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滄州開幕

原標題:河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滄州開幕

河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滄州開幕

河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滄州市體育館開幕。記者 段濤 攝

長城網8月20日訊(記者 張藝萌 駱梓炫 段濤)8月20日晚8點,河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滄州市體育館開幕。頗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開幕式表演,與接下來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一起,將為全省各民族群眾帶來一場獨特的傳統文化盛宴。此屆民運會共有來自全省11個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和河北省體育學院14個代表團,10多個民族的18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嘉賓及工作人員參加賽事,是歷屆以來參賽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屆。

開幕式上,由《多彩燕趙風》、《歡樂民族情》和《騰躍新時代》三個篇章組成的大型文藝表演把開幕式推向了高潮。滄州大鼓、劉吉舞獅、滄州武術、吳橋雜技等精彩紛呈、激情洋溢,讓人感受到滄州市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競賽項目蹴球、踺球、板鞋競速,押加與民間健身操有機結合的藝術表演,活力四射、輕鬆愉快,彰顯了河北省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無窮魅力;以維吾爾族、藏族、回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歌舞,婀娜多姿、熱情奔放,讓人如痴如醉,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拼搏向上的民族精神,譜寫了民族傳統文化和團結進步的新篇章。

河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滄州開幕

大型文藝表演。記者 段濤 攝

河北省是一個多民族省份,有滿族、回族、蒙古族、朝鮮族等55個少數民族,有6個自治縣、3個民族縣、51個民族鄉。自1982年以來,河北省堅持每4年舉辦一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已經成功舉辦過9屆。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作為一個具有鮮明特色和廣泛影響的體育品牌,是展示全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風貌的大舞臺,已成為全省各族群眾共同的盛大節日,成為展示民族體育文化的大舞臺。

據悉,本屆少數民族運動會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省民族宗教事務廳、省體育局共同主辦,滄州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運動會共設珍珠球、蹴球、毽球、鞦韆、陀螺、押加、高腳競速、板鞋競速、武術、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11個大項89個小項,金牌總數89枚,滄州市作為本屆賽會的東道主,將參加全部11個項目的比賽。運動會比賽賽場設在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滄州師範學院和滄州市第一中學。

石家莊代表隊的劉慧瑩是河北師範大學的學生,她告訴記者,自己參加的項目是高腳競速,高腳馬原本是苗族、土家族人在地面積水的雨季代步、涉水過淺河的工具,後來人們把踩高腳馬發展為高腳競速,成為一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我本來就是體育專業的學生,為了這次的運動會,很認真的在準備,能參加河北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也特別榮幸,希望能取得好的成績。”同為石家莊代表隊的高腳競速運動員張紫薇告訴記者,與劉慧瑩一樣,自己也來自河北師範大學,這次和好姐妹一起來參加運動會,希望在比賽中收穫不一樣的經歷。

河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滄州開幕

滄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民族科副科長王進正在接受記者的採訪。記者 張藝萌 攝

“我們滄州這次組織運動員集訓了一個月時間,全封閉式的訓練,我們也做了全方位的後勤保障。集訓期間請了高水平的裁判對器材器械、比賽規則進行了全方位的講解,可以說準備的非常充分。”滄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民族科副科長王進告訴記者,滄州市代表團這次一共97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的11個項目,這在以往是從來沒有過的,運動員從各個大學、各個中學以及社會體育協會里嚴格選拔。

本屆民族運動會河北省創新使用了統一的賽會標誌和宣傳標識,吉祥物取名為圓圓,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圓和各民族大團圓的意思。

河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滄州開幕

吉祥物圓圓。資料圖

據瞭解,比賽將歷時5天,8月24日晚在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體育場舉辦閉幕式。

河北省第十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在滄州開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