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彭老总的亲密战友,曾任红三军团的参谋长,牺牲时才27岁


他的牺牲张爱萍将军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挥笔写下挽诗一首,长夜沉沉何时旦?黄埔习武求经典。北伐讨贼冒弹雨,平江起义助烽烟。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而这首诗也描述了,今天要讲的主人公一生,他就是彭老总的亲密战友,曾任红三军团的参谋长邓萍将军。

邓萍,1908年生于四川省富顺县,在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在校期间加入我党。不久后和彭老总一起曾参加领导著名的平江起义,7月22日上午10时,平江起义打响。起义后,按照省委的指示,以起义部队为基础,组建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由彭德怀任军长,滕代远任政治委员,邓萍任参谋长。

此人是彭老总的亲密战友,曾任红三军团的参谋长,牺牲时才27岁

平江起义后,遭到国军进攻,彭德怀和滕代远、邓萍率红五军撤出县城,一路苦战,先是向湘鄂赣边开进,后又南折,于1928年2月下旬与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在井冈山会师。会师后不久,两军前委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为打破敌人对井冈山的“围剿”,解决部队的过冬给养,红四军跳出井冈山向赣南挺进,红五军留守井冈山。

而邓萍他先后担任红五军参谋长、后红三军团参谋长,参加过五次反“围剿”和长沙战役、赣州战役,以及惨烈的广昌保卫战、湘江之战。等红军到达遵义城外围,在军团司令部,邓萍找来十一团政委张爱萍、参谋长蓝国清,研究攻城部署。邓萍说:“占领遵义、调敌回援是毛主席战略部署的关键。刚才,主席、周副主席、朱总司令来电告诫我们,攻城宜早不宜迟,晚了,不但达不到目的,敌薛岳部还会赶来增援。现在我们已经暴露在城下,敌人明白了我们的作战意图,因此,攻击的发起时间越早越好。我现在就同你们一起去看地形,研究、确定好攻城方案,务必要在明天拂晓前占领遵义。

此人是彭老总的亲密战友,曾任红三军团的参谋长,牺牲时才27岁

冒着连绵的阴雨和料峭的寒风,邓萍和张爱萍、蓝国清隐蔽在茂密的草丛中边看边研究。邓萍举起望远镜一边仔细地搜索、观察。突然,“砰”的一声,一发冷弹带着强大的冲击力,狠狠砸向他的脑袋,夺取了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将领的生命。此时,他年仅27岁。

此人是彭老总的亲密战友,曾任红三军团的参谋长,牺牲时才27岁

意外的变故,给彭德怀带来了猝不及防的重击,使他觉得肝肠寸断、撕心裂肺!这位身经百战、爬尸趟血的硬汉子也禁不住悲痛万分、泪流满面。警卫员轻轻地呼喊打断了他的沉思:“军团长,刘主任来了。”军团政治部主任刘少奇紧紧握住了他的双手:“老彭,你就放心地指挥打仗吧,邓萍同志的后事,由我们政治部来办。我向你保证,一定要对得起烈士,一定要让你满意。”彭德怀点点头,擦了擦红肿的双眼,默默拿起烈士的遗物,一一仔细凝视,交给刘少奇。然后,彭德怀掏出怀表,拿起电话:“各部,总攻时间到。我命令,发起进攻,拿下遵义,为参谋长报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