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休閒農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自古以來就存在休閒農業,發達的農耕文明決定了休閒觀光活動對自然氣候、農業時令的依賴性。在現代,休閒農業最早是在我國的臺灣地區發展起來的。新中國成立以後,大陸休閒農業作為一種新型的交叉型產業,則發展相對較晚。計劃經濟時期,由於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物資相對短缺,並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休閒農業。改革開放後,大陸地區才開始了休閒農業的發展,其主要經歷了興起、發展、經營三個階段,並且其遵循馬斯洛的休閒農業設計和運作所提出的金字塔需求理論,即滿足人們由生理、安全、相屬到自我實現的需求[1]。遊客對休閒農業由最開始的環境要求逐漸地變成精神上或者心理上的滿足,並且由不同層次的要求延伸出不同的改變[2]。

(一)興起階段(1980—1990年)

1978年,我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打破了計劃經濟對我國農業的行政性控制,農村經濟有了較快地發展,促進了農業生產方式從單一糧食生產迅速轉變為多種農業經營方式共同生產,從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農業,使農業由最開始的單一產品生產向多種功能的拓展。靠近城市和景區的少數農村根據當地特有的旅遊資源,自發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農業觀光旅遊,舉辦荔枝節、桃花節、西瓜節等農業節慶活動,吸引城市居民前來觀光旅遊。最早的就是深圳市舉辦的荔枝節,開辦採摘園等吸引城市居民前來觀光旅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階段的休閒農業主要以觀光為主的參觀農業。

(二)早期發展階段(1990—2000年)

上世紀90年代後期,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全球農業產業化加速發展,城市居民緊張的生活方式迫切需要在美麗的田園風光中放鬆身心,舒緩壓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和居民消費結構的轉變,城市居民有了觀光、休閒、旅遊的需求。為了順應這一發展趨勢,1998年國家旅遊局開設了“華夏城鄉遊”,提出了 “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做農家活,看農家景,享農家樂”的口號,極大地促進了我國觀光休閒農業的發展。靠近大中城市郊區的一些農民,則利用當地農村特有的旅遊資源和特色農副產品,開設了以觀光型旅遊為主的休閒農業園體系,開展了採摘、釣魚、種菜、野餐等多種農業休閒活動。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周邊,則出現了引進國外先進現代農業基礎設施的觀光農業園,展示電腦控制溫度、溼度、施肥、無土栽培等生產過程,具有代表性的是上海旅遊新區的孫橋現代農業園地和北京錦繡大地農業觀光園。

(三)規範經營階段(2001—至今)

進入21世紀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人們的休閒需求與日俱增,而且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人們更加註重親身的體驗和參與,注重綠色消費,文化內涵,注重綜合性的度假體驗,希望融入自然等等,因此,“體驗旅遊”、“生態旅遊”的項目越來越多,開發出更多綠色、環保、健康等主題,觀光休閒農業的功能也由觀光功能開始拓寬為觀光、休閒、娛樂、度假、體驗、學習、健康等綜合功能,很多綜合性的休閒度假村開始出現,比如北京蟹島綠色生態度假村。

[1] 劉榮章,翁伯琦,曾玉榮等,休閒農業新理論及其在閩北的應用研究[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6(4):5-8

[2] 黎江.衡陽市休閒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D].湖南農業大學碩士論文,2013(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