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一老人藏有一把寶刀,專家看過後興奮不已,勸老人捐獻出來

上個世紀初,隨著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滿清被推翻了。宣統退位,中華民國成立改制共和,皇帝是倒臺了,但也不能立刻把人攆走。於是這位3歲就當上皇帝的溥儀,又繼續在紫禁城中生活了許多年,正是由於這幾年的時間,才有了後來很多的故事。

河北一老人藏有一把寶刀,專家看過後興奮不已,勸老人捐獻出來

三十多年前,有一位老人因為家境拮据,在兒子的勸說下決定把祖傳的寶刀賣掉。老人聲稱自己的父親曾經是溥儀的侍衛,那寶刀是溥儀賞賜的。為了保險起見,老人去找專家鑑定,專家鑑定之後特別的興奮,說是真品。那麼一個農村老人怎麼會有清宮廷中的寶刀呢,這就要從宣統皇帝退位那時候說起了。

溥儀長大幾歲之後,已經預見到了自己會被攆出皇宮的結局,為了保證自己出去之後還能過上好日子,那些年他從皇宮中倒騰出來不少好東西。溥儀僅僅當了三年的皇帝,就被迫退位了,退位後的日子他整天和一群太監侍衛玩耍,畢竟還是個小孩子。

河北一老人藏有一把寶刀,專家看過後興奮不已,勸老人捐獻出來

據老人說,溥儀命人在皇宮大內中開闢了一片農場,在裡邊養各種動物。一次在玩耍中,不知道怎麼回事,一隻大山羊突然發怒,朝著溥儀就頂了過來。山羊是什麼力氣,那麼小的溥儀被頂上,非死即殘。溥儀看著這樣的場景也嚇傻了,還好旁邊的一個侍衛眼疾手快,一把將溥儀把了過去,這才讓溥儀化險為夷。而為了獎勵這個侍衛,溥儀就賞賜了一口寶刀給這個侍衛,而這位農村老人,也就是陳大爺說,這個侍衛就是他的父親。

大家都知道那個年代人的觀念,陳大爺的父親出宮之後,不管走到哪都帶著這口寶刀。後來老人家回到老家務農,過世之後這口刀就留給了兒子——陳大爺。陳大爺知道這口刀對於父親的意義,當年家裡很困難,父親也沒有想到賣刀。現在這口刀到了自己手裡,又多了一層意義,那是父親留給自己唯一的念想。但現實總是很無奈,陳大爺當時急需用錢,沒辦法只能選擇賣刀。

河北一老人藏有一把寶刀,專家看過後興奮不已,勸老人捐獻出來

而關於這把刀,除了知道是溥儀賞賜的,陳大爺對其他的一無所知。於是陳大爺託人找了古玩圈子裡的人來鑑定,那人也吃不準這刀是不是真的,但畢竟傳言是宣統皇帝所賜,這消息也就慢慢傳開了。河北的文物部門也聽說了這個消息,他們派出了專家前去一探究竟。

專家到了一鑑定,這刀確實是件寶物,雖然表面已經有些鏽跡,但仍然難掩寶刀之鋒芒。從這一點看,這刀就非凡物,而當看到刀身上所刻“宣統御賜”,專家更鑑定了看法,這刀就是溥儀所賜的。

河北一老人藏有一把寶刀,專家看過後興奮不已,勸老人捐獻出來

一番觀摩,鑑寶結束,專家很是興奮。他們動員陳大爺將刀捐贈給文物部門或者博物館,但陳大爺家裡並不同意。本來就是為了緩解家裡的壓力才想到賣刀,這一捐贈不是什麼都沒了。最後沒辦法,專家給寶刀估了九萬元的價,這把刀就此流入古玩市場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