份就能吃到大荔冬棗時,也是一臉的詫異:“冬棗不是冬天才吃麼?夏天就有了?”

在這一方面,大荔當地的想法非常有創造性,認為設施栽培的主要作用是改變作物成熟的季節,能有效的避開水果的旺銷期。每年當沾化冬棗上市後,大荔冬棗都會面臨著較大的壓力。用大棚栽培冬棗,讓冬棗早上市幾個月,必然能搶佔市場的先機。

而事實也如此。

設施栽培的大荔冬棗剛剛上市時,平均售價能達到36元一斤,後來隨著大荔冬棗的設施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大荔冬棗的雖然也有下降,但價格依然能達到20左右一斤。

“北喬峰”爭霸水果市場,天下武功為“棗”不破!

棗有品牌,才能長久

大荔冬棗是大荔冬棗中的一個公共品牌,正如煙臺蘋果是煙臺當地的一個地域性公共品牌一樣。

但與煙臺蘋果不同的是,大荔冬棗在發展公共品牌的同時,也扶持培養了一大批商業化冬棗品牌。比如,秦荔、紅雨林、小坡牌冬棗、真社緣等。

相對比大荔冬棗的發展,國內其它地方則普遍過度依賴於地域性公共品牌的建設。當一個地域的公眾品牌打響以後,就認為是萬事大吉了。對於水果品牌的建設思維還停留在上個世紀,並沒有重視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和全面性。

大荔冬棗以“中國大荔冬棗”為主品牌,支持種植基地、合作社發展自有的子品牌,又配合電商銷售、追溯監管等新的農產品營銷方式,將大荔冬棗賣到了全國。

並且出現了斷園式的訂單銷售模式,即客商在地頭根據每個棗園掛果情況和棗農現場確定整園收購價格,採摘時間由客商確定,但採摘之前棗農仍要負責對棗園進行正常管護。

“北喬峰”爭霸水果市場,天下武功為“棗”不破!

縱觀整個大荔冬棗的發展,大荔冬棗的成功無非靠著“產業不斷升級”、“市場搶佔先機”、“品牌推廣有力”三大法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